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二,也就是8月20号,上午10点,国产3A大作《黑神话:悟空》正式上线,立刻形成了巨大的口碑出圈,截止到周二晚上10点,在全平台销量超过450万份,总销售额超过
15亿元
。
高盛就预测,如果首周销量(含预售)达到400万至500万套,总销售量有机会超过
2000万套
。
根据黑神话制作人透露的信息,该游戏的开发成本应该3~4亿元左右,可以说,
一夜回本
。
这让有的业内朋友破了防,
开发创新药,不如做游戏
,看起来,医疗行业是一个前途暗淡的行业。
但我觉得,
事情好像不是这样
。
要想比对,最简单直观的参数,就是
产品销售额
。
让我们先计算一下黑神话的全生命周期销售量,虽然高盛预测是有机会超过2000万套,让我们再大胆一点,让黑神话和单机游戏史上销量最高的游戏,艾尔登法环,看齐。
截止到今年六月份,艾尔登法环全球销量突破2500万套,如果以国区298元售价为代表,那么全球收入已经超过74.5亿元。
好了,我们就有第一个参数,黑神话在其生命周期当中,销售额能够达到
75亿元
,这是全球单机游戏当中
表现最好
的数据。
那么,2023年销售最好的药物,K药,一年买了多少钱呢?250.11亿美元,按照1:7的汇率计算,就是
1750.11亿元
,是黑神话的
23倍
。
由于黑神话是全生命周期的销售额数据,只用K药一年销售额来比对,可能有失偏颇。
从2015年上市以来,K药总过的销售额是101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
7119亿元
,是黑神话的
94.9倍
。
同时,K药的销售额还在以每年
20%
的增长率高速增长当中。
如果我们认为《黑神话》是一款已上市药物,把75亿销售额折合为一年的销售额的话,能在药品销售排行榜上排第几呢?
答案是
排不进前100名
。
根据药融云数据的统计结果,2023年药品销售排行第100名的药品是罗氏的阿来替尼,销售额为16.7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
117.53亿元
。
表现最好的单机游戏,全生命周期销量排不进药品年度销量Top100。
实际上,在2023年,营收排名第一的游戏发行厂商是腾讯,它的全年收入是70.8亿美元,
不及K药的一半
。
当然,咱们也可以说医疗产品开发的难度大,失败率高,不过这个还真小瞧了游戏的开发难度。
就拿黑神话的制作公司游戏科学为例,游科的大部分骨干来自腾讯的量子工作室,而量子工作室最出名的作品,是在2008年立项,2010年公布,2014年正式开始公测的——斗战神,这也是一款冲击3A的网络游戏。
斗战神这款游戏,可能现在大部分玩游戏的人都不太知道,更不要说咱们医药行业的从业者了,但是,在当时,这款游戏非常出名——除了非常漂亮的CG之外,还有
巨大的亏损
。
根据一些远古的报道,腾讯在斗战神这款游戏当中,至少砸了
1个多亿
的研发费用下去,其中就包括花数百万自研的游戏引擎和花费四千多万制作的游戏CG,而且,据说后续的宣发费用超过了
10亿元
。
但这款游戏最后甚至连钱都没赚到。
如果我们抛开黑神话这个现象级游戏,把目光投向国内其他和黑神话一样的买断制单机游戏销量的话,就会发现,这个市场异常惨淡。
在2023年,买断制单机游戏排名第一的是《猛兽派对》,销售额(包含内购)
约3.6亿元
;排名第二的是《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销售额
约
0.8亿元
;而排名第三的则是《火山的女儿》,销售额
约0.33亿元
。
这点的销售额,连很多IVD单品都比不过了。
而2023年,销售额第二高的药物是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销售额21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484亿美元。
而且,在创新药开发的过程当中,尽管产品还未上线,但也可以通过BD和并购的方式赢利。
比如,在今年4月份,丹麦药企Genmab就以18亿美元(折合
人民币116亿元
)的价格收购国内biotech普方生物。
这些都不是做游戏能够享受到的。
成功,从不简单。
我是一个蛮资深的老玩家了,从大学时代开始,就经常玩游戏,这次对于黑神话的出圈,也完全不意外。
一方面,国内玩家一直期盼有一款真正意义上的3A大作,来证明中国人也会做游戏,这有点像去年华为Mate60上市时候的浪潮一样。
另一方面,在游戏这样的文娱产品身上,是看不到K药那种每年增长20%的增长曲线的,在预售和发布是卖的不好,不能拉起一个陡峭的峰值,那也基本决定了了这款产品的前途。
正因为如此,对于文娱类产品,它的营销费用,会全部花在产品上市前阶段,为产品蓄能,反过来说,在追求出圈。
而对于医药类产品而言,获批,
仅仅是商业化的开端
。
在今年六月份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的座谈当中,默沙东公司就表示到2030年,还要在K药上继续投入200亿美元,不过大部分投入是销售费用。
这并不是所谓的商业贿赂,而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因为对于医生来说,他了解你的产品之后,得先试试,弄明白到底该怎么用,可不可以这么用,然后,才有可能把单子开出去。
而不是简单的看下你的验证数据和批文,就给患者上了。
因为对于医药类产品来说,临床和实际情况是有差距的,甚至在不同的地区,产品的功效也会有差异,所以先试一试,没什么问题再上,才是一种对患者负责任的做法。
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医药产品,在上市当年,卖不过大爆款的文娱产品,非常正常。
每个行业都有每个行业的爆款。
但它们的爆发的时间、爆发的强度都不会相同,所以,拿游戏的爆款和医药的爆款相比,本身就是一种
关公战秦琼
的行为。
但创新药爆款,可以认为是爆款中的爆款,不仅,年销售额高,年增长也高,销售时间也非常长,说一句
最强爆款产品
,也不为过。
唯一可惜的是,国内目前还没有出现一款这样的爆款产品,在23年的全球药品销售Top100榜单上,还看不到中国企业研发创新药。
这倒是和《黑神话》有几分相似,在黑神话之前,不是没人想要做国产3A游戏,只不过,都失败了,而且,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国产买断制单机游戏陷入了一个非常大的低谷。
但就算在这种情况下,依旧有了《黑神话:悟空》的
横空出世
!
而国产创新药的发展,虽然和国外相比,起步晚了很多,但这些年依旧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真要论扶持政策,论资金投入,都比游戏行业强多了。
确实,在这两年,创新药发展受到一些波折,但,世上哪有一帆风顺的事呢?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我完全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必然会有中国创新药杀入Top100排行榜,成就医药行业自己的黑神话!
—The End—
*点击图片链接,即可查看最新大会内容*
今年9月6-7日,
IGC 第八届免疫基因及细胞治疗大会
将再度于
北京国际会议中心
拉开帷幕!作为国内最大规模的CGT活动之一,今年IGC大会聚焦
免疫细胞、干细胞、基因编辑、类器官、外泌体、肿瘤疫苗等
前沿领域的热点议题,围绕
CGT全周期开发研讨:
涵盖研发、CMC工艺、临床、商业化、投融资等
12+
场深度细分论坛,
28大
精彩专题;更有
E
MA、诺奖得主CiRA、A*Star等
专家引领CGT领域最新风向标。
因势而新,因时而进;行远自迩,笃行不怠;心同往之,行必能至。即刻参加,和
150+CGT领域重量级海内外权威讲者
一同集结到位;第八届IGC,一场不会让你失望的CGT国际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