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煮酒论史
「掌上历史」团队和天涯等煮酒论史论坛主创者原创出品,打造第一历史自媒体。围炉话知己,煮酒论英雄。让我们一起仗剑古今、纵横历史、快意江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朝文社  ·  一场针对全世界的杀猪盘,正在印度上演 ·  2 天前  
白云仙院  ·  诸葛亮拜师与修道的故事! ·  3 天前  
史事挖掘机  ·  孝庄有多漂亮?以至于把多尔衮迷得神魂颠倒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煮酒论史

谢觉哉娶24岁少妻婉拒元配入京

煮酒论史  · 公众号  · 历史  · 2017-01-10 17:44

正文


来源:搜狐网


1951年9月,谢觉哉给发妻何敦秀写去最后一封亲笔信,明确表示:“我的意见,你不来北京为好。理由如下:第一、我们离开了二十多年,我在外又有了家。你如来,很不好处置,要发生纠纷。现是新世界,和旧世界不一样。你我都是上七十的人了,经不起烦恼,对我不好,对你也不好。”本文作者孙莹,原题为《谢觉哉家书透露元配夫人可叹命运》。



谢觉哉


“我到了72岁,才开始真正尽孝。”本周五就要满73岁的著名导演谢飞,说起其父谢觉哉,声音略有沙哑。


《谢觉哉家书》近日出版,由谢觉哉三子谢飞编选,首次呈现了谢觉哉写给家人、友人的百余封书信。


谢觉哉是“延安五老”之一。他是横跨三个时代的人:21岁就考上了中国科举最末一代的秀才;1925年,41岁的谢觉哉加入共产党。比毛泽东大9岁的他,1933-1934年期间担任毛泽东秘书,期间主持起草了中国红色革命政权最早的《劳动法》、《土地法》、《婚姻条例》等一系列法例。新中国成立后,他成为首任内务部长、第三任最高法院院长。1971年病逝,终年87岁。


谢飞:我与父亲隔了两代多


去年,谢飞告诉媒体:不想拍电影了,只想读懂父亲。


谢飞出生于1942年。那一年,延安整风。那一年,谢觉哉已58岁。“我与父亲隔着两代多,”他说。


“我在他身边的时光也是少得可怜,”谢飞在书序《读懂父亲》中称。1971年6月,他兴冲冲从保定白洋淀农村干校返回北京准备结婚,却碰到了父亲的去世和葬礼。


谢觉哉与夫人王定国(现年103岁)共有七个子女。长女谢宏,生前是国家财政部一位处长;二子谢飘离休前供职于国家外贸部;三子谢飞是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四子谢列自己离休前在国家远洋局工作;五子谢云离休前在解放军总参部工作;六女谢亚霞在德国从事医学工作;七子谢亚旭目前供职于国务院事务管理局。


《谢觉哉家书》收集了谢觉哉给家人的91封信件,最早的是1921年寄出,最晚的是他1963年中风后,用左手艰难书写的;另外,也收进了他给家乡基层干部和友人的书信15封。


“家信和日记,是一个人心声的表露,在一些公开场合是没有的,最能够使我们了解这个人的情感和思想,”谢飞说。


这些信中,很大一部分是写给谢觉哉前后两位夫人:发妻何敦秀;以及后来的妻子、谢飞母亲王定国。两位夫人年龄相差34岁。


“生活在‘一夫一妻’、‘先恋爱、后结婚’时代的现代人,往往不理解或喜欢嘲弄、调侃旧时代人们‘多妻、多婚’的婚姻情况,而不去了解我们的父辈、以至人类社会很长时期存在的历史、社会背景,”谢飞坦然看待父亲的两段婚姻,并花了两年时间,将这些家信整理并公开出版。


元配夫人何敦秀:特别宝贝丈夫的来信


“1976年前,我们兄弟姐妹都没有听说过父亲第一任夫人何敦秀的名字,更没有见过她,”在《谢觉哉家书》的序中,谢飞谈到谢觉哉元配夫人的情况。“(我们)只知道在老家湖南宁乡,父亲还有几个孩子,年纪都很大了……知道我们的一些侄儿、侄女,不少比我们年纪都大,许多也在北京上学。” 


通过阅读父亲家书,谢飞才渐渐理解了父亲为什么要谨慎地瞒着他们。


1899年,年仅15岁的谢觉哉与近20岁的何敦秀结婚。女方比男方大4-5岁,是当地习俗。何敦秀出身中医世家,家教敦厚。


谢觉哉与何敦秀共同生活了21年,生育了四男三女。


1920年,36岁的谢觉哉离家赴长沙,任《湖南通俗报》主编。正是在这里,他第一次见到比自己小9岁的毛泽东。


1921年,谢觉哉写信给何敦秀,语气亲昵地“汇报”自己每天的生活:“我在这里每天的事也不少,早晨六点多种起来,洗面呀,操八段锦呀,屙屎呀,差不多要点多钟。”


