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青岁月的记忆长河中,有一处充满生活气息的饭场,至今令我难以忘怀,那就是我们知青宿舍后面的一处饭场。它位于一户人家的屋后,与我们知青宿舍仅一路之隔。
农村的饭场属于那种约定俗成的地方,来此吃饭的人多了,久而久之,自然就成了饭场。
农村的饭场(网络图片)
饭场,无疑是那个年代乡村独有的一道质朴风景。每到饭点,各家各户的大人小孩,不约而同地端着饭碗,习惯性地来到饭场扎堆吃饭。奇怪的是,大多是男人和孩子,妇女的身影却不多见。细细想来,这或许是数千年封建社会重男轻女思想残留的痕迹,那时男人们习惯称自己的女人为“家里的”,仿佛女人就该守着家中的灶台与四方庭院,鲜少有机会迈出家门到饭场吃饭。
饭场上,有站着吃的、有蹲着吃的、有找块砖头坐着吃的。蹲着吃饭时间长了,腿脚麻了,就索性一屁股坐到地上吃,吃完饭,拍拍股屁上粘的土,扬长而去。有的吃饭时,找不到坐的东西,干脆脱掉鞋,垫在屁股下面坐着吃。
回溯到上世纪 70 年代,国家还普遍贫穷,农村的生活更是简单质朴。那时能吃上炒菜的家庭堪称少数,大多数人的主食是红薯、玉米等粗粮。记得早饭,基本上是糊涂就咸菜,中午菜糊糊,偶尔也会看到端着一碗汤面的,宽宽的面条,汤里漂浮着几星油花,这就算很好的饭了。
每至饭时,便能看到村民们双手稳稳地端着两个碗,一个盛着热气腾腾的粗粮饭,另一个装着自家腌制的咸菜,咸菜上搁着粗粮馍,不紧不慢地从自家小院走向饭场,聚在一起吃饭聊天。
社员们围坐在一起,一边吃饭,一边开启了一场场热烈的交流。话题如繁星般繁多且广泛,大致可分为几类:其一,农事安排与村里大小事务,像是队里即将开展的农活规划、哪家的鸡丢了、婆媳间的小摩擦等;其二,信息的互通有无,比如谁家遇到困难啦,大家在饭场里一商量,可能就会有人出谋划策或者提供帮助;其三,民间故事与传说的分享,年逾古稀的赵爷爷常讲起村后那座庙的神话传说,还有先辈们英勇抗击日寇的事迹,那些热血与壮烈,在故事里代代流传。饭场的另一角,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交织其中,他们在大人间的缝隙里嬉笑玩耍,偶尔被大人的话题吸引,好奇地插上几句稚嫩的童言。
记得有一次,村里的一户社员家遭遇了火灾,烧毁了不少粮食和生活用品。消息在饭场传开后,大家纷纷放下碗筷,你一言我一语地商量着如何帮助他家。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们更是主动请缨,帮忙修缮被烧毁的房屋。在饭场这个充满温情的小天地里,众人的力量迅速汇聚,帮助这家社员度过了难关。
农村房前屋后的饭场(网络图片)
还有一回,上面传达了新的农业政策,要推广一种新的玉米种植技术。起初,社员们对这个新技术心存疑虑,担心不适合本地土壤和气候。于是,在饭场里,队里的农技员详细地讲解了新技术的优势和操作方法,还分享了周边村子试种成功的经验。社员们围坐在一起,认真倾听、提问、讨论,思想的火花在交流中碰撞。最终,大家形成了共识,齐心协力开启新的种植探索。
饭场,在当时文化娱乐比较贫乏、信息传播比较落后情况下,也起到了某些积极的作用。比如饭场促进了信息的传播,增进了社员对外部世界的了解;它还强化了农村的邻里关系。大家一起吃饭聊天,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使得农村社会更加团结紧密。这种亲密的邻里氛围有利于传承和发扬互帮互助的传统美德;饭场还促进了农村民俗文化的传承,大家通过讲述民间传统故事,让年轻一代了解和记住本土文化,保证这些文化能够传承和弘扬。
那时候,一个生产队的社员比远在外地的亲戚还要亲。饭场上,今天这家有鸭让你来一块,明天那家有鸡让你尝一口,就是这样的“乡亲乡爱”温暖着乡亲们彼此的心。
我们知青宿舍虽近在咫尺,却因有知青食堂而很少涉足这个乡村饭场。但那饭场里飘出的欢声笑语、弥漫的质朴情感与浓厚的乡村文化气息,却如丝丝春雨,悄然滋润着我们这些知青的心田,成为那段难忘岁月里一抹独特而温暖的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