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NO.2603-江西真的太辣了!
文字:酸奶没泡沫
制图:孙绿 / 校稿:朝乾 / 编辑:蛾
饭搭子是江西人,几天前激动地跟我说附近开了家
江西菜馆
,老板江西的,
手艺特别正
。
对
江西菜之“辣”
略有耳闻的我面露难色,毕竟咱口味清淡,入口最多就“微微辣”水平。
“嗨呀,其实江西菜还好,你也可以吃不辣的。”饭搭子思念家乡味至深,花了大力气来强调
江西菜没那么辣
——终于,我们一起坐在了江西小馆店内。
江西人对着桌子上花花绿绿的菜肴满面红光、直呼过瘾,而我也在尝了一口
清炒杆子
之后,开始“斯哈、斯哈”,露出了
扭曲痛苦的表情
,并疯狂往肚灌提前准备好的
牛奶
。
“真的假的?那可能是因为,
江西,
连炒菜锅都是辣的
……”
锅和勺可能都沾上了辣味
(图:《江湖菜馆》第二季)▼
近些年,“
辣是痛觉
”为更多人所知。但常有人质疑,吃毛血旺时,只感觉被
辣得很“爽”
,哪里感到痛了?
实际上,
辣椒入口后的辛辣感是辣椒素与神经元中一种元素结合后产生的
灼痛感
,灼痛感传到大脑,大脑以为身体受伤,会
分泌
内啡肽
来止痛
,而这种物质也可以带来快感,让人感觉很“爽”。
但来到江西,哪怕你吃遍川湘云贵各种各样的辣,这里的辣也足以刷新认知:
江西辣是真辣
,并且有一定概率感受不到“爽”,
只有“痛”
。
在吃辣这方面,江西人是真厉害
(泡温泉吃辣椒比赛,图:壹图网)▼
莲藕
,一种口感爽脆、带着甜味、纯白无害的蔬菜,在江西可以成为
令人胆寒的辣菜
。
万寿宫拌藕片
,一道凉菜
。藕片
微微透明发红
,表面覆盖零星的
辣椒
,往往以小碟装的分量上桌,由于卖相在全国各地都过于常见,常让人误以为充其量是道微辣开胃菜。
但一入口,下一秒就可能让一个毫无准备的食客吐出来——简直太辣了!斗胆再吃几口,很可能
辣得
舌头直抖
、
头皮发麻
、
太阳穴发胀
。
“平平无奇”
辣椒炒肉
,在湖南用的是青辣椒或螺丝椒,青翠软嫩,入口感觉有点辣但没那么辣;加上猪肉嫩爽鲜美,油汁晶亮,整体来说
适口性颇高
乃至流行全国。
但这道菜在江西,往往用的是余干特色辣椒,不仅辣椒本身辣,且
“传染性”极强
,连猪肉间的纤维都是辣的。
几口下去,不耐辣的人感受到的是
从眉心扩散出去的眩晕、甚至眼前发黑
。
热气腾腾,小心被烫,也要小心被辣
(图:图虫创意)▼
但对多数江西人来说,这点辣属实是毛毛雨了——余干辣椒以“
辣嘴不辣心
”闻名,忍过去就好了。辣的菜可不止这几道。江西有道名菜叫“
辣椒炒一切
”。
辣椒炒辣椒是流行家常菜,辣椒炒青菜也能理解,但酸甜口的西红柿炒鸡蛋竟然也会放辣椒——
当
辣椒成为锅中常客
,炒菜锅是辣的也就很好理解了
。
话说回来,
外地人到江西吃西红柿炒蛋,一定要看清楚里面的红是番茄还是小米辣
,免得一顿饭下来
嘴唇肿若香肠
。
相比四川辣得红彤彤、油亮亮,湖南辣得喷香、复杂,如果要给江西辣定义风格,我愿称之为
“
狂野辣
”
。江西
辣得单纯、狂野、淳朴
,辣得让你瞬间忘掉吃的主菜是什么,只记得辣椒才是每道菜的
主角
。
这是因为,
烹饪时,江西人典型操作是将不经过太多加工的
原生态鲜辣椒大把大把直接下锅
,简单粗暴,接着火山在锅中爆发,食材在辣椒中翻滚后出锅,给味觉最热烈辛辣的刺激,具备
辣到“让人心痛”
的能力。
江西辣,不是闹着玩的
(图:《人生一串2》截图)▼
辣椒传入中国到现在不过短短几百年,而江西又是我国
较早一批
吃上辣椒的。
明末辣椒传入中国后,在广州和泉州等地“水土不服”,后传入内地,江西赣州便是首批接受地之一。
辣椒入赣后,颇受当地人欢迎
。到了清嘉庆年间,据《调疾饮食辨》记载,此时在江西,辣椒“食者十之七八”,可见其普及速度颇快。到清末时,家家户户基本都吃上了辣椒。
江西虽地处南方,但四周山体众多,中间丘陵起伏,
