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赛尔纤维的强力可媲美涤纶,湿强可达到干强85%,是第一种湿强超过棉的纤维素纤维。莱赛尔纤维还具有优良的吸湿性和透气性,纤维结构紧密、柔软,可以赋予面料独特的质感和光泽。
莱赛尔纤维的应用领域广泛,涉及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等多个领域。在运动服装方面,莱赛尔纤维柔软、亲肤、吸湿性好,是瑜伽服、慢跑服等运动机能性产品的理想选择。独特的触感和舒适性,是内衣、家居服等产品的优质原料。
莱赛尔纤维与粘胶、莫代尔等纤维素纤维的纵向、横向形态的对比见表1,图1-6。
我公司生产莱赛尔系列产品的工艺流程为:原料预处理→FA1001圆盘抓棉机→FA029多仓机→FA106A开棉机→FA046A型振动棉箱给棉机→FA1131清花机→A186G型梳棉机→FA316A型并条机→FA497粗纱机→TH518型细纱机→Autoconer X5
生产莱赛尔纤维,清梳工序的工艺重点是优化配棉工艺,减少对纤维的损伤。
(1)莱赛尔纤维洁净无杂,纤维整齐度好,以开松、混合为主。莱赛尔纤维刚性大、表面光滑,易于分梳,但易脆断,清花开松、梳棉梳理过度易损伤纤维,导致短绒过高,因此,开清棉工序强调“以梳代打、减少损伤”的工艺原则,降低各打手速度,使用梳针打手,不建议采用刀片打手。
(2)梳棉采用“重转移、柔梳理、快转移”的工艺设计理念,优选针布配置,优化分梳隔距,有效保护纤维,最大限度地减少纤维损伤。以锡林针布为重点,对梳棉机的梳理元件进行优选、配套,合理控制锡林和刺辊速度,保持刺辊清洁和锡林梳理状态。需要注意的是,生产不同厂家的莱赛尔纤维,在梳理工艺要区别对待。
并条工序的工艺重点是优化牵伸工艺,提高纤维三度,稳定粗纱生活。
(1)为保证混合效果,建议采用三道并条。如果清梳联和并条机带有自调匀整,也可采用两道并条。
(2)罗拉隔距设计为8×10×22mm,以防止隔距过紧而造成突发性纱疵。
(3)后区牵伸倍数头并为1.7倍,末并为1.3倍。
(4)皮辊硬度为邵氏A80度,根据实际情况选用AB涂料和复合涂料进行表面处理。
(6)车速控制在300m/min以内,以防止车速过高造成集束困难而形成纱疵,车速确定后不允许私自改动。
(7)喇叭口是棉条的重要通道,对棉条质量影响很大,要求同车、同品种的规格一致,不允许敲碰喇叭口,一旦损伤出现毛刺,会造成大量连续性的毛条子、乱条子等疵点条。
(8)要合理使用压力棒,如果压力棒装反或棉条从压力棒上面(下压型)通过,会造成严重的疵点条子,棉条条干严重恶化。
并条出现纱疵,在粗纱工序会反映明显,粗纱对原料、温湿度的波动非常敏感,容易产生机械波,设备的机械运行状态对纱疵的影响很大。
(1)监控并控制并条工序出现的纱疵,重点关注疙瘩条现象。
(2)前道工序产生的纱疵,在粗纱反应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在粗纱压掌或卷绕成型后容易出现断头(炸断),断头后可以找出粗节疵点;二是粗节明显,细节不明显或无细节。出现这种情况时,要认真分析纱疵形态,从前道工序进行消除。重点是要加强对须条通道河皮辊运行状态的管理。
(3)要分清牵伸性纱疵和附入性纱疵,牵伸性粗节疵点与条子分不开,附入性疵点疵点可以分离出来。
(4)保持皮辊良好的运行状态,清洁器贴服好,保证绒板花能够被及时带走,避免被带入棉网而产生纱疵。
(5)合理选择假捻器和设置粗纱捻系数,生产莱赛尔粗支纱,粗纱捻系数一般要偏大控制。
生产莱赛尔纱线,细纱工序的工艺重点要稳定生活,减少断头。
(1)减小锭间条干差异和重量差异,应重点围绕粗纱退绕、牵伸机构及其相关部件展开。
(2)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器材、新工艺,在使用新型纺纱专件器材方面,要先通过小试、中试进行对比试验,确实有效并且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才能大面积推广,不能一哄而上。
(3)根据莱赛尔纤维的特性,适当缩短皮辊、皮圈、钢领和钢丝圈的使用周期,稳定成纱质量。
(4)重点监控罗拉扭振、钢丝圈飞圈、紧密纺网格圈须条抖动、网格圈糊花等问题,特别是要重点关注钢丝圈的选型和使用周期的控制,以避免和减少纤维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