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太仓房产网
发布实用的房产信息,服务广大群众!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掌上铜山  ·  房屋征收评估机构报名公告 ·  昨天  
财宝宝  ·  如何相亲? ... ·  昨天  
吴大看楼市  ·  2025年的第一场沙龙 ·  昨天  
吴大看楼市  ·  2025年的第一场沙龙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太仓房产网

中国人拼命买房的6大原因,你不得不服!

太仓房产网  · 公众号  · 房地产  · 2017-06-26 14:58

正文


国人爱买房,世人皆知。


生老病死,每一样都能与房子挂上钩。

婚房、学位房、养老房...

房子本不是必需品,

但是婚姻、教育、养老却是必需品。

看着大家都在买,你也不敢不买。


中国人到底因为哪些原因拼死买房?





01

房子代表了你的绝大部分身家

在股市受过伤,转战楼市的人感受恐怕最贴切。

房子天然不可能是仅用来住的,否则为啥CPI不将购房纳入消费行为?这种低频高值消费行为要求你仔细斟酌,买房时要考虑地段、户型、商圈、医院、学校等多重因素,谁敢否认,当你在考虑这些因素的时候,难道不都是以 投资的理念 来筛选房子的?

房子虽然是一堆钢筋混凝土,但它是有证书的,70年不变,红本本攥手里很踏实。虽然现买房带来的财富想象力也远比不上十年前,但对以稳字为先的国人来说, 除非有更优质的资产出现,否则买房不止。

02

房子是一笔风险储备金

当你有套房子的时候,你会觉得底气更足,敢于尝试以往不曾有过的消费行为。

当你真的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 把房子卖了,能够瞬间扭转自己的困境。

这种情况很普遍,日常生活中我们就碰到很多这样的例子,有创业的朋友通过抵押房子来获得第一笔启动资金,经营出现问题也能以房子来周转,当然当你家庭遭遇大病等不幸的时候, 卖房子也是支持医疗的最后一步棋。

03

房子与教育永远也分不开

虽然现在我们试图努力避免人们过度因为孩子上学而追逐学校周边的房子。但恕我直言,目前以及未来,还看不到彻底分离的可能。

从全世界来看,没有哪个名校周边的房子不贵的。

即使是那些租房即可入学的学校,周边的房子唯一的优势就是交通便利点,仅仅是因为交通便利也会比较贵。

房子不能决定子女教育质量,但能提供氛围,仅仅因为这个原因,家长们也是乐于买单的。有个关于学区房的段子非常火:

虽然是个让人好笑的段子,但是笑过之后又有点悲伤,因为想起了另一个悲伤的段子:

某次同学聚会结束,一行人打车回清华,车上聊到谁谁谁一毕业就买房了,真是人生赢家,大家纷纷表示羡慕。 出租车大爷默默听了一会儿,说,我家拆迁分了几套房,但我就是一开车的,你们才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 如果你们清华北大毕业的目标都只是在北京买套房,而不是思考这个国家的未来,那咱们国家真的没希望了。

现在看来,真的很讽刺。

04

结婚生子读书 绕不开房子

网上有很多鸡汤,婚姻应该和房子脱钩,理想很丰满,现实却是越发骨感。

那些真正敢于裸婚的人,结果一般只有两个,一个是继续在底层挣扎,一个是双方都具备较强的竞争力,未来收入增长空间很大,房子已经提前预支了。

有这样一个牛B的案例,他是朋友单位的同事,双方都是不是本地人,婚前婚后也都没有房子,都是租房过的,相当辛苦,孩子交给老家父母带。如果要父母来北京帮他带孩子,他又实在负担不起租一套大房子的成本。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他选择了迂回战术,考取了某中央事业单位的职位,给孩子解决集体户口,自己也有职工宿舍,孩子能上内部幼儿园。但整体收入有所缩水,未来买房也基本上没有希望,但孩子能接受教育,恐怕也算是解决眼前的问题了吧。

05

房子是脸面,也是驱动力

当你有套房的时候,你会发现身边的人都是羡慕嫉妒恨。

买得起房的人, 无论首笔资金谁出的,至少代表了你能够调动资源买房。 那些贷款买房的人,虽然不敢跳出去创业,但大部分人会更加努力工作,收入增长幅度也很明显。

有个这样的案例,大学毕业五年,工资仅增长了一倍,但自从买房后,两年时间内收入增长了150%以上,买完房后又想着买车,还想着买好车。 这不是收入增长带来的底气优势什么,房子反倒成了驱动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