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井水西瓜、露天电影,兼顾农事的暑假苦中带着甜;
手掏蜂窝、下河摸鱼,山乡野趣的暑假悠闲又自在;
武术围棋、弹琴画画,兴趣班里的暑假个性而充实……
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发展,学生们的暑假生活也在悄然改变,但无论怎样变化,都有属于各自年代的难忘回忆。
8月即将过半,那时候的现在,你在疯狂的赶暑假作业?还是沉醉在摸鱼钓虾的快乐中?
如果世界上有时光机,你会去寻找哪一段记忆?
不妨从不同年代人的暑假回忆中找找灵感吧。
带你一起,探秘60、70、80、90、00后的盛夏时光!
我在长沙读书,暑假的时候就回怀化。暑假印象不深了,平时会在家里练字。那时候的文艺活动很匮乏,我们一大群女孩子会一起跳皮筋、折纸飞机。
我还有个哥哥,我哥哥暑假就和我不太一样,母亲会安排去干活。记得一个暑假,哥哥缷了一车煤,并两天时间将煤挑到一个二、三十米远的山坡上去挣了8元,用来当学费,那时的哥哥可能也就十四、五岁吧。
《小兵张嘎》
那个年代物质匮乏,经历过得人才知道简单也是一种快乐。有点零钱的时候,我就在书店买小人书,大概也就一毛钱一本,但是当时的一毛钱跟现在可不一样,一斤米就要一毛三分八。
母亲单位会发一些冷饮票,我会请好朋友去怀化唯一的一家冷饮店,当时一支白糖冰棒3分钱,绿豆冰棒4分钱,牛奶冰棒6分钱,那牛奶冰棒好吃极了,但想到一支牛奶冰棒能吃2支白糖冰棒,所以一般不吃牛奶冰棒。
印象最深刻的是去看露天电影。当时部队或者一些好的企业会放免费的露天电影。我们就带着板凳,爬上顺路的卡车车斗里,一起去看电影。
那个时候的电影才没有现在这么五花八门,都是战争题材,比如侦察兵,小兵张嘎,奇袭白虎队。我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看渡江侦察记。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是农村长大的,我们那时候的暑假,老师布置的作业很少,很快就能完成。
虽然没作业,不过家里比较条件差,要帮家里干活。也算是早早地知道生活的不易吧。
12岁以前就在家里看鸡鸭鹅,有时候出去捡遗漏的禾苗喂鸡。
12岁以后就苦了,当时还有生产队,我们就去帮生产队双抢,抢种抢收,收完早稻就去种晚稻,特别忙,真正是早出晚归。
白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天上是烈日当空,田里是五六十度的水蒸着桑拿,汗如雨下。所以,还有专门有一批人挑水给我们喝。
因为是小孩,一天可能只能拿2分钱。但是双抢期间也是一年里为数不多可以吃肉的日子,那时候吃点鸭肉,腊肉就觉得特别幸福。
我是70后。上世纪70年代末的。
记忆中的暑假,累并快乐着。
和小伙伴一起的时候,最喜欢抓鱼和抓知了。
那时候的小溪还很清,有着水草和鱼。在浅浅的小溪里追逐游鱼,逮到一只红肚皮的小乌龟的惊喜,让我至今记忆犹新。也去树上抓知了。抓了后用小绳子绑上一条腿,让它在屋子里乱飞……
乡村里长大的孩子,记忆中的暑假绕不开一个“双抢”。
现在的孩子估计不太清楚什么是“双抢”了——当年农村里都是种两季的稻谷,分早稻和晚稻。暑假里最热的时候,就是抢收早稻、抢种晚稻的时候。顶着三四十度的高温,割稻子、扮禾、收谷子,然后,隔天等田整好后又开始插田。头上是白花花的太阳,脚下是烫脚的烂泥和白水……对了,还有全程“陪伴”的各种虫子。割稻子的时候,各种绿色的黑色的小虫子小蜘蛛爬满一身;插田的时候,水里吸血的蚂蟥足足有手指粗。
