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水木文摘
清华学子创办,新媒体第一文摘,中国人的心灵读本,每日精选好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乌兰察布云  ·  云·悦读 | 百合花开——林清玄 ·  2 天前  
乌兰察布云  ·  云·悦读 | 百合花开——林清玄 ·  2 天前  
深夜书屋  ·  失权者:难得的好书,绝版复活! ·  2 天前  
洞见  ·  回家过年,我发现了3个残酷真相 ·  4 天前  
青年文摘  ·  开门,是财神 ·  4 天前  
每日读报60秒  ·  今日早安心语日签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水木文摘

每天静读一本书

水木文摘  · 公众号  · 美文  · 2019-07-06 22:30

正文

查看图书解读稿全文

请扫描上方二维码,点击“每日读书”菜单


水木君说:

晚上好,亲爱的朋友。今天要给大家解读的书是《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

作者:克里斯多福·孟


点击下方音频,放下手机

听水木君为你解读这本书

点击音频,边听边读



明星钟丽缇和张伦硕参加了一档真人秀节目。节目中,张伦硕洗澡时,钟丽缇没有帮他挡好摄像头,结果洗完澡后他大发雷霆,不停地骂钟丽缇太自私、太懒。


而钟丽缇呢,也在节目里哭诉说,张伦硕婚前婚后判若两人,现在的张伦硕早已没了婚前的温柔体贴。看完那期节目,许多网友都心疼钟丽缇,认为张伦硕的做法太过分。


钟丽缇和张伦硕在节目里争吵的画面,引发了很多夫妻的共鸣。心理学家曾奇峰说,夫妻关系是“家庭的定海神针”。夫妻关系是否融洽,将直接影响一个家庭的幸福指数。



2012年,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对全国287个城市的数千人做了问卷调查,随后公布了《中国人婚恋幸福感调查报告》。报告显示,3年以下婚龄的人,81%感觉“很幸福”,7年以上婚龄的人,68%感觉“很幸福”。由此可见,婚龄越长,幸福感越低。


夫妻关系属于亲密关系,那么,怎样能提升夫妻之间的幸福指数呢?加拿大身心灵导师克里斯多福•孟多年来致力于亲密关系的研究,他写过一本书,叫《亲密关系》。


这本书中,克里斯多福将亲密关系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晕轮阶段、幻灭阶段、内省阶段、启示阶段。


他认为,亲密关系的最终目的,是要让我们找回自我。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于读这本《亲密关系》,看看亲密关系里有哪些奥秘,怎样经营亲密关系才能让我们找回真正的自我。



晕轮阶段: 热恋中的双方,倾向于过度美化对方


亲密关系的第一个阶段是晕轮阶段。


谈过恋爱的朋友都知道,两个人能从陌生人发展为恋人,通常都是被对方的外貌、性格、学识等方面深深吸引,然后开始交往,经过磨合,最终走到了一起。


情人眼里出西施。热恋中的双方,很容易被爱情冲昏头脑,无法客观地看待对方,总会不自觉地过度美化对方。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晕轮效应”。而实际上,这种过度美化对方的行为,是一种自我欺骗。


有人说“恋爱中的人智商为零。”仔细想想,这句话不无道理。克里斯多福认为,寻求一段亲密关系背后的真正动机,在于每个人的心理需求。


我们追求别人,或者别人追求我们,说到底,是因为我们每个人在心理上都需要他人的陪伴和照顾。 由于有这种心理需求,使得我们与对方交往的过程中,很难做到客观中立地看待对方。


我们知道,一段亲密关系来之不易,而想要毁坏亲密关系,却非常容易。只要夫妻一方性格强势,时时刻刻都想要改造对方,那么请相信我,这段亲密关系的迟早都会被毁掉的。在任何一段亲密关系中,控制欲太强,都是一条通往地狱的道路。



来看个例子。郑少秋是上世纪著名的香港演员。他和沈殿霞之间的婚姻曾备受争议,很多人都不看好他们。


后来沈殿霞为郑少秋生下女儿,但是没过多久,两人便离婚了。当时,郑少秋背负了许多骂名。多年来,对于离婚的真正原因,郑少秋从来都没有正面回应过。


直到去年,他参加一档节目时才透露,当年他和沈殿霞离婚,最主要的原因是,婚后沈殿霞控制欲太强,导致自己实在无法忍受,最终不得不选择分手。


很多夫妻生活不幸福,归根结底,都是因为其中一方的控制欲太强,总是试图去改造对方。 他们改造对方的内容大到生活习惯、说话方式,小到穿衣风格、发型打扮等。


然而,期望越大,失望越大。一旦对方不配合这种改造,那么亲密关系的双方就会展开权力斗争。权力斗争的具体方式有:大吵大闹、乱砸东西、拳脚相加和冷暴力。


人在坠入情网后,难免会对对方产生晕轮效应。而克里斯多福认为,真正地爱一个人,就要从内心深处接受他本来的样子。 既要爱他的优点,也要包容他的缺点,这样才能维护好亲密关系。 想要顺利度过晕轮阶段,就要学会让自己放松和接受现实。


