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Y观影作者 / 咯咯
编辑 / KY主创们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这部电影《玛丽和马克思》,是一部黑白棕三色的逐帧黏土动画电影。影片讲述了一个澳大利亚女孩玛丽,与美国笔友马克思之间的故事。
有些人像是被造物主开了个玩笑
生来就与外界格格不入
玛丽是一个住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的8岁小女孩,她有着一双泥巴色的眼睛,额头上有一块的胎记,她一直为自己的平凡深深自卑。
玛丽的父亲诺埃尔在一家工厂工作,闲时爱好在车库里将捡回来的死鸟做成标本。玛丽总希望爸爸能多陪陪自己,但比起女儿,诺埃尔貌似更愿意和那些“死去的朋友”待在一起。
玛丽的母亲维拉是一个酒鬼,爱好是一边喝酒一边听板球比赛。维拉似乎每天都处于醉醺醺的状态,她对玛丽而言是一个费解的存在。玛丽不明白为什么妈妈总在喝酒,也不明白为什么妈妈总是从商场“借”东西回家。
妈妈还说过,玛丽的出生是一个“意外”。可是,玛丽不明白,一个人怎么可以是个“意外”呢?
玛丽不仅没有家人的关心和关注,胆怯内向的性格令她没有任何朋友。玛丽唯一的“朋友”是她自己做的《诺布利特一家》的玩具,那是她最喜欢的卡通片,因为里面的角色都有很多好朋友。
家住美国纽约,44岁的马克思是一个独居的中年男子。他没有朋友,没有伴侣,也没有家人。马克思患有肥胖症,自我隔离且焦虑,他几乎从不与外界交流。
对马克思而言,这个世界是混乱的、复杂的,有太多让他困惑不解的东西,大多数人都让他摸不着头脑。他无法理解别人的非言语交流,无法理解面部表情,无法理解大家都知道的一些“社交规则”,更无法理解为什么自己被认为是“不正常”。
马克思的生活极其需要规律,任何计划以外或日常以外的事物都使他不安和焦虑。比如,他总有一只叫亨利的金鱼,每一只亨利死掉他都要尽快买一只新的回来,从亨利一世到亨利九世,这个数字还会持续下去,否则他的生活就会失去规律,失去平衡。此外,马克思还九年来坚持买同一组彩票号码。
同时,马克思也是《诺布利特一家》的忠实粉丝,因为他们的社会井然有序,而且他们都有很多朋友。有吃不完的巧克力,有《诺布利特一家》全套收藏,有一个朋友——是马克思一生的三大目标。
即便是最格格不入的人,
也能与另一个孤独的灵魂相遇
一次,玛丽在和妈妈去邮局时,无意中翻到一本美国的通讯簿。她抄下了其中一个人的联系方式,而这个人正是马克思。
怀着紧张又期待的心情,玛丽给这个人寄出了一封信。信中,玛丽详细地介绍了自己,另外,她随信还附上了自画像和巧克力。
玛丽的来信于马克思而言无疑是一件“规律”以外的事。像每一次面对新奇和压力时一样,深深的焦虑不安令马克思心神不宁,彻夜难眠。
但,也许是无法抗拒内心深处对友谊的渴望,马克思在从头到尾仔仔细细读了4遍玛丽的信,并远眺了18个小时的窗外后,他终于下定决心——他要给玛丽回信。
马克思的回信很长。已经44岁的他就像一个和玛丽同龄的孩子,絮絮叨叨地从自己的心理医生说到家里的宠物,聊起小时候被抛弃,再谈到人生中做过的所有工作。马克思似乎想把他所有的事都告诉玛丽,他从来不曾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别人分享自己。
尽管经历了一些波折,玛丽最终收到了马克思的信。她躲在被窝里读完了这封长信,从未如此开心过的玛丽迫不及待地写了回信。
玛丽和马克思迅速地靠近彼此,因为他们有一份相似的孤独。他们都对这个世界充满无人解答的疑惑,他们都喜欢巧克力和《诺布利特一家》。最重要的是,他们都没有任何朋友,而都渴望友情。
马克思享受解答玛丽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问题,而玛丽乐于倾听马克思在她看来非常传奇的人生故事。或许对于像这样在孤独里呆了太久的人来说,即使是一个遥远的寄托,一个相似的呼应,就能让他们坚持自己的人生。
就这样,随着各种稀奇古怪的巧克力和信件在两大洲之间穿梭,玛丽一天天长大,马克思也一天天变老。他们的生活因为对方也发生着变化。
哪怕是世上的另一个我,
建立关系仍是一条漫长而困难的路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幻想,期待在世界上偶遇一个人,这个人会很懂自己,两个人会一拍即合、自然而然发展出深厚的感情。但《玛丽和马克思》这部片子的真实之处,就在于它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
即便是“世界上的另一个我”,即便两个人都怀着珍惜彼此的心意、愿意为对方付出,要想达到深厚的信任和链接,仍然要面对很多困难的问题,仍然会有因为对方感到痛苦的时候,仍然要走过一段漫长而艰难的路。
玛丽和马克思之间的友谊持续了近20年。有两次,他们甚至一度中断了联系。
第一次的联系中断,发生在玛丽还是小女孩的时候。在那个懵懵懂懂的年纪,玛丽周围的同龄人开始谈论关于“性”和“爱”的话题。她希望马克思能为她解答关于“爱”的疑惑。童言无忌的玛丽抛出了一连串的问题——你有伴侣吗?性爱是什么样的?爱是什么呢?我要如何才能被爱呢?