搞完双抢,接下来的日子就是帮家里晒谷子了。每天在烫人的晒谷坪里坐着守着,防止鸡鸭和麻雀偷吃谷子;再每隔半个小时将谷子翻动一次,确保晒得均匀。
除了这些,帮家里挑水也是一项重要工作。那时候我爸在外地工作,一个月才有4天探亲假。妈妈搞双抢很累了,家里挑水的事情就由当年不到10岁的我和姐姐承担。那时候没有自来水,每天早上和下午都要去一里外的水井里挑水。一桶挑不动,就挑半桶;半桶都挑不动,就两姐妹抬回去。
父母不会给零钱用来过暑假。都是自己赚。
女孩子们就去山上采细叶香、淡竹叶,捡蝉蜕,去茶园里采茶叶;男孩子就到冰棒厂里去贩冰棒,送到田间地头,赚三五分钱的差价。自己赚的钱就归自己支配。
出去旅游?从来没有这种时候。小时候筹划着到离家十里外的大山的“雷打石”玩一趟,就是“旅游”了。
记忆最深的是,有一次跟姐姐一起去小溪里抓鱼。在水里感知到逮鱼的鱼篓很重,以为抓了一条大鱼,提上来漏干了水一看,一条小孩子手臂粗的水蛇在鱼篓里扭动……吓得我们魂飞魄散,扔了鱼篓就往岸上爬!
记忆中的暑假,一定有西瓜、冰棍、小霸王游戏机和新白娘子传奇。记得我们院子里的小伙伴都跑来玩游戏,超级玛丽、坦克大战说出来都超级显年纪了。我妈的态度是,西瓜永远无限供应,但是娃娃头冰棍一天只能吃一根。
玩游戏,一般女生在一起就跳皮筋、踢毽子,有男生加入就打游戏机啊,大家都爱和男生一组,因为他们打游戏打得好,女生们要石头剪刀布,赢了的才有机会选人。
我妈从小就让我们帮忙做家务啊,小时候有“奖励金”的,洗碗一次两毛,拖地一次一毛,整理房间五毛,但现在想想,钱好像都没给我,我妈总说“给你记账存着了。”
暑假好像没有特别的零用钱,记得当时就经常去紫凤公园看露天电影,滑旱冰,还去小伙伴家里看《恶作剧之吻》,一起花痴柏原崇的美颜。
(图片来自网络)
记忆犹新的事,嗯,9岁的时候,舅舅带我和妹妹下河游泳,临走的时候,我鞋里太多沙子了,坐在河岸边洗脚,没想到一不小心滑进河里,当时不会游泳,现在都记得在河里睁大眼睛,看见岸上一排人,没人来救我,后来看到一个“红色背心”跳进河里救我,哈哈,是我舅舅把我救起来了。这段差点被淹死的经历让我暑假再不敢去河边,且至今恐水,没能学会游泳。
时间的车轮驶入二十一世纪,一幢幢单元楼拔地而起,走家串户的人少了,这使得“90后”的独生子女们一下子变得孤单而无奈。对于“90后”而言,记忆中的暑假生活以初中为界,分成了截然不同的两段时光。
记忆中的每一个暑假,除了两本暑假作业,最多加几篇周记,那时候的父母还没有“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意识,顶多就是叮嘱一声“暑假作业好好做”。
我都是早早的把暑假作业写完,因为爸爸妈妈会提早安排好旅行计划,带着我去国内的各个城市旅行,那时候的暑假记忆是三个字:在路上。
炎炎夏日,窗外的麻雀还在电线杆上多嘴。十几年前的空调还是一个奢侈的防暑用品,为了降温,总是抱着大半边冰西瓜铺着凉席坐在地上津津有味地看着电视。
在我的记忆里,初中以前的暑假总是成群结队、热热闹闹的。“一到暑假,城区的孩子就被送到乡下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家,同一个村的孩子不约而同地组成一个‘暑假玩乐小分队’,整天整天地黏在一起。”
