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经济学家圈
关注思想市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第一财经  ·  京东道歉!后续与相关演员无合作计划! ·  2 天前  
大猫财经  ·  大佬互撕,一个汉奸,一个小丑? ·  6 天前  
第一财经  ·  Kimi,给“搜索”一个新答案!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经济学家圈

田国强再怼林毅夫:经济增速放缓在于制度性因素

经济学家圈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6-24 19:59

正文


来源:新浪财经

“第十一届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国际高峰论坛(2017)暨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指数发布会”于6月24日-25日在北京举行。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终身教授田国强出席并演讲。

田国强认为,即使抛开深化改革和治理等制度建设方面可能带来的红利,仅从劳动力资本和全要素生产力等方面来看,中国潜在增长率潜并未大幅度下滑。那是什么导致了实际增长率与潜在增长率如此大的差距呢?他认为一是要提高效率,使得实际增长率接近潜在增长率。二是鼓励创新力,提高效益和激发生产力。

田国强称,一个经济体的经济增速放缓主要是两种原因,一种是周期性,一种是结构性。在他看来,周期性原因不是造成中国实际增长率大幅度下滑的根本原因,而关键在于制度性因素。

据田国强分析,导致经济下滑有五层因素,分别是:要素驱动红利衰竭,政府主导动力枯竭,国企产能过剩挤压民营经济发展,政府施政过程中出现严重不作为,新常态理解的偏误。这些原因不但没有解决,有些甚至还恶化了。

田国强批评,“政府目标普遍缺失,不作为、慢作为严重。地方政府的官员很难做,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并且很多文件相互打架,一方面要求你搞生产,又要搞其他活动,仍然是跑项目,拿批文”。

他认为,上述五重原因可以进一步归纳为三个结构性失衡:经济结构的失衡、体制结构的失衡、治理结构的失衡。“如果这三个问题不能解决,中国经济只能是过去几十年当中,一如既往随着政策收紧而波动起伏。就是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的反复循环,没有没形成改革、发展、稳定、创新的综合改革的治理,发展逻辑和治理的逻辑都有较大问题”。 

相关阅读

林毅夫: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主要是外部原因

2016年10月16日举行的“复旦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上,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表示,到2015年中国经济增速已经连续六年下滑,是1979年以来的第一次。而且下滑的压力还继续存在。但他表示,这种持续的下滑,更多是外部性、周期性的原因。

对于中国经济增速持续下滑的原因,目前国内外学术界普遍认为是中国经济内部的体制机制、增长模式、结构的问题所引起的。

所谓体制,是指国有企业的比重还太高,国有企业的效率不高;所谓机制,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起决定作用的目标还没有完全落实,还有太多政府的干预;所谓增长模式,是指中国的投资比重太高,造成消费不增长,这种模式不可持续;所谓结构性的问题,是指需要去产能、去库存、降杠杆、降成本。

林毅夫表示,这些问题都存在是事实,对中国经济效率等肯定有影响,但并非中国当前经济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

林毅夫说,虽然中国经济增速从2010年的10.6%,下滑到了2015年的6.9%。但和中国同样发展程度的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在2010-2015年这段时间里,也都出现了下滑,而且很多国家的下滑幅度还大于中国。

比如巴西从2010年的7.5%,下滑到2015年的-3.8%。俄罗斯从2010年的4.5%,下滑到2015年的-3.7%。印度从2010年的10.3%,下滑到2015年的7.6%。

不仅仅是新兴市场经济体,即使东亚地区高收入,高表现的经济体,情况也类似。

比如新加坡的经济增速,从2010年的15.2%下滑到2015年的5.92%。韩国从2010年的6.5%,下滑到2015年的2.6%。

“我们一般讲的中国内部的体制机制结构问题它是没有的,但它表现的形式跟我们完全一样。那唯一能解释的就是共同的外部性因素,周期性。”

其中一个原因,林毅夫说,是因为发达国家在从2008年的经济危机爆发以后,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恢复。经济金融危机爆发最主要是欧美的家庭负债太高引起的。危机之后欧美家庭在收入没有增长的情况下,开始增加储蓄,导致需求非常少,所以消费增长非常慢。

也因此,国际贸易增速放慢,这也是出口大国经济大大放缓的一个主要的原因。

根据WTO的数据,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贸易增速明显放缓。从1990年~2008年,全球贸易增长平均增速是7%,到了2009年~2015年,降到了3%。尤其是从2012年开始,全球贸易已经连续四年增长低于3%。

2016年的形势依然不乐观。WTO预计2016年将与2015年持平,维持在2.8%的增速,也就意味着,全球贸易增速将连续5年低于3%

另外一个原因,林毅夫表示,是因为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G20国家都采取了一些积极的财政政策,来支持投资,启动经济。经过这些年,基本上这些投资和项目都完成了,但是国际经济还没有复苏,这种状况下民间投资积极性不高,如果没有政府采取财政政策支持的投资,那投资增长率肯定下滑。目前中国国内和其他国家经济体都是一样的。

“我们作为一个发展中的转型国家,肯定有大家关心的体制机制结构问题,但是过去这连续六年经济增长率下滑的主要原因,应该讲是外部性,周期性为主。”林毅夫说。

展望未来的中国经济,林毅夫说,外需确实不可乐观,中国的经济增长确实要更多的靠内需。并且中国确实也有不少体制机制结构的问题要改革,所以应该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前提之下,进行结构性改革。“我认为适度扩大总需求跟结构性改革并不是矛盾的,两个是相辅相成。”

中国经济中有很多短板,比如制造业有很多产能过剩,产能在中低端,中国的基础设施、城镇化需要进一步推进。因此需要投资来推动需求。但要强调的是,这些投资一定是补短板的投资,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义之一。如果可以做到补短板的投资,去产能也会容易做。

“适度扩大积极财政政策去提供需求,用政府投资的钱来撬动民间投资,我们是有前景的。”林毅夫说。

一旦可以保持适度的投资增长,就能够创造就业,增加家庭收入,进而使得消费保持一个比较正常的增长。

“在这种状况下,我想实现‘十三五’规划所提出的6.5%以上的增长,只要我们政策到位,是完全有可能的。”林毅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