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达叔天演论
让我们一起慢慢变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河南新闻广播  ·  2025年研考国家线发布 ·  昨天  
河南新闻广播  ·  苏英杰严重违纪违法被双开 ·  2 天前  
河南新闻广播  ·  阳光正在赶来!河南即将开启升温模式 ·  3 天前  
河南发布  ·  阳光正在赶来!河南即将开启升温模式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达叔天演论

很惨。。

达叔天演论  · 公众号  ·  · 2024-08-13 22:09

正文

这是达叔的第1458篇原创

大家好,我是达叔。

一个想 和大家一起慢慢变富的家伙。

昨晚文章,写在小号里:

王自如负债三千多万,被限高,创业比职场危险多了。。

探讨一个比达叔还小一岁的男人,怎么就负债几千万,引以为戒,还有限高背后衍生出来的生意。

分享一本尺度很大的书,看视频。

以下内容,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一定对,随便看看。

Part1 上限

出卖时间的上限

今天下午,见了一个某头部医疗机构的销售总监,服务了几千家非公医疗客户。

很年轻。

达叔问,你原来是学医的么?

医疗说,不是。

我完全是外行,学音乐的,和李宇春是一个学校,算是校友,比她晚几届。

具体学的项目是,钢琴。

毕业后,就去了一个教培机构,给孩子上钢琴课,教一节45分钟,收两百多块。

看着收入很好,但真正到我手里的,只有25块,绝大部分都被老板拿走了。

我们这种刚毕业,没名气,不像那些名师能引流,就只能赚辛苦钱,一天时间,从早上八九点,干到晚上十点。

中间不休息,除了吃饭半小时,连轴转,上限也就是400块钱,一个月能赚一万多。

这就是上限,手停口停。

我干了三四年,不甘心,有赚钱的欲望,想再拼一把,就辞职了。

一个学音乐,弹钢琴的,能去干啥?

只能到处碰,各种乱七八糟的工作都尝试了一圈,整整游荡了四个月,长的能干满一个月,短的只做一两天,就跑了。

怎么进的医疗行业?

有个朋友,以前是做药的,在外企,那边正好在招人,就让我过去试一下。

结果,被招进去了。

我心想,头部的外企,世界500强级别的,那肯定各种规章制度很齐全,能把我领上路吧。

结果,想多了。

上来,先关起来新人培训一周,然后就放到市场上,给你几家医院,去陌生拜访,去收集信息。

压根就没人带,完全放养,自生自灭。

而且,医药圈里有很多黑话,没有人给你解释,压根就听不懂,对方明明是吩咐了,你也听到了。

结果,在医院里转了一圈,都找不到地方。

怎么又从药,换到了器械?

有一次,在头部医院,我去拜访一个副院长,在对方门诊的门口排队,结果进来一个家伙,插队推门直接进去了。

我心想,他进去谈一会,就出来了,等一下也无妨。

结果,这家伙进去就不出来了,聊了很久。

等他出来,我再进的时候,客户开始脱白大褂,直接出门去停车场了。

正常销售,一看这架势,就撤了。

我心想,我都等了这么久,虽然咱们也不认识,怎么着也得让我把话说完,不能白跑一趟。

我就一路跟着,一路介绍我、介绍产品之类的,对方一路闷头走路,一路都不搭理我。

到了停车场,发现他俩的车竟然挨着。

我一个健步,去给副院长拉开车门,对方把车门砰的关上,自始至终都没和我说一句话。

就开走了。

大夏天,走了好几分钟,我满头大汗,心里哇凉哇凉的。

正准备走,刚才插队的那个家伙,把车窗摇下来了,问我要不要一起吃个饭。

我问他,你是干啥的?

他说,是做器械的。

吃饭的时候,他说,你别干药了,做药没啥前途,你跟着我做器械吧。


Part2 转机

总有一双眼睛在默默审视着你

达叔问,你就转行了?

