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要点:我们在“数据观天下”系列月度跟踪报告第11期《今年最后一次再聊周期》(2017/07/31)当中详细论述了对周期股的看法,总结成一句话就是:大部分品种已处于右侧,关注度足够高,继续超预期的因素越来越少。
所以站在目前的时点,我们的建议是把重点重新转向可选消费领域。本期跟踪报告重点分析可选消费板块此时的天时、地利和人和。
天时:地产产业链“消停”后可选消费支出预计回升。
随着调控的不断加强以及库存去化基本完成,本轮地产销售周期也逐步进入尾声。我们估算2017年8月全国住宅的广义库存量只有19.3个月。按照目前的销售速度,最晚2018年,最早2017年年底,广义库存量就要进入合理区间,局部库存量甚至有短缺。从这个角度来看,政策层面“去库存”的目标实际上已经达成,以低线城市加杠杆去库存为核心政策的转向只是时间问题,如果房价和地产销售仍然持续上行,低线城市的调控政策也很可能向一二线城市靠拢。那么始自2015年底的房地产政策宽周期,将会全面结束。这样也就意味着持续了2年的地产产业链周期即将进入尾声,暂时“消停”。而无论从美国还是中国的数据来看,住房相关支出下降后其他可选消费的支出潜力将得到明显释放。
可选消费的复苏从近期零售端的数据和上市公司营收数据当中已经开始得到验证。
1
)8月份,服装、化妆品、金银珠宝、日用品等主要可选消费品类销售增速明显回升,而限额以上企业零售总额单月同比增速却出现下降;2)LVMH、Richemont等国际主要奢侈品集团2017H1营收增速相较上一财年普遍大幅复苏;3)A股服装、金银珠宝、高端白酒、化妆品等行业2017H1营收增长明显加快。
地利:不少可选消费行业自身调整也初见成效。
“地产周期下行释放消费潜力并刺激可选消费增长”并不是一个全新的逻辑,从2016Q4开始就已经成立。当前时点最大的变化是在于不少可选消费行业自身调整初见成效,制约因素逐渐被消化,并且得到2017H1报表数据的全面验证,与宏观逻辑开始形成共振,此为地利。以品牌服饰为例,前几年“虚高定价和有限的品牌壁垒”、“海外品牌的渗透”、“快速外延扩张后同店绩效下滑库存积压”等行业层面因素影响了板块的配置价值,但2017H1的数据表明多品牌策略开始见效、库存周转率大幅提升、同店绩效恢复增长,这些负面因素实际上已经开始缓解。行业层面的调整结束加之宏观层面可选消费复苏的大趋势,这才是当前时点应当增配可选消费的要义。
人和:前期滞涨,机构低配,短期博弈价值显现。
从交易层面来看,品牌服饰、化妆品、金银珠宝、奢侈品年初以来都明显滞涨(涨幅分别为-7.1%/-9.0%/-6.8%/-14.0%),且机构配置比例接近历史低位(0.4%,历史高点是2.1%)。从短期博弈的角度来看,可选消费板块相较前期领涨的电子、新能源、周期、金融和耐用品消费板块更具配置价值。
可选消费板块配置建议:行业上建议重点增配品牌服饰、金银珠宝、化妆品、奢侈品和休闲旅游。
个股建议关注:安正时尚(女装)、江南布衣(设计师品牌)、森马服饰(休闲)、九牧王(男装)、老凤祥(黄金珠宝)、通灵珠宝(黄金珠宝)、上海家化(化妆品)、飞亚达A(名表代理)、中青旅(休闲景区)和宋城演艺(休闲景区)。
“数据观天下”系列往期回顾(详见正文):
大小盘择时指标目前0.416,大小风格差异弱化;刚开板次新股近期被“爆炒”,警惕监管风险;低贝塔价值策略最新配置为中国巨石、劲嘉股份、中国神华、豪迈科技、亿利达、九华旅游、老板电器、浙江美大、雅戈尔、海澜之家、通化东宝、海利生物、亚太药业、大秦铁路、三环集团、炬华科技、盛路通信、东方明珠。
风险提示:
推荐组合的过往表现并不能保证未来确定性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