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新学期就要开始,一个头疼的问题又要到来了——买教材。这可能是很多在国外的小伙伴交完学费后最大的一笔杂费支出。一本动辄两三百刀的价格每年都会吓掉不少刚到美国的孩子的下巴。美国的教科书究竟为何这么贵?作为学生的我们,又该如何在这项上省钱呢?主页君告诉你。
有一个段子是这么说的,在国外判断你的中国同学是不是有钱,一看他是不是天天吃素,二看他生病有没有叫救护车,三就是看他用的课本是不是都是全新的……
确实,与其他商品相比,
美国的课本完全可以用“天价”来形容。
一本八九十刀都是便宜的,两三百的随处可见,有些专业教材甚至可以达到上千刀。
乖乖,
一本课本比一部 iPhone 还值钱了
……很多习惯了国内买书如买菜的小伙伴,刚到美国时都会被这个价格吓傻。
那么,美国的教科书为什么这么贵?
有的人可能想当然地认为,这是因为美国的版权保护做得好,卖的贵作者能受益。这种想法未免有点太天真。
事实上,不仅仅是美国,
整个欧美地区包括教材,学术期刊,论文在内的科研文献的价格都高的离谱。
而受益人并非创造这些成果的科学家和教授们,而是几家出版业巨头。
美国的课本也不是一直这么贵。大约是在1970年代开始,课本的价格开始上涨,到1990年代,教材出版业形成垄断,到今天,
整个美国的教科书市场已经被三家出版商占领
。从小学到大学近80%的课本出自他们之手。
1978年至今,美国 CPI 上涨250%,房价上涨325%,医疗费上涨575%,而教科书费用上涨812%
价格上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很多科目的课本
需要经常更新版本
,比如经济学要加入近两年的新案例分析,理工科要更新一些新发现;而书商们抓住这一需求,把版本更新变成了一种
“强迫”学生购买新教材的手段
。
有的书商在内容无可更改的情况下,干脆把课后习题数字,选项换换,导致教授根本没法用旧教材留作业,只得要求学生必须购买“最新版本”。
其次,
学生群体几乎没有和书商讨价还价的权利
,来上课教材肯定必须买,教授规定什么就只能买什么,多贵也得买。而学生普遍不差钱,能上得起大学的多数也都付得起这几百美元。
学校书店更是为这一局面火上浇油。与国内不同,美国的校内书店大部分是连锁企业,如果你在他们那里购买,已经很高的书价还要被加上一个
bookstore Markup(附加费)
,而这个比例一般
高达20%到28%
。
举例而言,一本《Introductory Algebra 代数导论》,零售价格181.5美元,书店卖给你的价格可能就在220-240美元之间了。
那么,如此之高的书价,作者能拿到多少呢?
很遗憾,一般
只有11%到15%
,而且这个比例计算的是原价。上面提到的那本181刀的《代数导论》,作者最多也就拿到25刀。这还算是相对热门的高数,冷门偏门学科的教材,比例可能就更低了。
于是就这样,从出版商到书店,层层加码,课本的价格一涨再涨。每年学生都被“盘剥”一次,作为作者的教授并不能得到什么实惠,学生则被迫接受高价。
读者和作者都吃亏,而
垄断巨头在中间发财
。
对于这种情况,西方学术界一直以来都颇有微词。讲师,教授,科学家和研究生博士生,很多人通过不同的渠道表达过对这些无良出版商的不满。
普通人能做的,就是尽量不给这些资本家送钱。
最近几年,
越来越多的大学教授开始不指定教材
,只推荐几本阅读材料,或从教材中摘录一些章节作为讲义使用。有的作者也开始
把自己的书的 PDF 放在网上
,供人免费或支付少量金钱下载,不再单一依赖实体书。
有的科学家则站出来
公开发声,抗议这一不公局面
。
2012年1月,英国数学家威廉·提摩西·高尔斯(William Timothy Gowers)发表博文,号召大家抵制全球最大的科学文献出版商爱思唯尔(Elsevier),短短五个月收到全世界12,196位科学家联名。
威廉·提摩西·高尔斯
爱思唯尔旗下拥有《柳叶刀》在内的2,000多家学术期刊,每年有大量科学家无偿将论文发表于这些期刊。然而,
爱思唯尔却将其变为敛财资本,近几年来一再提高期刊订阅费
,仅哈佛大学一年就要为此支出375万美元。很多发展中国家科研机构根本承担不起。
一些有反叛精神的年轻人,则开始
公开对抗这些寡头
。
2011年,当时年仅22岁的哈萨克斯坦计算机系研究生亚历珊卓·艾尔巴金创办 Sci-Hub 网站,把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到的学术论文和教材资料发表于此,免费供全世界网民下载。
截至目前这一“学术海盗湾”网站
已拥有近5500万份学术论文
,受到全球科学家的欢迎。但她本人却因此遭爱思唯尔起诉,被迫四处躲藏。
亚历珊卓·艾尔巴金
Sci-Hub主页,官网口号:拆除所有阻碍科学的屏障
更著名的一个例子是“天才黑客”亚伦·斯沃兹。2011年,亚伦在麻省理工学院非法下载400万份论文并发到网上,他后来被逮捕,并在2013年自杀身亡。
而他传播出去的那些论文,帮助一名14岁的美国少年发明了一种提早检测胰腺癌的方法。
作为留学生,以上这些八卦可能和我们很遥远,但那几百美元的书费却是实打实的让人肉疼。那么,一方面为了省钱,另一方面也为学界抵制出版商出一把力,主页君
教大家一些买书省钱的方法吧。
首先,可以请出万能的某宝。
在去美国之前或暑假回国时,可以
提前了解一下新学期的课都需要什么教材,找到 ISBN(国际标准图书编号),之后上网搜吧。
很多国外教材在国内都有原版引进,而价格可能只有几十元人民币。事实上,近几年“海淘”教科书逐渐成为美国大学的一种流行,为此出版商还打过官司,但败诉了……
其次,尽管很多书年年换新,但有一些
不太重要的阅读材料,就完全可以买二手了。
美国的二手教科书交易非常发达(都是被高价逼的……),很多书二手价格可能只有原价一半甚至五分之一。买完看完后,还能再继续卖出去。
然后,就是灵活使用电子版了。
近几年,亚马逊的崛起就被认为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实体教科书市场。一方面亚马逊的价格一定程度上低于实体书店,另一方面,它的 kindle 电子书也越来越受欢迎。有一部设备就可以随时随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