到了1937年,离家已十多年的谢觉哉,时年53岁,被“组织安排”与24岁的王定国结婚。


两年后的1939年,正值何敦秀六十大寿。谢觉哉写信给发妻祝寿,写了满满的四张大纸,都是密密麻麻、工工整整的蝇头小楷:“四十一年前的秋天,我和你结婚了,那天,不记得谁在房里唱‘送子’,我的外公拉我进去,说是什么‘大事’。”那时的“大事”,就是家族的传宗接代。


在《谢觉哉家书》中,从1939年后到1951年,谢觉哉一共给发妻写了八封信。


何敦秀的后代、谢觉哉的孙女谢延仁说,这些来自丈夫的信,何敦秀特别宝贝,又怕虫子咬,又怕受潮,都是一封封特别小心地放在阁楼上,所以保存得特别好。而谢觉哉离家后,敌人多次到家里抓人、抄家,家里“鸡犬不宁”,家人东躲西藏,只有何敦秀一个人在家里顶着。 


1951年9月,谢觉哉给何敦秀写去最后一封亲笔信,明确表示:“我的意见,你不来北京为好。理由如下:第一、我们离开了二十多年,我在外又有了家。你如来,很不好处置,要发生纠纷。现是新世界,和旧世界不一样。你我都是上七十的人了,经不起烦恼,对我不好,对你也不好。”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八十岁高龄的何敦秀被小儿子接到北京居住,谢觉哉和王定国曾请她到家里,也多次去看望她,并经常送去生活费。但王定国的七个子女,却对何敦秀一无所知。


近90高龄的何敦秀于1967年去世,王定国亲自过去帮助料理后事。谢觉哉在四年后也病逝。


夫人王定国:现103岁身体很好


谢觉哉与其夫人王定国的婚姻,则是“组织安排”的。


1937年,时年53岁的谢觉哉已离乡十多年,被派到甘肃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做毛泽东代表。时年24岁的王定国也在兰州办事处工作。


王定国称,当时“组织上给我说谢老年纪大,生活上需要有人照顾;做时任兰州国民党甘肃省政府主席、宁乡同乡贺耀祖的统战工作,需要有夫人身份的人出面协助,希望我与谢老结为伉俪”。王定国同意了,但晚上吃饭庆祝后,让她进谢老的卧室,她不干。


王定国出身穷苦,小时候做过童养媳,不识字,说:让我照顾谢老我同意,怎么还一起睡觉?别人告诉她,结为伉俪,就是夫妻。她犹豫了,说希望给她时间考虑,自己在四方面军时有个相好叫张静波,是她参加革命的引路人,现在不知还活着没有,希望组织上帮她打听清楚。后来查清张静波已在红军西征中牺牲,王定国才同意了婚姻。


王定国早年不识字,谢觉哉曾让她去办公室拿《西北日报》,拿了三次都没拿对,就奇怪地问:怎么回事?王定国才难堪地说:我不识字。谢觉哉听后说:不用怕,我教你。


后来,王定国跟着谢觉哉学写诗词、练书法,晚年还成为了书画社会活动家。


如今王定国已103岁,是唯一健在的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百岁女红军。谢飞说,老人身体仍然很好。


谢觉哉关于民主的思考:“不要民主,就等于不要革命”


谢觉哉是红色中国民主和法制思想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在《谢觉哉家书》中,谢觉哉多次提到他对民主的理解。


1936年,52岁的谢觉哉主持陕北第一次直接的、普遍的、无记名投票的民主选举。他说:“没有这样的民主形式,所讲的民主也是空的。因此,必须给人民选择的代表以充分的权利,管理政府和监督政府工作人员。”


最为人称道的是,针对当地文盲与半文盲众多,无法填写选票的情况,谢觉哉与干部群众协商,创立了“投豆子选举法”,既方便了群众,又避免了作假。这种选举方法当时在边区很快推广开来,取得了明显效果。


1941年,57岁的谢觉哉任边区政府秘书长,在一次讲话中,他说:“只有选举才能改进政治机构,涌现出积极分子,有力地保卫边区。如果有人轻视选举或者说不要选举,那就等于不要民主。不要民主,就等于不要革命。我们做革命的人忽视民主,不只是错误,而是对革命的罪过。”


1961年一封给侄女婿的信中,谢觉哉问:“为什么不发动社员选举?好的,总会选上的。上面派来的人和自己选的人呢,在社员看了,味道是两样。”

将煮酒论史置顶后,您可以第一时间获取煮酒论史的信息和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