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饮食参考
专注于吃的那些事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饮食参考

奥斯卡女神展现隐藏技能,预演未来人类日常饮食!

饮食参考  · 公众号  ·  · 2018-03-04 20:3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缩微不动脑筋版

1、昆虫营养丰富,绿色环保,是未来重要的食物来源。

2、人类的祖先吃各种虫子,人体内依然有用于消化昆虫的基因。

3、昆虫和虾都是节肢动物,只是进化的道路不同。


每个人心中都会有自己的男神、女神,今天我要说的是一个标准的万人迷。

她就是曾经俘获了超级帅哥汤姆克鲁斯的,妮可基德曼。

年轻时的她,肤白貌美腿长屁股翘,迷倒万千粉丝。

进入中年的妮可基德曼,一颦一笑间依然光彩照人。

不过你肯定不知道,女神竟然还有隐藏技能!

视频如下:


别说吃虫子,很多人看到虫子都感到害怕、恶心,没想到基德曼吃起来相当享受的感觉。

你是被贝爷附体了吗?

其实绝大多数欧美人是不吃虫的,即使在中国,也有很多人是完全不能接受吃虫子这种事。

我吃过的虫子,包括蚕蛹、知了猴,这是北方烧烤摊必备选项,在云南餐馆吃过水蜻蜓,在江苏连云港吃过豆虫,偶尔也吃蝎子、蚂蚱、蝗虫、蜂蛹或其他虫子。

【你的祖先也吃虫】

其实吃虫并没有你想象的那样奇怪,昆虫是食物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有些蝙蝠、老鼠等小型哺乳动物甚至将昆虫作为主要食物。

现有科学研究表明,灵长类动物(包括原始人类)也有吃昆虫的习惯,而且远古的灵长类很可能是以昆虫为生。

昆虫表面的硬壳叫做“外骨骼”,主要成分是几丁质,消化这种物质需要一种特殊的酶和一个叫做“CHIA”的基因,基因组中CHIA基因的拷贝越多,说明对昆虫的依赖越强。

在东南亚的海岛上有一种比较原始的小型灵长动物叫眼镜候,是现存灵长动物中吃昆虫最多的,它的基因组中拥有5个CHIA基因拷贝,而现今人类的基因中还剩一个CHIA基因的拷贝。

【吃虫很营养】

尽管你现在或许还不愿意接受虫子大餐,但随着全球人口增加,资源枯竭,未来能喂饱人类的可能就是昆虫(或藻类)。

早在2013年,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就发布了一份名为《可食用昆虫:未来食物之选及其养殖安全》的报告,鼓励人类吃虫养虫。

根据他们的数据,全世界有20亿人有吃虫的习俗,其中东南亚、南美和非洲是最爱吃虫的地区。

纳入食谱的昆虫有1900种之多,其中甲虫、毛虫、蜜蜂、黄蜂、蚂蚁、蚱蜢和蟋蟀是吃得最多的。

昆虫是健康的蛋白质来源,其蛋白质含量比瘦牛肉、鱼肉和鸡蛋还高,必需氨基酸的比例接近完美。

昆虫还可以提供非常优质的脂肪、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在某些方面超过传统的肉制品。

【吃虫很环保】

更重要的是,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饲养昆虫的优势太明显了。

饲养它的碳排放远远低于养猪牛羊或鸡鸭鹅,产生的排泄物和环境污染也更少,需要的饲养空间和饮水更少。

通常越是高等动物,营养转化效率越低,比如牛吃7斤饲料长1斤肉,鸡吃1斤半饲料就能长1斤。

而昆虫吃1斤饲料,转化出的蛋白质是牛的12倍之多,不仅如此,昆虫繁殖超快,生长迅速,成本优势明显。

现在国外已经有公司在开发昆虫蛋白粉,用于饲料和食品工业,说不定以后除了吃荤、纯素和蛋奶素,还有吃虫这个选项呢。

实际上虾蟹和昆虫从进化上来说都是节肢动物,为什么你们把虾蟹当做美味,而鄙视昆虫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上海交通广播  ·  12分找人替考被入刑
8 年前
界面新闻  ·  黄大年:生命,为祖国澎湃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