那时的我在外婆家门口的大操场上,随心所欲地蹬着四轮的小单车四处飞驰。和小伙伴一起在门口的小河边光着脚踩着石头打着水仗…
在今天看来,那些游戏都是低成本的体力游戏,吃的东西也随处可见,但在那些漫长的暑假时光里,体会到的却是满满的惬意与幸福。
小时候零花钱爸爸妈妈总是不吝啬给很多的零花钱。而我最多的是把钱存起来,偶尔给自己买几个喜欢的文具。或者还有那时候小卖部和学校门口小商铺的可口零食。
小学的时候吧,我父母为了防止我去网吧学坏,早早就给我买了家用电脑。从那以后就特别喜欢玩各种单机游戏。
那时候爸妈担心我的视力,读书期间只有周末才能玩电脑。
但是一到了暑假,我就习得了一个技能。就是虽然睡的死死的,但是一旦听到父母关门的声音,迷迷糊糊就能爬起来开电脑,洗脸刷牙去锅里拿早餐。迷迷糊糊坐到电脑旁开始打游戏。
因为天气热,懒得出去,经常一玩就是一天。为了不被发现,我还用电风扇吹电脑散热。
看好时间,父母下班前十几分钟就会关电脑。每次都觉得自己在跟父母玩儿反侦察。想想自己那时候,实在是太聪明了。
晚上再出去灯光球场跟小伙伴打篮球。反正暑假前90%的时间都在疯玩,最后的时间再想着怎么把作业应付过去。
最喜欢吃的零食应该是辣条以及香肠什么的吧。那个时候特别喜欢吃小当家方便面,虽然我妈说这些都是垃圾食品。
爸妈也会给一点点零花钱,只要有零花钱,全都贡献出去给了零食,或者是网吧!
我是00后,现在是一名初中生。
暑假对我来说,就意味着上课、睡觉、看电视和旅游。
暑假里好像没有从头到尾地玩过,都是要上一段时间的课的。小学的时候参加奥数培训班;今年的暑假,我参加了数学和物理培训班,还有一个英语培训班。我们班还有参加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四门培训班加篮球等体育培训班的,每天上午两门课下午两门课,晚上还打球,比上学时更紧凑。
然后就是睡觉。上学时每天6点20起床,晚上10点多睡;暑假就相对轻松点了,妈妈允许我晚一点起床。上学时不能看电视,暑假里我也趁机过了一把瘾,将《极限挑战》系列从头到尾看了一遍。
(最喜欢这样出发的时刻。)
每年暑假妈妈都会带我出去旅游一下。去年去的云南,今年打算去重庆成都,我最喜欢出去旅游,看外面的世界,这也是我暑假里最大的向往了。
除了上课基本宅家里了。有的时候也会和小伙伴一起聚一下。一起打篮球,一起玩王者荣耀。最喜欢跟小伙伴打篮球。(其实最喜欢玩王者荣耀,怕妈妈骂,不敢说)
就算到了暑假,也很少会帮父母做家务。偶尔洗碗,折被子。这个假期我自己做过一次早餐:油煎馒头片。
要买什么的时候就问妈妈要钱。主要是吃早餐,买水买饮料啥的。也买点零食。
每年暑假我都和表弟一起回乡下的外婆家住一周。最难忘的就是在乡下住的时候,每天抓抓蚂蚁、逗逗狗,那种日子惬意又轻松。
有些人,有些事,一直以为已经忘记了,却原来,只不过是沉睡在时间的漩涡里。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时光机,所以,一切都成了回忆。
难以忘却的那些人,那些事,犹如一枚丢落在童年里的糖果,带着我们向往的美丽的色泽,和浓郁的芬芳,诱惑吸引着我们,将这段青春里最具变动起伏的光阴,用柔软的笔触,记录下来。
你好,夏天!再见了,那年夏天!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记者:周杨 朱晓华 杨思 视觉 曹舒琴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