但玛丽不曾想过,也不会想到的是,她抛出的这些“爱”的难题,激发了马克思前所未有的焦虑和恐惧。过去糟糕的回忆笼罩了马克思。他想起了自己曾经试图对一个女生示好,却因对“社交规则”的全然不了解,送出了旁人看来匪夷所思的礼物,而结局当然是拒绝和厌弃。
马克思绞尽脑汁地思索爱是什么,尝试着回答玛丽关于爱的问题,但无论他如何思考都没有结果。因为,“爱”是他缺失了44年的东西。最终,他被汹涌的压力和焦虑击垮,被送进了医院。
与此同时,玛丽在思考中等待着回音。失去回音让她又陷入了自我怀疑,对自己的厌恶掩埋了玛丽刚建立起的、微小又脆弱的信心。满怀着愤怒和迷茫,玛丽烧掉了她和马克思的所有来信。玛丽流着眼泪,决定要永远忘记她的朋友。
八个月后,马克思终于出院了。他重新回到了平衡和规律的生活。在他们失联期间,马克思坚持了九年的乐透号码,终于中奖了。他因此得到了一笔从天而降的巨额财富。马克思用这笔巨款实现了他人生三大目标的其中两个——他买了够吃一辈子的巧克力,和一整套的《诺布利特一家》收藏。
然而,马克思并没有因此变得快乐。已经体会过友情的他,无法抹去心中玛丽留下的痕迹。人真是很奇怪。我们本以为自己可以忍受孤独,但一旦感受过陪伴,从前早已成习惯的孤独就突然成了难以忍受的折磨。他的内心挣扎着——一方面,他想立刻给玛丽回信;可另一方面,他害怕感情的投入不知哪天会让他又变成“精神病人”。
这一次的信中,马克思向玛丽详细解释了他久久没有回信的原因。他告诉了玛丽他常常在读信时与焦虑抗衡,告诉了她自己被诊断为了亚斯伯格症。(该诊断名称现已取消,更名为自闭症谱系障碍高功能亚型)
同时,马克思也认真地强调道,他不认为患有亚斯伯格是一种缺陷。即使被世界和周围所有人贴上了“不正常”的标签,马克思却希望,至少自己唯一的朋友玛丽可以认为他就是正常人。就这样,他们又重新恢复了联系。
第二次的联系中断,发生在玛丽大学毕业之际。在大学里研究精神疾病的玛丽,因为成绩出色而备受瞩目。并且,她将毕业论文的题目定为了以马克思为案例分析的亚斯伯格症研究。玛丽的论文受到了导师巨大的好评,一时引起轰动,甚至接到了出版社发来的出书邀请。
玛丽已经拥有了她童年时向往的一切,开朗、聪明,不但有朋友,也有爱人。她甚至抹去了额头上的胎记。玛丽迫不及待地将关于论文的“好消息”分享给了马克思。她为自己可以帮助到马克思而感到开心,并兴奋地表示自己终于可以去纽约探望他了。
然而,马克思看到这封信时的心情与玛丽所期待的截然相反。他一直认为亚斯伯格只是自己的一部分,他讨厌别人把自己看成需要研究和治疗的“病人”。被挚友背叛的愤怒吞没了马克思,他不能接受玛丽竟然和其他人一样把自己当作不正常的、需要矫正的存在。气极的马克思于是写信和玛丽决裂了。
收到马克思回信时的玛丽正带着行李出门,准备踏上去见他的旅程。前一秒还在为此兴奋的玛丽,在读完信后陷入了巨大的悲伤。她终于反应过来,她伤害了自己最好的朋友。
失去了马克思的玛丽一蹶不振。玛丽发现,马克思离开后,这些年来她努力建构的“新自己”顷刻崩塌。她放弃了名誉和成就,终日沉浸在内疚中无法自拔。她把自己封闭在家中,不与任何人交流。她又回到了多年前的状态。
甚至,玛丽像妈妈当年一样,开始用酒精来麻痹自己。在酗酒和忧愁之中变得日渐神情恍惚的她,从柜子里摸出最后一罐甜炼乳,在瓶身上颤颤悠悠地写上“我很抱歉”,寄给了马克思。
