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熊老师的艺术课
绘本、阅读、艺术教育 ·艺术全语言学习 ·全息化思维 ·综合艺术语言叙事探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能建  ·  【特稿】中国能建:双向奔赴 ... ·  13 小时前  
中国能建  ·  中国能建举办“四新杯”职工羽毛球比赛 ·  昨天  
中国能建  ·  中国能建前三季度签约9888.59亿元!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熊老师的艺术课

运用课周刊 ‖ 我就是东尔,那个爱画画的少年(上)

熊老师的艺术课  · 公众号  ·  · 2017-05-08 08:42

正文

‖ 运用课周刊 ‖

擦亮眼

用诗与画

描摹世界的模样




东尔

11岁

来自重庆


这是一篇

根本不需要文字的专访

画代替语言

讲述了一切


东尔的作品很多

故事很长

所以他的专访

会分为两期呈现

不多说

静静看画

默默叹服

👇



  东尔欣赏艺术家埃舍尔

喜欢他工整的版面

着迷于他平面上的大块面分割

那些图像的正负形就像一个个视觉游戏

所以这幅东尔很满意的

“洛神赋的周期性平面填充”

应运而生 自然而然

这是进阶课临摹洛神赋后的一次创作作业

为此东尔思考、琢磨了很久

具体的形象转化为抽象的图像

把埃舍尔的元素化为己用

这个过程充满挑战与乐趣

像一段荆棘遍布却又风光无限的旅程



这是一次从临摹到平面设计的探索

东尔认为云的设计

要有曲线、要呈现旋涡

就像鹦鹉螺壳中的数学

以此营造“风起云涌”“云蒸霞蔚”之势

同时东尔将《洛神赋》里的龙抽象变形

设计出了这群正负叠加、如影随形的黑白双龙

对于整体的设计构想

东尔说他在想象着

龙裹挟着云气奔腾而来

龙乘气

云从龙



东尔还喜欢日本浮世绘画家葛饰北斋

和之前埃舍尔的几何分割不同

北斋重在线条的自由流动

东尔欣赏北斋画中的这份“生”意

他热爱着这两个截然不同的画家

所以他自己的绘画

也是在这两端尝试、探索

在南极与北极间

寻找那个舒适的平衡点



这幅自画像东尔也很满意

这是创作营的一幅作品

也是第一次通过画笔观察自己

一笔一笔的勾勒那个熟悉又陌生的面孔

好像是在和自己对话

这个“我”是我又不是我

至今这幅自画像的“神”和“形”

依旧可以触动东尔的心



东尔和许多同龄的小朋友一样

面临着日益繁重的课业压力

但当我问到他的绘画习惯时

他说一定是每天练

笔离手

事不得挥展

每天画

不会断“画气”

一幅作品的诞生离不开灵感

有了扎实的基本功

灵感才能跃然纸上



东尔非常喜欢熊亮老师

创作营的时候

熊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讲鬼故事

玩得比谁都开心

而且每次听熊老师的课

都觉得思路被打开

每一次课东尔都充满好奇

最喜欢每次临摹课后的创作课

这给了他更广阔的表达空间

是将所学内容与自我经历的一次结合

就好比以上这五幅连贯的作品

贾科梅蒂画结构素描的方式

或者佛洛依德细微观察的方式

重新演绎贯休的罗汉



 从熊老师的绘本课创始之初

东尔就一直参加线上课和假期创作营

今年在上第三年的运用课

东尔妈妈说之所以一路跟随

是源于对熊老师教育理念的认同

就像艺术运用课的介绍中说的那样:

“以创作带动学习

鼓励主动学习与思考

激发活力与想象

感受艺术之美

让孩子掌握属于自己观察世界的角度”

这样的理念一直体现在

艺术课每个阶段的课程中

这是作为父母的我们

期待和认同的艺术教育理念



在东尔的画中

我们看不到纠结、胆怯与不自在 

只有信手拈来的自如

以及行云流水的舒畅 


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

只要坐在画桌前

安静下来

展开纸的一瞬间

一切困难都将烟消云散

提笔的那一刻

脑海中的画面

就自然的在纸张上舒展开来


在下篇东尔的专访中

我们会看到他更多

富有创造性的作品

以及他在运用课中的精彩表现

题材之广泛

形式之多元

让人绝想不到

这只是个十一岁少年的习作

依旧不多说

我们

下周继续






从零到无限可能




运用课程咨询请联系↑

或点击阅读原文直接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