经过深入研究,克里斯多福发现,我们在亲密关系里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其实都是我们在原生家庭中一直未能解决的问题。也可以说,亲密关系里出现的问题,都是原生家庭里已有问题的延续。



幻灭阶段: 亲密关系的问题症结,源于在原生家庭里所受的心理创伤


经历过晕轮阶段后,亲密关系便进步第二个阶段,幻灭阶段。


相爱容易相处难,用这句话来形成亲密关系,再恰当不过。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看似很般配的一对,最终由于无法忍受对方的性格而分道扬镳。


1980年,27岁的胡因梦嫁给了45岁的李敖,这段婚姻曾被称为郎才女貌。然而令人意外的是,三个月后他们就离婚了。多年后,胡因梦在一次访谈中说,当初她怀着无比崇拜的心情嫁给了李敖。


婚后她才发现,李敖非但不是她理想中的样子,反而是她最无法忍受的那种人。两人经常因为生活琐事吵架,很伤感情,最后李敖在她心中的形象彻底幻灭了。离婚后,两人彻底绝交。


像胡因梦和李敖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当亲密关系出现问题时,人们往往会感到愤怒、痛苦和绝望。而克里斯多福认为,这些负面情绪对心灵成长来说,其实是好事,因为它们会倒逼我们不断认识自己,不断获得心灵的成长。


凯撒大帝说: “我发现敌人的真面目,就是我自己。 所有亲密关系的冲突,都是一个人内心的冲突的外显。


也可以说,生命中的所有痛苦,都来自于原生家庭。小时候,父母的教养方式多少都会对我们造成心理创伤,在漫长的人生岁月里,这些创伤经常会让我们不断贬低自己、折磨自己。



原生家庭对我们的负面影响,会直接影响我们的亲密关系。夫妻间关系愈亲密,就越容易暴露童年创伤。当夫妻矛盾升级后,最终可能会演变为权力斗争。


权利斗争有三种形式,分别是:攻击、情绪抽离、被动攻击。其中,攻击包括批评、威胁、肢体攻击、言语中伤等。情绪抽离是指保持沉默和冷暴力。被动攻击指,隐晦的批评、嘲弄和抱怨。


当夫妻关系出现矛盾时,有以下三种处理方式。


第一是深呼吸,并尽量放松; 第二是如实地接受真相; 第三是对痛苦要有涵容能力。 什么是涵容能力呢?


你可以把自己的身体想象成一个巨大的容器,当痛苦变大时,容器也会越大,无论痛苦有多大,都能装进这个大容器里;第四是诚恳地认错,并与对方共情。


上述三种方式,对疗愈痛苦有神奇的功效。此外,克里斯多福还建议,夫妻吵架时,其中一方说话时,另一方可以把对方想象成镜子里的自己,对方对你说的话,其实是你对自己说的话。这种方式对于化解冲突也很有帮助。



自省阶段: 自省是心灵成长最重要的一步


经历过幻灭阶段后,亲密关系便进步第三个阶段,自省阶段。


人和世界的接触越频繁,就越能感受到自身的渺小。从本质上看,每个人都是宇宙中一粒微尘。


亲密关系能教会我们再次面对那种渺小的感觉,并驱使我们去了解真正的自己。感到自己的渺小后,我们便会开始内省。 内省是正视自己内心的过程,内省的终极目标,是让我们能和自己和平相处。


书中,克里斯多福举了一个自己内省的例子。一次,他和妻子因为一点小事发生了激烈的口角。冷静下来后,他发现自己的怒气并不是妻子引发的,而是源于小时候的一次不愉快的经历。


6岁时,一天,克里斯多福不小心把狗链弄断了,父亲发现后勃然大怒,狠狠地打了他一耳光。那一刻,他的心碎了。


多年后,妻子的一个不经意的小举动,猛然唤醒了他那段痛苦的记忆,让他再次体验到当年的羞辱感。于是,他才大发雷霆,将怒气统统发泄在了妻子身上。


通过这种深刻的反省,克里斯多福意识到,和妻子争吵,不是妻子的问题,而是他自己的问题。于是,他重新调整心态,平和地和妻子沟通,最终获得了妻子的谅解。



由此可见,内省会让人产生深刻的洞察力,并看到事情的真相。 内省能力强的人,会通过主动改变自己,进而改善亲密关系。


心理学家卡普曼曾提出过一个“戏剧三角形模型”。克里斯多福将这个模型移植到了亲密关系领域,他认为亲密关系有三个重要角色,分别是:受害者、拯救者、迫害者。


生活中,一些人总以受害者自居,而真实的情况往往并非如此。别人并没有迫害他们,是他们自己欺骗了自己。另一些人呢,很喜欢把自己当作拯救者,认为自己是别人的大恩人。


而克里斯多福认为,拯救者也是受害者所创造出来的虚假形象,目的是为了逃避痛苦。拯救者和受害者相辅相成,没有受害者,就不会有拯救者,反过来也是一样。


一个人如果让自己扮成受害者,那他就会吸引来拯救者。所以,拯救者是为了应付问题才产生的,然而,拯救者自己也是问题的一部分。


受传统习俗、意识形态等影响,从小到大,我们的头脑里充满了各种限制性想法,而实际上,这些限制性的想法都是虚幻的存在。我们有意或无意地把自己变成了戏精,并不断给自己的人生“加戏”。


