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小爱慈尚会创始人顾佳斌受邀出席2017BAZAAR明星慈善夜
40岁洗尽铅华、专注慈善;创办“大城小爱慈尚会”,帮助更多人实现慈善梦想;制作“荣耀之箱”支援支教,用创意让慈善变得“有益又有趣”……对于顾佳斌先生来说,慈善从来不是奉献,而是享受。
如果用一个字概括2017BAZAAR明星慈善夜,那一定是“爱”。不论是最强明星阵容的强势加盟,还是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倾力竞拍,所有人都用行动证明了爱的力量。
而这其中,以700万元高价拍得莱绅通灵Leysen1855钻石王冠、又以70万元捐赠救护车项目的慈善家顾佳斌,无疑是尤为引人瞩目的那一位。
顾佳斌(左三)以高价拍得钻石王冠,为慈善奉献爱心。
功成身退,献身慈善
可能有很多人都想过用前半生赚钱、用后半生享受,然而真正做到的却屈指可数。但顾佳斌不同,他敢想敢做:30岁弃政从商,投身房地产;40岁卖掉公司,全职做慈善。这样潇洒的经历,很难不让人心生羡慕。
大城小爱慈尚会创办人顾佳斌
谈及40岁时激流勇退的原因,顾佳斌坦言自己是一个“活得很明白的人”。
在他看来,生活的物质条件只要足够就可以,无需追求过多。
而卖掉公司后少赚的那些钱,也不过是被他用来换取了年轻的生命,这笔“生意”并不亏。
顾佳斌的父母在他小时候就教导他要学会包容与分享,因而在退休后,顾佳斌没有选择独自享乐,而是投身慈善,让更多的人获得幸福。
于他而言,这种“只有付出没有索取的事业,才是最最快乐的”。而从慈善中获得的幸福感,其实也是他享受生活的一部分。
用创意找寻慈善的新维度
除了慷慨解囊770万助力BAZAAR明星慈善夜以外,携手山区教师走上慈善夜红毯也让顾佳斌备受关注。实际上,相较于他为改善边远山区支教教师生活环境所做的一切,人们现在看到的不过是冰山一角。
顾佳斌携支教教师谢彬蓉一同出席BAZAAR明星慈善夜
2015年,顾佳斌创立了“大城小爱慈尚会”,这其实是一种新的慈善模式,他称之为公益慈善的“供给侧改革”。
他一改以往公益慈善集资募捐的形式,转而为人们提供具有创意的慈善产品,用创意打消人们对于善款使用不透明的顾虑,从而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享受行善的快乐。
顾佳斌与歌手孙楠共同发起“大城小爱·重塑未来”公益共襄启动仪式
而“荣耀之箱”项目无疑是顾佳斌这一“改革”成功的有力证明。为支教教师提供集装箱改造成的舒适住宅,化工程建设为产品生产。这一创意既改善了教师生活条件,解决了支教的后顾之忧;又有效利用了社会闲置资源,控制了成本;同时还获得了公众关注,吸引更多人参与公益,可谓一石三鸟。也是出于此,了解顾佳斌的人,都会亲切地称他为“顾校长”,以表达对他的感谢。
顾佳斌为“荣耀之箱”拍摄宣传照片
慈善家不是“苦行僧”
与其他慈善家不同,顾佳斌提倡“在做慈善的同时过好自己的生活”
,他也笑称自己是一个追求生活品质的人。在他看来,如果一个人为了慈善而节衣缩食,那也就失去了慈善的意义。
顾佳斌有许多高雅的爱好:高尔夫、旅游、美食等等,但这并不影响他做慈善。恰恰相反,他把爱好与慈善相结合:以高尔夫邀请赛的形式为公益活动开幕、将运送“荣耀之箱”的过程当作度假……慈善已然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
在“荣耀之箱”上举行的“大城小爱·重塑未来”公益共襄启动仪式高尔夫邀请赛
也是出于这样的生活理念,顾佳斌更愿意将做慈善看作是一种“精神消费”
。就像看电影,人们可以从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满足。只有这样,才会有更多人参与到慈善当中。而这也是他不断努力、想要实现的未来。
2017年2月,顾佳斌向关于儿童临终关怀的公益组织——蝴蝶之家捐赠55万元。
慈善家顾佳斌
与《时尚芭莎》艺术部倾情分享,讲述他与慈善之间的温暖故事。
芭莎:
慈善夜当晚,你为何会在
众多拍品中选择这件王冠?
顾佳斌:
首先是因为我想早点参与到这次慈善拍卖当中,为这次拍卖开个好头,让整场拍卖的效果好一些,而这个王冠是第二件拍品。另外我本身也很喜欢王冠这种珠宝形式,原本也想过要定制一个王冠,刚好这次有这样一件拍品,所以就选择了它。
莱绅通灵Leysen1855钻石王冠
芭莎:
你
认为艺术在社会事业中应当扮演怎样的角色?
顾佳斌:
我觉得
艺术的价值本身就来源于社会的价值取向
,所以在我看来不论是艺术品还是艺术这个行业,都需要对于公益以及社会的这种正能量需求做出一些贡献。因此我觉得有些艺术品可以以拍卖的形式加入到慈善公益当中也是很好的。
顾佳斌与“荣耀之箱”爱心大使孙楠合影
芭莎:
你如何看待社会上关于慈善所发出的不同声音?
顾佳斌:
在我看来,作为明星,能够处于这样一种社会地位、扮演这样一种社会角色,那么他们肯定是有爱心的,也是有这样一种道德高度
的。有些明星并不喜欢高调地做慈善,但这不代表他们不愿意做慈善。慈善是好事,不要过
多在意别人的眼光。
顾佳斌与慈善夜助拍明星合影
芭莎:
是怎样的契机让你产生了制作“荣耀之箱”的想法?
顾佳斌:
是有一次我去山区考察的时候,那边慈善项目的负责人跟我们说,来这里的支教老师因为两个星期都洗不上一次澡就全走了,而他们在山区中还算条件比较好的。我觉得这种理念是不对的,想要留住支教老师,首先应该给他们一个良好的生活条件,后来就想到去做这样的集装箱住宅。
“荣耀之箱”内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