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武志红
武志红,中国资深心理咨询师,作家,著有畅销书《为何家会伤人》、《为何爱会伤人》等,微博:@武志红。现于北上广厦门等地开办了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陈忻儿童心理  ·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读后感 ·  昨天  
社會學會社  ·  米德 | 社会自我理论 ·  2 天前  
壹心理  ·  30岁想入行心理学,有靠谱的方法吗? ·  4 天前  
京师心理大学堂  ·  忍不住熬、停不住熬,熬夜循环的尽头是?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武志红

留学生心理自助指南一:构建你的社会支持系统

武志红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24-11-15 12:30

正文

编者按:


留学是一次重要的人生选择,会带来巨大的环境改变。


这期间,客观上的环境改变以及主观上的身份转变,使得部分留学生心理问题集中爆发,适应不良。


在我们展开的征集、访谈,以及部分咨询案例里,我们发现一些留学生处于孤独、隔离、压抑的状态,也听到了学习压力、亲人离世、自身生病等具体困境。


我们将连续三周发布「留学生心理自助指南」系列文章,探讨留学生的自我、家庭以及其背后的社会支持系统。

文 | 陈沉沉
心理咨询师 | 祝星辰
本文由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约稿并联合发布


提到留学,我们似乎很容易理想化——拓展视野、磨炼英语、广交朋友等,

但离开熟悉的环境,独自在一个陌生国度求学,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


尤其美国和中国在东西两方,距离遥远,语言、文化和环境都有着明显的差异,

这就像一面放大镜,在遇到困难时,会放大你的困难,在你心理有困扰时,也会强化你的困扰。


在我们做的关于“留学生心理困扰”的网络征集和个体访谈中,被谈及最多的心理困扰就是孤独和无助。


而在豆瓣社区,接近8万人的「艰苦留学组」里,探讨较多的主题也包括:孤独、想家、要不要放弃…甚至有不少抑郁症的求助热议贴。


不仅如此,在KnowYourself一项针对10000+留学生的调查发现,高达83.95%的被访者在整个留学过程中经历过至少一次心理崩溃,44.58%的被访者想到过放弃。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谈谈留美学生的这一处境。



第一关:语言障碍

不仅孤独,还有学业焦虑和人际压力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说:


孤独不是来自身边无人,而是无法与身边人交流最重要的感受。

这句话写出了多数中国留学生的强烈心声。


语言,是第一关,也是第一个障碍。


在国内无论做了多么充分的准备,落地美国,在真实场景对话时,很多人仍然开不了口。


例如一位受访者提到,尽管他本科是英语专业,但在和的士司机对话时仍然感到紧张,再三犹豫才敢开口。


不仅仅是初到美国的学生会有语言障碍,留学多年的人也会如此:


“读书+工作已经来美8年了,但每次参加英语的社交活动,或者找工作,参加面试,都会非常的没有自信。

很担心自己英语表达不够流利,反应不够快,不讨喜。久而久之性格也越来越孤僻内向。”

“我在美国读高中,回国一年后又到康奈尔上了两年硕士,

其实我发现周围美国本地学生并不多,大家的英语都不好,但是有的人敢说,我就不敢说,我会觉得英语不好就代表能力不行,每次开口都有羞耻感。”

“学业繁忙,以前可以轻松搞定的学习,到了国外发现有些科目不管怎么努力也学不懂。社交压力,需要集聚很多能量才能对人微笑。

渐渐的就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社交。还要找工作,经济和对未来的未知造成很大压力。”


我们会发现,有些人是英语水平低;而有些人是受困于“我不够好”的羞耻感不敢开口。


于是,面对快速更迭的网络用语、地方俚语、学科专业词汇,自信心也随之崩塌。

不仅学业上有压力,人际交往上也逐渐回避。


学业最初的压力,源于课堂上“听不懂”和“跟不上”;

随之而来的压力则是担心自己的表达无法被理解,因此在课堂或社交场所中不敢开口;

即便是鼓起勇气表达了困惑,也会对外界(老师和同学)的反应很敏感——


“他这句话里面有歧视吗?”