山区覆盖面积大,形成了相对封闭的区域,外部气流难以进入,湿气较重
。第一批食辣的江西人发现,辣椒这种辛辣的食物既可以
在湿冷的冬日暖和身子
,又能
在湿热的夏日刺激食欲
、促进排汗,属实妙哉。
于是,农民们甚至在冬天下地前都要喝碗
辣椒水
,或者在衣衫夹层揣上一包辣椒粉,干活又冷又饿的时候一口闷下去,果然能
抵御一些寒冷
。
江西婺源“晒秋”,其中有不少是辣椒
(图:图虫创意)▼
除气候外,辣椒在江西风靡与
经济因素
也有一定关联。
辣椒最初是在富裕人家里面被当作观赏植物的,唯一任务就是感受岁月静好。但到了清朝后期,江西等地常出现大大小小的
饥荒
,人们自然要
找新的食物填饱肚子
。
最初,闹饥荒的赣州人
吃
辣椒苗
,即辣椒还未长大、开花的时候,味道不辣,尝起来像苋菜。后来,
他们发现
成熟后的红辣椒磨粉当调料
,混着米吃别有风味
,于是该吃法迅速风靡开来——毕竟当时的贫民普遍缺盐,食物不仅匮乏还缺乏调味,此时新调味品的出现不亚于雪中送炭。
江西日照充足、无霜期长,非常适宜辣椒种植,嘉庆年间时已是“山野遍种之”
。如今,
辣椒是江西非常重要的经济支柱作物
,常年种植面积约70万亩左右,位居全国前列。其中,最具盛名的
余干辣椒
全国知名,曾在国际辣椒博览会上以每公斤200元的价格一举夺得“
最贵辣椒
”头衔。
具备了吃辣的“天时”、“地利”,吃辣在江西人的生活中就像一日三餐一样寻常;江西不爱吃辣的小孩甚至会让父母一脸担忧:你不吃辣,以后出门吃饭可怎么办?
(没事的,很少有地方比江西辣)
虽说江西的辣是干辣、生辣、直冲天灵盖的辣,但其实具体到省内不同地区来看,江西也
辣得
各有特色
。
如果从地域来给江西辣的程度分个等级,
位于湖南和江西交界处的萍乡无出其右
,
深度嗜辣人群
值得到此一试。
在萍乡,说辣椒是调味品是对辣椒的不尊重,最好把它当成主食——家家户户都晒辣椒,但凡有客人进门,不一会儿便能吃上一桌
辣椒宴
,煮粥炖汤也必须放辣椒;而在一众辣菜中,
莲花血鸭、萍乡炒肉、辣子炒熏肉等都是“
辣到窜稀
”的存在
。
初到萍乡,如果只能吃一道菜,那不要错过当地人眼中炒粉界的翘楚:
萍乡炒粉
。
江西是鱼米之乡,盛产优质大米,优质大米做成米粉,爽滑弹润
。萍乡炒粉通常都是用当地新鲜米粉炒制,加入鸡蛋、瘦肉、豆芽、小白菜、擦菜等“标配”,用
辣椒面炒制
。
这辣椒面,是新鲜菜籽油爆香的二荆条干辣椒再捣碎制成的,不仅
辣得到位
,闻起来还
奇香
。很多人还喜欢在出锅前洒点米酒,香味更浓。
萍乡炒粉最销魂的吃法是学着当地人点“变态辣”,
还得多加擦菜
。没等入口时,
鼻腔先涌入了浓烈又刺激的辣味
;跃跃欲试者三口嗦进去,浓油赤酱的爽到销魂是一方面,嘴唇也逐渐
丰满
,唇色愈发
红润
,只能说唇炎患者千万要远离。
如果偏好
鲜辣
,那么
上饶
、
九江
是不能错过的地儿。
上饶人坐拥鄱阳湖,
水产丰富
,鱼质鲜美
。做鱼菜时加入辣椒,能把鲜味激发得更悠长、细腻。鄱阳
三色鱼
,鄱阳湖中三种鱼一起煎煮而成,但具体哪种鱼还可根据食客口味来定。有人用草鱼、鲫鱼、鲇鱼,也有人用鳜鱼、鲫鱼、鲇鱼。
相传,
范仲淹
赴江西饶州上任途中遇到一家渔民,女主人见是范仲淹前来,就想着要做些好菜招待他。但家里鱼虽不少,可每种鱼的分量都很少,没有一种能凑足一盘菜的。此时范仲淹提议,
将这些鱼放在一起煮来吃
。结果,做出来的鱼肴反而鲜美得很。
做三色鱼,关键是
不能放太多辣椒
,否则会盖住鱼的鲜味。
到了九江,一道
九江鱼块
,把“鲜辣”体现得淋漓尽致:淀粉香料包裹草鱼块,炸、炝、炖一套工序下来,以大火收汁,外焦肉嫩,
香辣入口
,鲜美绝伦,三碗饭也不嫌撑。
另外,鄱湖胖鱼头、麻辣鱼、庐山石鸡、武宁棍子鱼也值得一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