医疗说,没有。

我当时刚加入头部外企,做药刚满一个月,虽然非常挫败,到处碰壁,没有太多成就感。

但头部外企的整体待遇还不错,没打算着急离职,我也不知道,一个陌生人,为啥要拉我过去工作。

销售不是遍地都是,为啥要盯着我。

但他说,你这样有韧性、热脸贴着冷屁股,还能一直追着坚持的家伙,是很难能遇到的销售苗子。

销售技巧,可以培养,但心气、韧性、对胜利的野望,很难培养,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

我觉得自己在汽车地库里,满头大汗,极其狼狈,客户一句话也没和我说,很失败。

他全程看在眼里,觉得我很成功,是棵好苗子,值得培养。

这就是视角的差异。

他拉我去参加他们的公司活动,让我感受一下氛围,的确和其他公司不一样。

在那个头部外企,我待了三个月,就加入这个公司了。

从最基层的一线销售做起,一晃到现在,做到了第七年,做到了器械板块的全国销售总监。

这是我待过时间最长的公司,也是最有活力,最能学到知识,最有归属感的公司。

我看着公司的业务,持续在增长,即使在口罩期间、在去年开始的医疗FF情况下,我们仍然在高速增长。

达叔问,你们没受到影响的最大原因是什么?

医疗说,从十几年前,我们就坚定做非公医疗,老板果断把公立业务陆续都剁掉了。

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

和他同时起步的那些客户、经销商老板,要么进去了,要么跑路了,要么收缩了。

唯独我们在不断扩大,并且从西南开始拓展到全国,摸索出了独特的业务方案,能给客户提供价值。

现在,服务了几千家非公医疗客户。

我负责的这个板块,有一些成交的客户,我连面都没见到,打电话就把业务签了。

听着像扯淡的,但事实上,就是发生了。

为啥?

我们在药品的业务上,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解决了信任问题,有更大体量资金业务、更长时间的合作,新增业务就好很多。

达叔说,这是我最近听过的,最神奇、最励志的奋斗故事。

我原来是学财经的,被猎头误打误撞卖到了医疗行业,也是从头部外企卖药做起,一路做耗材,做诊断。

做到销售总监级别,开始做自媒体、出书、经营社群,搞投资,出来创业。

起点和你一样低,也经历过被客户把名片扔垃圾桶,被客户拿盒饭扔脚上的经历。

也遇到了一些贵人,被贵人提携过。

在这些真实的职场体验,就大概能感受到一个人,一个组织的能量场,是积极的,还是负面的。

医疗说,我的故事,在公司里还不是最离奇的。

我们公司老板的故事,其他几个高管的故事,都很离奇,没有一个是学医的,都是半路出家,都在医疗行业里拿到了大结果。

可能正是我们的背景,有一定的疏离感,从上到下就愿意学习,愿意找新方案,不会被本本主义限制。

一个民营企业,老板愿意花三四十万一天的咨询费,请头部咨询公司,来给我们做业务梳理,花了三百多万。

这种气魄,我是没见过。

愿意给我们机会,让我们学习,让我们往前闯。

否则像我这样谈钢琴的,哪里有机会负责这么大一摊子的业务。

交流完业务,谈完合作,就安排同事,送医疗去了机场,后面大概率会取得很多成果。


Part3 第二曲线

不抱怨

回家,达叔把这个故事讲给达婶听。

达婶说,我妹也是干医疗的,但我看她每天抱着手机,经常唉声叹气的,被工作折磨死去活来的样子。

你也做了十几年的医疗,你也遇到过很多悲伤的故事,在外面热脸贴冷屁股,被各种羞辱。

为啥从来没看到你回家发脾气,生闷气?

次次回来,都给我讲这些神奇的故事,每天都乐呵呵的。

达叔说,有两点。

1,和过去比。

达叔是苏北农村出来的,一家四口人种地,辛苦一年,面朝黄土背朝天,才能赚几千块钱。

我在上海做业务,起步就能一年赚十几万,后来很快就破了50万,100万。

我吃的那点苦,算个屁。

被客户骂几句,怎么了?

人家客户是你赚钱的工具,被工具的噪音聒噪几下,就要把工具扔掉,重新回到低效率的赚钱时代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