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程序员间一直流传一个玩笑话,"技术不行的都去干产品经理了",但现在想做产品经理,一定程度上门槛比"开发岗"还高。
产品经理面试更体现产品设计能力、用户需求洞察能力、资源协调业务沟通等软能力,很难直接在简历上体现(不像 Java 开发,你会 XX 技术,做过 XX 项目写在简历上一目了然)。
所以导致产品经理对学历要求很高,稍微好一点的中大厂的产品都是硕士,或者本科毕业先去做产品助理,工作 2 - 3 年再转岗产品经理,难度不比干 Java 低,所以如果想着开发干不下去就转产品,现在来说不太现实了。
今天分享
编程导航圈子
里一位鱼友的问题,985 学历没有实习经验,担心秋招很难拿到 Offer,想参加付费产品经理实习积累经验。
可以编程导航的嘉宾给到的建议,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本文已获原作者授权
鱼友提问
目前大三,末流 985,没有实习经验,想要询问下几个问题:
1)简历如何修改,是否需要去掉一个项目,其他部分如何修改?
2)规划:想问下日常实习和暑期实习区别,是要上各个厂的官网投它们的日常实习,还是直接上 Boss 或其他软件海投小公司找实习?
3)产品经理:我个人其实比起 Java 开发更加想要往产品方向走,有点想要去参加付费的产品经理实习,请问是否可行,或者有什么付费产品经理实习的推荐,假如不找的话应该怎么写产品经理简历?
嘉宾回复
简历
老生常谈的排版、中英文空格、名词大小写等等这些细节,我就不赘述了,细心一点。
没有实习经历的情况下,放三个项目也不是不行,我觉得可以不用去掉。
其他部分围绕着“
突出技术亮点
”来展示,常用小技巧:高亮/加粗技术关键词,优化成果数据化。当然我觉得你目前的核心困境可能并不是简历。
规划
你马上大四的话,现在就该准备秋招了,早一点的公司可能 6 月中下旬就开始招聘了。25 届毕业,24 年 2-5 月份是春招实习的招聘时间点,拿的是暑期实习 Offer,后续有机会转正,直接拿正式 Offer。
除了这个时间段,其他时间段拿的实习 Offer 都可以理解为日常实习,和暑期实习主要差异是日常实习不能转正。24年 7-10 月是秋招时间点,拿的是正式 Offer,也就是拿完 Offer 签完三方,后面等毕业去上班就行了。
你现在才来问暑期实习和日常实习的区别,我觉得稍微有点晚了。建议
先不管实习了,接下来好好准备秋招
。
如果秋招没有合适的,再去找日常实习,准备明年春招。
投递方式
对于大厂来说,找人内推或者官网上投递都可以。
对于小厂来说,很多都没有自己的招聘网站,上招聘 app 海投就行。
开发转产品
这个一般比较少见,不过我身边确实有个师弟,从前端转设计、再一路转到产品,但这是建立在
他在校期间不断地参与创业项目,在产品设计能力上确实有一定的积累,才能完成转型。
就我观察到的情况来说,
校招阶段产品因为没有硬性的技术门槛,竞争激烈程度是比开发高的
。有开发经验的产品当然是一个优势,但这个优势需要建立在你对于产品设计有一定的基础和了解之上。否则,大部分开发直接去当产品,其实都是没能力做好的,两者的技能树差异很大。
先不考虑你自己的想法,比如对产品更感兴趣这些,单纯理性地分析:
1)目前的时间点,还没有实习经历,走开发已经是一个小劣势了。
2)产品方向你有什么积累不?比如在校期间自己组团创业,做了什么小程序、小应用,收获多少用户?如果没有积累,你的产品简历将是一片空白。
3)付费实习当然能填补简历上的空白,但不一定能填补你产品设计能力上的空白。
4)你究竟为什么觉得自己更喜欢当产品?你真的了解产品在做什么吗?如果你根本不了解产品,你的这种喜欢会不会只是一种臆想,只是对求而不得的一种渴望?
这些问题你问问自己就好了,我并不是在挑战你,我只是想帮助你更好的认清自己的想法。
如果你觉得:没错,我确实就是想走产品这条路,那我建议你去读个研,我目前接触的产品基本都是研究生,在大厂,985 本可能真的不太够看,尤其你如果在校期间没有在产品方向上做出什么成绩的话。
你可以在大四或者研一研二去找产品实习,提升自己的产品能力和实习背书。这样你的产品简历就可以写上自己在校期间做的产品,或者产品实习经历。
这样可能相对稳一点,
如果不想读研,更冒险的办法就是你所问的,找个付费产品实习,然后秋招直接去找产品岗。但我只能说这种方式必定困难重重。
兴趣和工作
再多聊一聊,我觉得工作和兴趣真的要分开。
真的能把工作当成兴趣去做的,是很小的一撮人。
我觉得我大学期间对编程是很有兴趣的,写代码带给我数不尽的成就感和快感。但工作之后体验完全不一样,工作之后的编程令我折磨,我甚至有时都想转行了。
不是我不喜欢写代码了,我之前偶尔周末自己学学 unity,还是很兴奋,很快乐,那种写到凌晨还不愿意停下的快感,再次重现。
只是正因为编程成为了我的工作,KPI 压力,各种值班,每天在屎山上堆屎,真的很没有意思。
所以从我的角度出发,如果你真的热爱产品,其实你不一定真的要去当产品。自己有技术,有想法,结合 AIGC 去弥补设计,那么你可能一个人也能完成一些产品。
如果你觉得产品会比开发轻松,那我觉得可能是一个错觉。每个组差异很大,有的开发组可以比产品组轻松很多,万一你去到的产品组很累呢?最重要、最难的问题还是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以上,希望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