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今天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为主题,召开了第九场重点工作推进会,布局下一步的发展。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对内要良性竞争,合作共赢;对外要抢抓机遇,推进高水平开放。
五区到底做了啥?说了啥?将来想做啥?
不着急,慢慢看——
在过去两年间,顺德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中工作成效突出,它以北部片区为抓手,在广州人才资源、深圳创新资源与顺德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取得系列成果:
从提出大学城卫星城计划,不到一年,已经可以卖出预售人才房;
2015年9月,顺德跟汉诺威签约,到2016年1月,潭州国际会展已经可以使用了;
2016年10月在深圳开始推荐顺德,提出创新深圳和产业顺德的握手。
……
这就是顺德的速度!
没有速度,就不可能出现这批项目!
顺德区
表态,要深入打造“三大核心圈”:
“都市核”
借助7条城市、城际轨道,贯穿全市最优质公共服务配套的条件,将佛山新城建设成“都市核”,打造佛山连接珠三角的枢纽和门户。
佛山新城
“产业核”
围绕
“会展城+智能科技园”展开,计划在今年11月动工建设总投资约100亿元的智能科技园。
“创新核”
将大学城卫星城打造成“创新核”。
未来三年,顺德将新建专业园区40个,
总投资575亿元,今年在建17个,配建三万套人才安居房,预计吸引5万名人才落户。
为此,顺德将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
对北部片区的体制,我们要进一步完善,
在原来八个局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深化,把区的职能放一点、把镇的职能收一点,原则就是,区和镇不再重复,实现发展统筹向上、管理向上。
片区的管理机制还在不断完善,
争取在这个月完成集体架构。
开放引领、创新驱动
一直在提,历届政府都在提 ,但是顺德在这个问题上做得更实,所以
今天
会议选择在这里召开。
如果说顺德的对外开放成效显著,
那么,南海的对内合作就有了新的突破:协同三水、高明,为全市产业打造新的增长极。
南海
以官窑货场为重要节点,以
佛高区、南海园和三水园为主体,建一个万亩合作产业园区,因为今年南海要招大商、大招商,其中就需要巨大的空间载体来承接大项目。
南海区将加快对内合作步伐。
联手三水共建万亩产业园区,在土地资源、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环境共治等方面全方位合作。
携手高明加快佛山西站与新干线机场的对接,形成外通内联的开放交通网络。
佛山西站
共同设立两百亿元的产业母基金,通过产业基金带动高端制造业投资。
今后南海将根据项目发展的需要,
以母基金为基础,设立若干子资金,通过直接注资和市场化募资,最终形成一千亿投资规模的子资金群,重点投资城市更新改造和产业引导升级类项目。
这体现了南海高度的大局意识,
和高明三水的机遇意识,这个是值得点赞的。竞争不能是街道与镇之间、区与区之间,你挖我的墙脚、我挖你的墙脚,全市一盘棋,对外讲竞争,对内要更多强调合作。
禅城立足首善之区优势,
做大做强,服务全市。
禅城将通过提升城市软硬件来增强竞争力:
一方面争取地铁二号线在明年年底试运营,无缝对接广州南站;
一方面打造泛家居、不锈钢、纺织三大外贸平台,加快申报禅城综合保税区,推动传统产业“走出去” 开拓国际市场。
安排普惠型外贸投资基金三千五百万,
加快申报禅城综合保税区,这些相当于自贸区的政策。在接下来智能制造当中,有大量的设备机器,需要跟世界先进地区相互交换的,如果有保税区的平台,对这种产业的提升有很大的好处。
高明成立了2025战略规划领导小组,
抢抓珠三角新干线机场建设机遇,战略性谋划总体发展,又加紧推进国家级临空经济区概念规划,以新机场建设为核心,加快推动全区交通网络,与全省、全市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构建通达世界的水、陆、空、铁立体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