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青眼
向世界讲好中国化妆品故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  ·  《人类简史》人性的底层逻辑及其与文明发展的悖论 ·  昨天  
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  ·  《人类简史》人性的底层逻辑及其与文明发展的悖论 ·  昨天  
国家外汇管理局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青眼

跑通线下必须有新的商业逻辑

青眼  · 公众号  ·  · 2024-05-07 19:38

正文



“穿越周期”


3月19日,由青眼、青眼情报、CHAILEEDO主办,美得得联合支持的2024(第九届)中国化妆品趋势大会在杭州召开,以“线下重构”为主题,会上,国内前十美妆公司、线下渠道代理商、CS渠道门店、美妆零售集合店等齐聚一堂,共话化妆品线下渠道重构带来的新趋势和机会点。会上,陕西君汇商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创始人高晶贺发表了《区域化妆品店的革新与重构》的主题演讲。


以下是演讲实录:


非常感谢李总邀请我们来这次化妆品趋势大会,这给了我们相对封闭和落后的西北地区一个展示的机会,谢谢!

今天一天,我确实跟这些行业大佬、大咖学到很多东西,收获非常大。通过今天整个讨论过程会发现,当前都是一些大渠道、大连锁在发声,这里最小的就是我和雄伟哥(特指福建幻彩咨询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吕雄伟)。实际上,中国化妆品线下渠道有十几万家实体店(他们才是线下的主流),今天所有参加线下讨论的,包括我和雄伟哥这样的店都代表不了线下,也包括今天发言的这些嘉宾。


真正中国线下渠道的实体店,往往是一个区域有十家、八家或两三家单体店,那种店才真正是CS渠道的主流。相对而言,包括陕西君汇和一些大化妆品连锁系统,基本上都跑过了风险期。尤其是一些大渠道,在整个贸易条款中具备话语权。我和雄伟这种规模,基本上具备平等对话权。很多十家八家的店,或者两三家那种单体店,往往在行业中他们的信息获取是不充分的,而且他们在贸易条款上也是不对等的。我今天大部分观点,是代表那部分店面发表一下个人粗浅的看法,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先简单介绍一下陕西君汇,我们创办于2003年,位于陕西的一个地级市安康。2014年,我们将总部迁到了西安,目前店面覆盖整个陕西省,以纯快消为主,计划今年开设100家店,总店数达到200家。今年4月份,大概将有十几家要开业的店。我们的愿景,和今天的主题有一点搭,即“重构行业生态,成为全球美妆领军企业”。梦想要有,万一实现了呢?这次组委会要求我们必须加上来,所以我们就加上了愿景。


这几年 实体零售到底经历了什么?那肯定是经历了大环境整体的不好,不确定性增强。典型如,渠道多样化、购买力下降、理性消费、顾客不足。这里我尤其要说一句话,“冬天过去了,春天依旧很冷”,我们穿着短袖在寒风中仍瑟瑟发抖。当前,中国很多线下实体店冬天是过去了,但他们在春寒中也会瑟瑟发抖。这里抛出一个课题,今天化妆品CS渠道的实体店现状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我个人抛出这个话题供青眼这样的媒体去探讨,去思考。


连续三年疫情,加上去年后疫情时代,整个行业没有最卷,只有更卷。只要韭菜在,就一定有人割。我写下“谁撕下了行业的最后一块遮羞布?”,这句话的意思是整个化妆品行业都在裸奔。原来是只有潮涌退去的时候才知道谁在裸泳,目前化妆品行业大概就处在这种状况。今年最多的话题是线上到线下,你在线上凝望线下,线下也在凝望线上。但世间没有救世主,这是所有化妆品实体店也好,或者线上品牌也罢,我个人觉得能救自己的,或者能实现革新与重构的,只有我们自己。


我个人觉得,必须面对消费者觉醒时代已经到来。我们今天听到最多的一个词是“购买力下降”,我个人认为这个词用得并不太恰当。很多品牌和渠道都在用这句话,并以此来“搪塞消费者的理性”。事实上,很多时候不代表真正的购买力下降了,比如很多品牌依旧卖得很好。这说明不是购买力下降了,是对你家东西的购买力可能下降了。


刚才韩束傅总(特指上美股份分销事业部销售总监傅子翀)分享数据时,上美的数据跑得就很好,它的购买力为什么没有下降,这值得整个行业思考。包括上午分享的好特卖和Beauty Choice,它们的购买力为什么也没有下降。因此,我个人觉得不能用一句“购买力下降”就把消费者变理性的问题给回避了。


恰恰是消费者的理性增强了,以及我们自己不愿意面对现实。善良的人不再上当,我们不能指责人家变坏或者变穷了。过去我们消费者特别善良,突然有一天他们觉醒了,我们就不能去指责他们。他们不在这儿购买了,就说人家没钱或者变得不好了,这个是有点过分的。当然,也不要说消费者不上当就是理性了,商业的本质其实是为顾客创造价值。


要站在顾客角度去思考,且基于顾客价值去讲人货场重构,这也是组委会给我的课题。说实话课题有点大,我试着大概写了一下,仅供参考。因为中国太大了,不但有北上广深,还有欠发达的西北地区,及西安这种二线城市。另外,陕西省下面还有很多三四线城市,且还有一些四五线县城,甚至还有一些乡镇,正因为太大了,所以有各种业态。甚至,在一个不太发达的乡镇里会有化妆品店,亦或者是乡镇里面的小卖部也会有一些个人护理用品,它的市场相对比较复杂。


总体来说,目前整个顾客呈现出知性、理性、爱美、懂商品、感性强,能看透卖家的心思和套路。以前2块钱买个盆就说50块钱送给顾客,以前顾客能接受,但现在顾客不接受了。如今社媒传播力特别强,顾客在线上买东西一吃亏就给差评,在实体店买东西吃亏他也会发朋友圈和抖音。他们开始不吃亏,且变得很有正义感。


而发展至今,我们君汇系统认为顾客的需求就是:物美价廉、物有所值,被真诚对待。自己做主,不被套路。“顾客允许商品品质升级,但不允许升价。品质也可以进阶,但价格必须合理。”这一两年来,我们呈现出来的就是这种顾客需求。2021年我们系统做的重构,去掉了所有体验项目,我们现在整个系统里面没有体验项目。商品条码也就不到1000个,把商品条码做的相对比较少,这样更容易复制。


今天我本来想在杭州理个发,有人提醒我说杭州不敢理发,杭州理发是论根理的,吓的我都不敢去理(纯属朋友间调侃)。过去化妆品行业存不存在这种情况,我想肯定存在的,动辄十几倍、二十几倍的倍率,在消费者身上嫁接的负担太重了。最后,移动互联网时代彻底把倍率击穿。当然,所有人都应该面临这种变革。过去化妆品行业国内品牌领导者们确实有很大贡献,但问题是这个行业野蛮发展过程中的原罪谁来承担,很多时候都是线下那些相对小的化妆品实体店承担了这部分原罪。最后,这些人是直接跟顾客接触的,顾客骂的和抛弃的是他们而不是品牌。


前几天我在一个品牌会上,一个品牌老板说过去一个产品做出来20倍的倍率卖,坑的就是顾客。现在实体店为什么顾客不来了,因为全行业过去10年、20年都在坑顾客,顾客知道我们是坏人。而我们今天突然变好了,顾客不能立刻相信,你得给顾客一点时间让他们相信。可能,我们现在都在面临这个转型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