“对方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

这种思维反刍,会形成一次又一次的内在消耗,如果无处排解,便会不断叠加,最终演变成“防御性沉默”,抗拒社交,自我封闭。


《从边缘到融入——留美中国学生跨文化适应分析》一文中提到:

相比其他英语国家的留学生,中国留学生需要较长时间才能适应身边陌生的语言环境。

在适应英语环境的过程中,他们很难在课堂上和生活中自如地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想法。

由于在思维表达方面持续感受到障碍,心理上进而产生被忽视感,这些都成为引发压力的重要诱因。


不仅如此,语言上的障碍,还会让他们在面对冲突和歧视的时候,习惯性采取妥协、回避、沉默的人际交往策略。


压抑的情绪不会消失,而是像一个雪球在内心越滚越大,于是孤独就越来越具体,难以忍受——这就造成了很多留学生的「艰难」。


更糟糕的是,当他们心理出现困扰时,语言障碍也会大大降低他们求助的可能性。




新环境引发心理不安
文化差异带来长久的疏离感



在我们的采访中,受访者提到落地美国最直接的陌生感,来自环境的差异。


下飞机的那一刻,气温、光线、声音、味道、周围的人……

让留学生瞬间体会到新环境的陌生感,这会让人兴奋,也会产生隐形的压力和恐惧。


有些人来到美国后会有“不安全”感,例如突然接到诈骗电话声称其涉嫌犯罪或身份有问题,附近刚发生枪击案,夜间直升飞机巡逻发出的飞行声令人焦虑。


有一部分受访者提到,语言的障碍加上陌生环境带来的不安感,会产生特别想“回家”或“躲进一个安全屋”的感受。


对此,心理咨询师祝星辰提醒,留学生初到一个国家,害怕和不安是非常本能的情绪反应。

不知道在害怕什么,但就是会感到害怕,是人的自我保护本能在发挥作用。


环境中令人不安的元素过多时,可能激发一些人原有的心理创伤,令他们产生某种程度的心理退行。当熟悉感代替陌生感之后,这种应激反应就会消失。


同时,我们也发现留学会显化我们原有的人际关系模式和心理依恋类型。


如焦虑型依恋者,会更容易感到不安和害怕,他们对环境和关系中的威胁信息更加敏感。


对依赖性比较强的个体而言,离开母国,去到一个新的国家,就像婴儿离开了母体,

最初是会感到恐慌和焦虑的,需要时间去适应环境、获得身边人的支持、以及科学的自我调节之后才能恢复内在的稳定感。


而安全型依恋者,则更不容易感受到不安,并且他们在面对人际关系,新环境的新信息时,倾向于以积极态度融入和适应。


环境给人的冲击比较直接,而文化差异带来的冲击则是循序渐进的。


一位留美8年的网友分享,她因为对美国本土文化了解不多,无法与同校本地同学进行融洽的交流。在美国人比例较高的场所,她很容易感到紧张、不自在。


她明显感到,自己和本地学生并非语言不通,而是有着十几年的文化差异横亘其间——听他们聊天,她就如同一个外国人听一群中国人聚在一起聊《葫芦娃》。


关于这种文化冲击带来的情绪体验,《从边缘到融入——留美中国学生跨文化适应分析》一文有非常精准的总结:


从一种文化穿行到另一种文化,个体会经历文化信息缺失,从而感受到身体、心理及精神适应上的困难,从而导致心理上的忧郁症和生理上的不适感。



稳定、持久的社会关系
是人最基本的需求之一



对于初次留学的人,通常会经历三个阶段:兴奋期文化冲突/碰撞期适应期


但是每个人度过这些阶段的时长不同,这和年龄、认知还有语言水平有关。


一个人如何从冲突碰撞期,逐渐进入适应期,有一个事情很关键:那就是良性的社会支持系统。

什么是社会支持系统呢?


在《心理学入门》这本书中,作者做了全面解释:


社会支持系统是由朋友、家庭成员、邻居、同事和其他能够提供帮助的人组成的网络,从他们身上,能获得信息、建议、物质支持和情感鼓励。

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有利于个体应对压力。

孤独和抑郁的负面情绪很少发生在有社会支持的人身上(Beehr et al.,2000;Weisse,1992)。

朋友、父母和老师等多重支持的存在,可以显著降低青少年的孤独感,缓解他们的社交焦虑(Cavanaugh& Buehler,2016)。


社会支持可以使应激源的威胁看起来没那么强烈,因为个体清楚自身能够获得支持系统的帮助。


和别人谈论令人害怕或沮丧的事可以帮助人们更现实地看待威胁。

稳定、持久的社会关系是人最基本的需求之一,但这个支持系统并不是天然存在的,

尤其是在美国这种对独立性和自主性要求很高的国家,很多学校没有固定的班级,固定的团体,它需要你慢慢积累、主动搭建。


对此,我们有以下建议:


