专栏名称: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发布内蒙古文化和旅游资讯,了解内蒙古,从这里开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  热!辣!滚!烫!春节假期全市累计接待国内游客 ... ·  3 天前  
海南高院  ·  海南法院旅游巡回法庭法治护航解“游”愁 ·  3 天前  
精明常旅客  ·  3月20日前住8晚,获得IHG呆萌卡!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过大年 闹元宵 | 春节文博游,呼和浩特博物院带你穿越千年,感受北疆文化魅力!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 公众号  · 内蒙古 旅游  · 2025-02-08 10:19

主要观点总结

呼和浩特博物院以'回望千年 博物北疆·博物馆里过大年'为主题,春节期间吸引大量游客。通过特展、文创、展览、社教等活动,传承和展示北疆文化魅力。线上线下活动结合,让更多人感受年味。闭馆不闭园模式为新年增添喜庆色彩。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丰富的特展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媒体的关注

《灵蛇献瑞——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等展览成为春节文化热点,展示了独特的文化内涵。

关键观点2: 文创与文化的融合体验

呼和浩特博物院的文创咖啡空间将咖啡与博物馆文化完美结合,蛇年专属文创产品备受追捧。

关键观点3: 展览与非遗文化的结合

呼和浩特博物院通过非遗传承人的现场展示,让观众深入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

关键观点4: 线上线下活动的特色传播

将军衙署博物馆的沉浸式情景剧等线上线下同步进行,吸引了大量观众。线上平台的视频和直播让更多人感受到浓浓的年味。

关键观点5: 创新的活动模式

呼和浩特博物院推出“闭馆不闭园”模式,吸引游客感受节日氛围,为新年增添喜庆色彩。


正文


呼和浩特博物院

带你穿越千年
感受北疆文化魅力







2025年春节期间,呼和浩特博物院以“回望千年 博物北疆·博物馆里过大年”为主题,打造了一场沉浸式的文化盛宴,累计接待游客近3.66万人次,成为新春文化游的热门目的地!


特展+年味  文化传承新热潮

“灵蛇献瑞——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成为春节文化热点,吸引了众多媒体和游客的目光,新华网、新华每日电讯、中国文物报等众多权威媒体纷纷聚焦,以生动的报道和精美的图文,将展览中的独特文化内涵传递给大众。









《绥远记忆》联展带你穿越时空,感受呼和浩特的历史变迁。《文物里的年味》特展则深入挖掘春节这个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让你在典籍中探寻年味的变迁。五塔寺博物馆推出《方寸泥塑—五塔寺擦擦造像艺术展》,展出591件擦擦精品,让观众感受造像艺术的魅力。












文创+咖啡 文化体验新方式

大年初三,呼和浩特博物院的文创咖啡空间正式亮相,将咖啡与博物馆文化完美融合,吸引了大量年轻群体。蛇年专属文创产品也备受追捧,成为春节文化消费的新宠。




展览+非遗 传统文化新亮点

作为首个非遗春节,呼和浩特博物院通过《文物里的年味特展》和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让观众深入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结合该特展,呼和浩特博物院于大年初六起,邀请非遗传承人,在展厅进行非遗展示,精美的剪纸、诱人的糖画、淳朴的面人儿、精致的香包,让观众在感受、理解中国年味的同时,沉浸在非遗的精彩与神奇之中。五塔寺博物馆的“方寸泥塑——五塔寺擦擦造像艺术展”更是让观众大饱眼福。














社教+研学 文化旅游新融合

呼和浩特博物院各馆推出的春节民俗体验、沉浸式情景剧、非遗拓印等活动,让游客在互动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如呼和浩特博物馆的春节民俗体验、将军衙署博物馆的沉浸式情景剧和NPC巡游、五塔寺博物馆的非遗拓印、公主府博物馆的丝带送福、丰州故城博物馆“博物馆里过大年·新春潮玩游园会”、“博物馆里过大年·蛇全蛇美贴贴乐”等打卡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












线上+线下 特色活动新传播

将军衙署博物馆的沉浸式情景剧《“汤沐邑”的纷争》和《探秘绥远城》线上线下同步进行,吸引了大量观众。《博物馆里过大年·绥远追忆》NPC巡游活动,线下真人NPC将军、衙役同游客共着古装,讲解员带领游客参观绥远记忆联展,参与游客更加深刻地了解了呼和浩特厚重的历史文脉,参与人数上千人,同时线上直播参与人数1805人。线上平台的视频和直播也让更多人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






春节特供!闭馆不闭园年味不减

大年初一初二,呼和浩特博物院创新推出“闭馆不闭园”模式,园区内古韵盎然的建筑和景观吸引了2000名游客前来感受节日氛围,为新年增添了热闹喜庆的色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