那之后,玛丽每天都拖着沉重的脚步走向邮箱,想象着马克思会不会回心转意。再日复一日的携着浓浓的失望回到家中。
与此同时,在遥远地球的另一端,失去了玛丽的马克思也过得并不容易。他既无法原谅玛丽的背叛,又情不自禁地把玛丽寄来的炼乳罐放在了抬眼可见的地方。他的生活看似和从前没有明显的差异,但他却不知不觉地变得暴躁。
一次,马克思在街头看到一个流浪汉乱扔烟头,他觉得对这种扰乱秩序的行为忍无可忍,冲了上去,握住那人的脖子将他拽离了地面。流浪汉受到了极大的惊吓,快窒息前憋出了一个词:对不起。这句抱歉使马克思想到了玛丽的道歉。看着流浪汉惊恐万分的眼神,马克思像突然意识到了什么似的,缓缓地放下了他。
马克斯给玛丽写了一封长信,还附上了他全套的诺布利特玩偶。在寄出了包裹后,他坐在公园的长椅上开始数起了星星,内心似乎回归了久违的平静。他可能没有意识到,经过这么多年的互相陪伴与慰藉,他需要玛丽的存在,才能维持生活的平衡。
人无完人,最好的关系就是
不完美的我爱着不完美的你
马克思在信中告诉玛丽:我原谅你,是因为你不是完美的,我也不是,人无完人。我们的人生之路或许一开始就与别人不同,比别人更加难走,但有些缺点是我们的一部分,我们别无选择,唯有接受。但还好,我们至少还可以选择自己的朋友,而我很庆幸选择了你作为我的朋友。
第二次发生冲突时,玛丽已经拥有了一种看上去不再有缺憾的人生。马克思早已不再是她仅有的选择。看起来,马克思这么一个遥远的人,并不值得她放弃眼前的一切,可人就是这么不理性,一同经历过的时间让彼此变得不可替代,曾经在黑暗中并肩行走过的人,好像永远无法遗忘。
但可能因为人无完人,遥遥地爱着、欣赏着彼此很容易,要和对方建立起一段真实而稳固的关系却很难。没有任何一种美好关系是能一蹴而就的,即便对方是与我们非常契合、也彼此珍惜的人。
玛丽与马克思之间的关系看似理想,他们一样有无法理解对方的时刻。他们之间的关系,仍然和大多数情感一样,经历了猜疑、不安、伤害、抉择,经历了背叛与原谅。我想,没有经过这些的话,我们和任何人都是无法达成深刻链接的。
那,故事的结局呢?
在他们和好的一年后,玛丽来到了纽约。时隔20年,她终于亲眼见到了马克思公寓门口的流浪汉,见到了马克思用来和她说话的打字机,见到了她最好的朋友。但很可惜,他们没有机会像想象中那样分享同一罐炼奶。就在那天早晨,马克思在期盼玛丽到来的过程中,静静地、安详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泪眼婆娑的玛丽环顾四周:马克思的桌上还放着那瓶玛丽的眼泪,墙壁上唯一的相框里夹着第一封信中玛丽的自画像。顺着仰躺在沙发上的马克思的目光看去,玛丽看到这20年来他们所有的通信贴满了天花板。
他们遥遥陪伴了彼此二十年,终于走完了现实中那条通往彼此的路,却已经来不及了。很多时候,我们都因为自我限制,而没有真正走向对自己最重要的人。希望看完了这篇推送的你,能克服内心小小的羞耻感,牢牢地抓住自己在意的那个人。
人生这么孤独,唯愿长相依。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