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维:
大的赛道大家都知道,比如K12、英语、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等等。教育行业大赛道不多,小的赛道非常多、特别细,所以能切很多细分市场。
比如英语培训领域,看起来大家做的都是在线外教一对一,其实这里面可以差异化的东西很多。从老师方面看,你用的是欧美外教还是菲律宾外教?是真正地道的欧美外教,还是掺水的?有一些(机构)可能打出欧美外教的旗号,但用的是波兰、德国、东欧等地方的外教,即使都是菲律宾(外教),城市的不同也会造成口音的差别。
班型方面,一对一和小班课分别用什么教材?小班具体是一对几上课?不同的教材又是不同的细分市场。客户群方面也可以细分,是成人英语、出国留学考试英语,还是K12的应试英语、少儿素质教育偏口语听力的英语?比如早教英语,也有早教中心、上门教授等等之分。价格方面,2万、1万、还是6000一年?还是更低?通过各种排列组合形成了不同的细分市场,像积木一样,很有意思。
我觉得真实的投资逻辑是不要用脑袋去想、而是用腿去跑,见得多了自然就能分辨了。我们定的最低标准是每个人一年最少要看300个项目。
我其实不太关心热点赛道或模式,因为模式本身是没有价值、没有专利的,你做的模式别人也可以模仿,也没有办法说人家抄袭了你。
假如50年前我做了一个电影公司想去融资,在那时别人做的还只是话剧、音乐剧、舞台剧等,我是一个新的娱乐公司,有可能会融到钱。但50年后所有的公司都可以做电影,投资人就会问得更细,你做的是什么主题类型的IP,是动漫还是真人?是青春片还是科幻片?是英雄式的还是古装武侠的等等,可以无限地细分。
所以最后看的是瓶子里到底装的是什么酒,酒才是关键,瓶子不重要。所谓酒,
就是你的团队基因、切的细分市场等等。
如果一个公司用自适应学习做K12,那我会问,你做的是高中阶段还是初中阶段?是初一初二为主,还是初三为主?哪个科目?针对的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定价很高,还是针对全国、定价比较低?等等这些我都会关注,因为你的竞争对手不是人工智能的公司,而是新东方,是当地的地头蛇机构。家长和孩子在选择机构的时候,不一定要选择一个AI的机构,你的对手其实是一个真人老师。所以模式是不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