而克里斯多福认为, 只要我们有决心摆脱受害者、拯救者的角色定位,对伴侣真心付出,我们就能更了解自己,并最终领悟亲密关系的真谛。



启示阶段: 亲密关系的核心无条件的爱


亲密关系在经历过晕轮阶段、幻灭阶段、自省阶段后,最后会来到启示阶段。启示阶段,顾名思义,就是经由一些事情,明白一些道理、收获一些感悟等。


在我们的生命中,随时都有可能会获得各种各样的启示。启示可以很戏剧化,也可以很微妙,有些启示我们马上领悟到,但有时启示却是以不易觉察的方式,一点一滴的渗入到我们的脑中。


亲密关系里,启示有三种呈现的方式。第一种方式是自我改变。我们遇到亲密关系问题后,首先会感到很痛苦,其次这些痛苦会触动我们做出内在的改变,而这种改变往往是积极的、正向的。


最后,由于这些积极的改变,让我们变成了更好的人。到了这一步,我们和伴侣之间的关系将是互敬互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第二种方式是神迹显现。这种方式具有一定的偶发性,不是我们能完全自主掌握的。它在什么时间发生、在哪儿发生,都不确定。这种神迹显现,听上去很玄奥,但确实真实存在。它有些类似于佛法里所讲的顿悟的意思。需要机缘巧合才能发生。


第三种方式是直奔目的。当我们的心灵经过一路长途跋涉,最终来到亲密关系的第四阶段:启示阶段。


如果我们想要接触到自己的灵魂,有一个快捷方式,那就是穿越量子隧道。穿越量子隧道的关键,在于你是否愿意臣服。换句话说,你是否愿意接受眼前的一切。只有先接受现实,才能更好地去改变现实。


心理学告诉我们, 我们所看到的每件事,都是我们内心世界的对外投射。 亲密关系的核心是无条件的爱。


无条件的爱与任何情境无关,不需要任何前提,而是有心散发出来的。 在生活中要学会爱、拥抱爱、表达爱,然后我们的生活才会被爱包裹,我们才会感到幸福


当你的亲密关系出现问题时,你会开始质疑你的付出有多少是出自真心,如果你不想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就会怪罪伴侣,觉得都是对方的错,但如果你能对自己诚实,就会了解自己的行为,只不过是你小时候做出的牺牲的翻版。


在亲密关系中,启示对你的影响愈深,你就越能觉察到每个问题背后的真相,由此你会慢慢地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



亲密关系的最终目的,是让我们接纳真实的自己


每个人都会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尤其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将直接关系到我们的人格形成。生活中,我们需要深刻反思人生,勇敢地走出原生家庭阴影,不断完善自我,这是获得幸福人生的前提。


亲密关系是通往灵魂的桥梁。伴侣不止是我们爱与幸福的来源,伴侣同时还兼具三种角色:第一是镜子,伴侣对我们的态度,能反射出我们自身的不足,伴侣可以帮助我们去不断提升自己;


第二是老师,人生之路漫长,有伴侣一路相伴,伴侣会不断激励和启发我们,让我们身心愉悦;


第三是玩伴,伴侣既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也是我们生命旅途中的玩伴。伴侣是我们的良师,在学习爱伴侣的过程中,我们将学会如何去爱全人类。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每天我们都要与各种人打交道。而在所有的人际关系中,亲密关系最为重要。比如,从夫妻之间的相处模式中,最能看出真实的自我;从和孩子的关系中,我们能领悟生命的真谛;与其他人的人际关系,是我们反观自己的一面镜子。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类的最高需求是实现自我价值。具体包括,实现个人理想、抱负,最大程度发挥个人的能力等。


也就是说,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这样才我们才会感到真正的快乐。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


想经营好一段亲密关系,需要个人天分、基本教育和不断的练习。 经营亲密关系的目的,不光时彼此之间给予爱,还有通过维护亲密关系,我们能更加了解自己、了解人类、了解世界。


克里斯多福认为,人生中遇到的所有问题,都是经过伪装的礼物。 在任何一段亲密关系里,都应该尊重对方。 不要因为熟悉,而去放肆; 不要因为亲近,而去伤害。


对待家人,要多怀体谅之心。生命有限,好好地去爱的家人,通过这种爱,自身才会收获成长。这也是我们作为人的意义所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乌兰察布云  ·  云·悦读 | 百合花开——林清玄
2 天前
乌兰察布云  ·  云·悦读 | 百合花开——林清玄
2 天前
深夜书屋  ·  失权者:难得的好书,绝版复活!
2 天前
青年文摘  ·  开门,是财神
4 天前
每日读报60秒  ·  今日早安心语日签
5 天前
刘晓博说楼市  ·  2017:十大风险呼啸而至!
8 年前
同道大叔  ·  性对男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7 年前
清南师兄  ·  10本心理学著作,让你更了解自己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