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
Taka
~
最近在追一档综艺节目《我和我的经纪人》,一开始是想了解经纪人的工作状态,连看几期,越来越发现
职场都是相通的
,节目里的很多场景,都深深引发了 Taka 的共鸣。
其中的「第二期节目」:演员白宇的经纪人琪仔汇报工作状况频出,宣传方案被老板否定的场景,我反反复复
至少看了10几遍
。
因为 Taka 发现,琪仔的问题,其实是每个职场人都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每天都忙忙碌碌,觉得自己已经够努力了,但工作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做完一件事,只能说是「完成」,离「优秀」好像总差那么一段距离。
面对这样的问题,Taka 发现,琪仔的老板杨天真给出的反馈和建议,对我们普通的职场人来说,也是很实用的「破局指南」。
所以今天,Taka 就帮大家总结了4个我认为最重要的
「职场心法」
,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启发。
「
塑造自己的专业感
」
一个合格的职场人,首先要学会塑造自己的专业感。
说白了,就是要让老板、客户都能对你
「放心」
,让他们觉得:把任务交给你,没问题。
相比于其他几个经纪人,琪仔的专业感明显不足:
拿着一张纸的「草稿」就进老板办公室,把自己都不满意的方案拿给老板。
被问到具体执行计划,全是「可能」、「大概」这样的回答,缺乏思考和数据支撑,态度随意。
这样的表现,很容易让人对她的工作态度和能力产生质疑。
「专业感」要如何塑造呢?
Taka 的答案是:
学会用「成果」说话
。
在职场,你要牢牢记住这么一句话:
你的工作成果就是你!你的工作成果就是你!你的工作成果就是你!
什么意思呢?就是
你做出来的事情是多少分
,
老板就会给你打多少分
。
这就好比你中午点了一份外卖,过了两个小时还没送到,过了一会,外卖小哥终于来了,他说自己第一天上班不认识路,外面风太大不好走,然后,把已经凉掉了的饭晃晃悠悠地递给了你。
你可能会理解他,但你愿意给他一个五星好评吗?
职场也是一样,
借口没用
,
理由没用
,
只有结果
,
才有用
。
之前跟一个我非常佩服的师姐聊工作,她说自己不允许当天的问题过夜,刚工作的时候,有一次遇到一个大家都没接触过的专业问题,别的同事都选择性忽略了,可她硬是在知网上查了一晚上解决掉了。
就是这样的敬业态度,让她才毕业一年就成了部门业绩的「定海神针」,职业发展非常顺利。
重视自己的每一个任务,善待自己的出品,每一个结果叠加起来,「专业」就会成为你的个人标签。
「
做好情绪管理
」
面对因为压力过大落泪的琪仔,杨天真说:
我能理解她的情绪是基于自责,但是情绪是会干扰到一个人的思考的。
深以为然。
工作了几年,越来越发现,
情绪管理能力是职场的底层能力
。那些善于管理自己情绪的人,往往能在压力面前表现得更好,在职场走得更顺、更远。
因为压力对每个人其实都是公平的,在压力面前做什么,才是你跟别人拉开差距的关键。
其实,情绪管理并不是不允许自己出现负面情绪,而是要学会了解情绪产生的原因,学会利用情绪,而不是让情绪影响你的工作。
久世浩司在《抗压力》这本书里提到一个有效的情绪管理方法:
降服「思维定势犬」
。
他指出,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养着一只或者几只「思维定势犬」,不同的思维定势犬会导致不同的负面情绪。
比如「批评犬」会引起愤怒不满的情绪,「内疚犬」会引发自责的情绪,「忧虑犬」会引发不安恐惧的情绪……
节目里琪仔的「思维定势犬」其实就是很典型的
「忧虑犬」
:既不想放弃,又担心做不好,把精力都花在了反复纠结上面。
降服思维定势犬,主要有三种办法:
1.驱逐
:
当感觉「狗」的意见是错误的、不现实的,就采用驱逐策略。
比如上次有同学留言,说很害怕朋友因为自己不同的意见不喜欢自己,这就是一个错误的观念,因为真正的朋友是不会这样的。
