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击点图片上方蓝色的“生命季刊”,选择“关注”,您就会每天收到生命季刊播发的文章)
一个好父亲要按圣经真理养育儿女
(2)
——好父亲系列之五
文/陈俊迈
生命季刊微信专稿
本文为系列文章,前五篇为:
好父亲系列之一:
一个好父亲必须是一个好丈夫
好父亲系列之二:
基
督徒丈夫如何面对现代家庭的危机?
好父亲系列之三:
好父亲,首先必是一个好儿子
好父亲系列之四:
“好父亲”与“好工人”有什么关系?(含视频)
好父亲系列之五1:
好父亲,要按什么原则来养育儿女?
二,圣经中有没有教养儿女的例子供我们学习?
根据上面提到教养子女的四个重点:沟通(不惹气),顾惜(养育),要求(教训),管束(警戒);可以将父母教养儿女的模式分成四大类型。
1,纵容型:高沟通,高顾惜,低要求,低约束。
圣经中提到祭司以利在处理他两个儿子的事上,属于纵容型。以利两个儿子
“行恶,不认识耶和华”,抢夺献给耶和华的祭物,在会幕门前与妇人苟合。这两个儿子从少年就行恶,以利不是不知道,就是一味顾惜,不管教,以至到年老想管孩子,孩子根本不听他的,以至最后耶和华的惩罚临到以利家(撒上2-4章)。神对以利说:“尊重你的儿子过于尊重我”(撒上2:29)。
现代纵容型的父母对儿女要求很低,让孩子有极高自主权,要什么就给什么,要去哪里就去哪里。子女整天盯着电视看。父母顶多说两句,舍不得骂,更不可能严格管教。这种类型的教养方法多见于父母婚姻不太和睦,家境比较富裕,儿女可能是独生,或是老幺。在这种类型培养出来的孩子没有独立能力,不易被人管辖,脾气较差,不妥协,不负责,不合群,容易被不成功所挫折,也容易沾染许多坏习惯。
2,忽略型:低沟通,低顾惜,低要求,低约束。
圣经中大卫教养儿女是介于纵容与忽略之间。他对长子暗嫩强暴自己同父异母妹妹他玛这事,除了生闷气外,一句话也没吭(见撒下
12:1-21),这是纵容。过了二年,他玛的哥哥(同父同母)押沙龙设计杀死暗嫩,押沙龙因此流亡国外三年。大卫王“切切想念押沙龙”(撒下13:39),但等到押沙龙回国后,“押沙龙住在耶路撒冷足有二年,没有见王的面”(撒下14:28)。大卫对押沙龙这儿子有没有似乎都一样,而且圣经也没有提到大卫对他唯一的女儿他玛被强暴后有什么安慰和行动,这是忽略型的教养。这种类型就是没有好好尽职教养儿女,是“放羊”,不是“牧羊”。
在现代社会中,也有这种类型的儿女教养,多见于家庭子女众多,而忽略排行中间的孩子。或家庭经济不好,双职父母的家庭,或父母教育程度不高的家庭,也常出现在单亲家庭中。这种类型培养出来的孩子较孤僻,不愿受人注意。在人群中,少发言,也较少主见,怕得罪人,也容易跟随“强人”陷入危险。
3,独裁型:低沟通,低顾惜,高要求,高约束。
圣经中两个人可能是属于这类独裁型的父亲:扫罗和拉班。他们在家中是王。从他们设计自己女儿的婚事之专横无理(撒上
18:17-19,创29:20-23)就可知道,儿女在他们眼中如同货物,随便给人作交易。现代社会中这类型的教养已较少见,但仍可在一些习惯用体罚的家庭中。也可见在父母教育程度甚高,事业成功的领袖式的家庭中。他们对儿女要求很高,行为规则很严格,若做到了也没有什么表扬称赞,若做不到一定会被管教。在这种家庭里长大的,他们的儿童时期就缺乏温暖敞开,和与父母亲密的经历。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常有两个极端,要么很孝顺,尊重权威,但缺乏独立性,他们在学习和事业上也可能成为完美主义者,过分注意细节,也因此容易产生挫折感;要么有很强反叛心理的人,反对任何权威,办任何事情喜欢唱反调,父母或权威不让做的事情偏要做,父母期望的事就是不做,有时自暴自弃,以此来伤害父母的心。
4,权威型:高沟通,高顾惜,高要求,高约束。
这种类型的儿女教养是符合神的心意,也是保罗所教导的。保罗虽然没有结婚成家,但他对自己建立的教会,那种尽心尽意的牧养的态度,很像父母教养自己的儿女,使我们看到一个好的榜样。保罗对教会弟兄有高沟通:常有书信来往,对教会中所发生的事都一清二楚。他对教会各方面的需要都很顾惜,不仅常募款帮助教会,而且教会中从长老执事的选择到寡妇的看顾,从灵命的增长到实际生活都一一照顾到。保罗也对教会提出高要求:要求他们行事为人与蒙召的恩相称。也有高约束:警告他们要带着刑杖到他们那里去(林前
4:21)。最可贵的是保罗深爱教会,愿意为教会舍命(帖前2:8)。
权威型的教养,注重孩子的灵命品格和知识技能,两者并重,常是严父与慈母互相配合,有时轮流唱红脸和白脸,父母同心,不走极端,讲究教育的效果。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能独立思考,能真诚待人,尊重他人意见,为人处事懂得分寸,不会为所欲为,可兼顾自己和别人的感受。性格乐观,有主见,有自信,不钻牛角尖。
今天的基督徒是处在末世中,既有苦难也有盼望。我们的孩子所处的环境可以用
“危机”两个字,即危险和机会并重来形容。“危险”在于世界充满败坏和诱惑,魔鬼在“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彼前5:8)。“机会”在于若基督徒的父母能遵照神的话去行,那么神的应许一定会临到他们的儿女,如诗篇中说的:“未见过义人被弃。也未见过他的后裔讨饭。他终日恩待人,借给人。他的后裔也蒙福。”(诗37:25-26)要让孩子在身心灵各方面长大成熟,健康,爱主,谈何容易;然而现代研究教养子女的结果印证,以弗所书6:4节乃是教养子女的要诀。真正执行这要诀,要凡事祷告,求圣灵引导我们遵主意而行。
陈俊迈长老 生命季刊微信特约撰稿人。
===============
如果您是在朋友圈中看到这篇文章,请点击手机屏幕的右上角,然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