  • 主动去建立多元的人际关系。


曾在乔治华盛顿大学留学两年的心理咨询师朱兰表示:根据不同场景建立多元人际关系是很有帮助的。


例如学习的搭档、同住的舍友,小组的同学,校友前辈等等,尽量让自己处在多元的人际支持网络中,而不是单一的关系。


留学期间,朱兰跟随的导师与中国留学生群体较为熟悉,导师给她介绍了自己带过的往届中国学生,这让她很快建立了安全感。


即便有语言障碍,但人际支持有效帮助她缓解了压力。


她特别提到,亲密关系对留学生的重要性:一段健康良性的亲密关系,能够带来爱、陪伴等情感支持,帮助留学生适应并解决现实困难。


  • 基于共同爱好或特长建立关系。


建立多元人际关系对于安全型的人来说相对更容易,而对于内向或容易焦虑的人来说,可以尝试通过以下三个方式建立关系:


①选择几位温和稳定、包容大度的同伴交往;

②在人群中尝试展示自己的特长,或对某事物的兴趣,通过该途径寻找拥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伙伴。

③积极联系校内中国留学生组织和群体,参与聚会活动。

受访者易文(宾州州立大学毕业)提到中学阶段留学生的社交很简单,自己擅长什么就展示什么,例如某项运动,这能帮助你快速在群体中获得认可,找到自己的位置。


在豆瓣社区「留学艰难组」,有自称i人(内向者)的留学生求助,如何有效线上社交,

帖子底下不少留学生组员回应:私聊比群聊更易精准和同学建立友谊。

另外,真实的社交比线上社交更能推动建立朋友关系。

  • 做好自我支持,学习自我安抚技术。


所谓自我支持,是不评判自己,不自我贬低,充分认识和理解自身处境后,学习自我调节与安抚,逐步学会在冲突中自信捍卫自身权益。


理解自己作为外国人融入陌生环境必然产生的胆怯退缩情绪;也理解自己在多重压力、身边无人陪伴时可能会遭遇的情绪崩溃状况;

认识到难以融入、孤立无援、想要放弃是多数留学生必然面对的共性问题……


心理咨询师祝星辰建议留学生,学习一些心理咨询的“稳定性技术”,进行自我安抚,帮助自己找回掌控感和归属感,例如:接地技术、正念呼吸法等等。


另外,心理学家Christopher Willard对留学生有个非常具体建议:

注意避免“HALT”——别让自己太饿(hungry)、太生气(angry)、太孤独(lonely)或太累(tired)。

不要小看「吃饱、喝好、睡够」这样基础的自我关怀,许多留学生提到,心情低落时,给自己做一顿好吃的,瞬间感觉到自己成就感满满——能有效地帮助自己恢复「自我效能感」,提升自信心。


  • 积极寻找专业支持。


如果发现自我调节和人际支持已无法帮助到自己,且有以下情况时,请及时向专业人士求助:


①社交焦虑/回避


想和他人交流,但又担心会被评价,或感觉自己很愚蠢,因而压抑需求,回避大部分社交;不敢拒绝他人无理的要求,害怕冲突,习惯性妥协。


②陷入抑郁情绪


持续两周或以上有低落和无望的感受,行动迟缓,说话变少变慢,难以完成基本的自我照顾等。


③自杀意念


长久被孤立和自我孤立,产生“如果能消失就好了”、“如果我不在别人会发现吗”等念头。

这是危机信号,必须寻找专业人士支持,条件允许时请到当地医院精神科寻求帮助。


常见的求助渠道,包括学校的心理健康中心,社区相关心理组织,当地的心理热线等。


有些人会将「心理脆弱」视为无能,加之过往在依恋关系上的失败体验,让他们羞于对外求助。

原本的孤独无助,则会因长久压抑演变成情绪障碍。


留学生必须认识到,每个人都会面临仅靠自己无法逾越的困境,留学生活可能会放大这些困境,而寻求支持和帮助是一项重要的能力。

只有及时评估自己的不良情绪,寻求专业支持,才能避免陷入更为严重的心理问题。


祝愿每个留学生朋友都能尽快克服语言障碍、学业压力、新环境冲击和文化差异,建立起良性、健康的人际支持系统,顺利度过冲突期、进入适应期,享受学有所成的留学时光,留下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