当你意识到这点,你就完全可以
把这只给你错误意见的「狗」赶出去
,不去理会它。那些忧虑和担心也就消失了。
2.接纳
:当感觉「狗」的意见正确,符合实际时,尝试去接纳它。
比如 Taka 每次到交稿的那天,都会有点焦虑。后来我意识到,这其实是我的「思维定势犬」在告诉我:你很重视写稿这件事情,所以它给你带来了压力。
知道了焦虑背后的原因,我就开始接纳自己的情绪,把精力放在怎么打磨我的稿子上。慢慢进入状态之后,压力就变成了动力。
3.训练
:当感觉到「狗」的意见可以信任,但不知道是好是坏的时候,就要学会「训练」它。
很多同学在面临一个比较大的挑战的时候,比如考研、演讲,都会出现焦虑、担忧的情绪。其实,适度的压力可以让你发挥得更好,但如果压力太大,就会影响你的正常发挥。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学会「训练」自己的思维定势犬,让它能够陪你一起渡过难关。
Taka 常用的训练方式是:
用笔写下来,这件事情
哪个部分是可控的
,
哪部分是我不可控的
,然后告诉自己,只专注自己可控的部分,问心无愧就好。
每次这样「训练」完内心的小狗,心情都会平静很多,放下不必要的情绪去做事,事情往往也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管理情绪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只要你一直保持觉察和思考,就一定能找到跟自己情绪相处的办法,工作、生活都会因为这个底层能力的增强,变得顺利很多。
「
学会抓核心问题
」
听琪仔汇报工作,杨天真指出宣传方案最大的问题是:
内容太散、贪多求全,完全没有筛选和重点。
这就导致她每天被琐碎的事务淹没,工作做不到点子上,说白了,就是没有意义的瞎忙。
这样的
「战术勤劳,战略懒惰」
其实是很多职场人都会陷入的误区,走出这个误区的关键,就是要学会抓工作中的核心问题。
具体来说,就是在你拿到一个任务的时候,
站在老板的角度
,问自己:
我做这件事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什么是这项工作的核心?
这会促使你去思考事情背后的意义和本质,从而辨别哪些工作是必须要做的关键任务,把自己从长长的待办事务清单里解放出来,排除干扰做好真正重要的事情。
从节目里可以看出,杨天真就是抓核心问题的高手,为了帮下属理清思路,她让琪仔两天之内回答这几个问题:
大家可以发现,这几个问题其实就是白宇生日会的核心跟目的:通过活动展现白宇的独特魅力,让喜欢他的人更了解他,让对他无感的人开始对他感兴趣。
抓住了这个核心问题,就可以把琐碎的工作聚焦到一个目标上,
做更少的事
,
达到更好的效果
。
《精要主义》这本书里有这么一句话:
努力工作当然重要,但并不是说更努力就一定可以带来更多收获。「更少,但更好」可以。
每天给自己半个小时的时间,从忙碌的状态里解放出来,思考一下自己的「核心问题」,把时间和精力放在那些能带给你最大收益的事情上,你将如有神助。
「
修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
有一次被朋友问到一个问题:你觉得职场里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
我毫不犹豫地说:解决问题的能力。
是的,工作几年之后,越来越明白,
解决问题、快速行动的能力是职场刚需
。没有这个能力,再好的计划都没法落地、都是空谈。
在宣传方案被老板驳回之后,琪仔说自己找不到可行的方案。杨天真立马问她:
那你用了什么方式去找?
她又支支吾吾回答不上来。说实话,这样的表现,在职场真的会很减分。
其实,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是正常的,必要的时候也应该主动跟领导反馈问题、寻求帮助。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