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信研究
“一号在手,投资无忧!”此微信公众号为中信证券研究报告权威发布平台,力求信息及时、准确,是您投资好帮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中信研究

【策略(A股)】可选消费的天时、地利、人和

中信研究  · 公众号  ·  · 2017-10-10 07:5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 秦培景,杨灵修,联系人:裘翔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 仅面向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 ,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行为。若您并非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若有任何疑问,敬请发送邮件至信箱[email protected]


本期要点:我们在“数据观天下”系列月度跟踪报告第11期《今年最后一次再聊周期》(2017/07/31)当中详细论述了对周期股的看法,总结成一句话就是:大部分品种已处于右侧,关注度足够高,继续超预期的因素越来越少。 所以站在目前的时点,我们的建议是把重点重新转向可选消费领域。本期跟踪报告重点分析可选消费板块此时的天时、地利和人和。

天时:地产产业链“消停”后可选消费支出预计回升。 随着调控的不断加强以及库存去化基本完成,本轮地产销售周期也逐步进入尾声。我们估算2017年8月全国住宅的广义库存量只有19.3个月。按照目前的销售速度,最晚2018年,最早2017年年底,广义库存量就要进入合理区间,局部库存量甚至有短缺。从这个角度来看,政策层面“去库存”的目标实际上已经达成,以低线城市加杠杆去库存为核心政策的转向只是时间问题,如果房价和地产销售仍然持续上行,低线城市的调控政策也很可能向一二线城市靠拢。那么始自2015年底的房地产政策宽周期,将会全面结束。这样也就意味着持续了2年的地产产业链周期即将进入尾声,暂时“消停”。而无论从美国还是中国的数据来看,住房相关支出下降后其他可选消费的支出潜力将得到明显释放。

可选消费的复苏从近期零售端的数据和上市公司营收数据当中已经开始得到验证。 1 )8月份,服装、化妆品、金银珠宝、日用品等主要可选消费品类销售增速明显回升,而限额以上企业零售总额单月同比增速却出现下降;2)LVMH、Richemont等国际主要奢侈品集团2017H1营收增速相较上一财年普遍大幅复苏;3)A股服装、金银珠宝、高端白酒、化妆品等行业2017H1营收增长明显加快。

地利:不少可选消费行业自身调整也初见成效。 “地产周期下行释放消费潜力并刺激可选消费增长”并不是一个全新的逻辑,从2016Q4开始就已经成立。当前时点最大的变化是在于不少可选消费行业自身调整初见成效,制约因素逐渐被消化,并且得到2017H1报表数据的全面验证,与宏观逻辑开始形成共振,此为地利。以品牌服饰为例,前几年“虚高定价和有限的品牌壁垒”、“海外品牌的渗透”、“快速外延扩张后同店绩效下滑库存积压”等行业层面因素影响了板块的配置价值,但2017H1的数据表明多品牌策略开始见效、库存周转率大幅提升、同店绩效恢复增长,这些负面因素实际上已经开始缓解。行业层面的调整结束加之宏观层面可选消费复苏的大趋势,这才是当前时点应当增配可选消费的要义。

人和:前期滞涨,机构低配,短期博弈价值显现。 从交易层面来看,品牌服饰、化妆品、金银珠宝、奢侈品年初以来都明显滞涨(涨幅分别为-7.1%/-9.0%/-6.8%/-14.0%),且机构配置比例接近历史低位(0.4%,历史高点是2.1%)。从短期博弈的角度来看,可选消费板块相较前期领涨的电子、新能源、周期、金融和耐用品消费板块更具配置价值。

可选消费板块配置建议:行业上建议重点增配品牌服饰、金银珠宝、化妆品、奢侈品和休闲旅游。 个股建议关注:安正时尚(女装)、江南布衣(设计师品牌)、森马服饰(休闲)、九牧王(男装)、老凤祥(黄金珠宝)、通灵珠宝(黄金珠宝)、上海家化(化妆品)、飞亚达A(名表代理)、中青旅(休闲景区)和宋城演艺(休闲景区)。

“数据观天下”系列往期回顾(详见正文): 大小盘择时指标目前0.416,大小风格差异弱化;刚开板次新股近期被“爆炒”,警惕监管风险;低贝塔价值策略最新配置为中国巨石、劲嘉股份、中国神华、豪迈科技、亿利达、九华旅游、老板电器、浙江美大、雅戈尔、海澜之家、通化东宝、海利生物、亚太药业、大秦铁路、三环集团、炬华科技、盛路通信、东方明珠。

风险提示: 推荐组合的过往表现并不能保证未来确定性的收益。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当日发布的《晨会》报告,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相关风险提示等)请详见《晨会》报告。


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特别提示: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是由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的研究部编写,仅供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在新媒体背景下观点的及时交流。中信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证券的客户。


中信证券研究部定位为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的卖方研究团队,所提供的卖方研究服务主要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其他类型的投资者在分类结果和分类结果和评级结果评级结果与卖方研究服务风险等级相匹配的前提下,在接受卖方研究服务前,还应当联系中信证券机构销售服务部门或经纪业务系统的客户经理,对该项服务的性质、特点、使用的注意事项以及若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或损失进行充分的了解,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


关于本资料的性质。 本资料的性质为“投资信息参考服务”,而非具体的“投资决策服务”。该项服务通常是根据专业机构投资者的需求或特点,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和研究方法所提供的中长期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而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具体的投资操作性意见:(1)该项服务所提供的分析意见仅代表中信证券研究部在相关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因此,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2)该项服务是一项“标准化服务”,侧重于提供中长期的投资价值判断和相对指数表现。其所包含的观点及建议并未考虑每一位使用者的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目标、需求等个性化情况,也不涉及每一项具体投资决策的“选股”和“择时”判断,因此,不能够将其视为针对特定投资者的、关于特定证券或金融工具的投资操作建议,也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


关于使用本资料的注意事项以及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或损失。 (1)本资料的接收者应当仔细阅读所附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在关键假设条件下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如:给予个股“买入”投资评级,并不等同于建议在当前时点/当前价位执行买入的投资操作)。(2)本资料所载的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是中信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性。中信证券对本资料提供的分析意见并不进行任何形式的担保或保证。以往的表现不能够作为日后表现的佐证或担保。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所接收的相关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须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3)投资者在进行具体投资决策前,还须结合自身情况并配合其他分析手段。投资者在使用该项服务辅助进行具体投资决策时,还需要结合自身的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等具体情况,并配合包括“选股”、“择时”分析在内的各种辅助分析手段形成自主决策。中信证券并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4)为避免对本资料及其对应的证券研究报告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投资逻辑及其关键假设、投资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


需要明确的是,上述列示的风险事项并未囊括不当使用本资料所涉及的全部风险。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须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使用相关服务。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法律声明:


本订阅号中信研究(原始ID:gh_294e097afc75)是由中信证券研究部建立并维护的官方订阅号。若未经中信证券官方核准,其他任何明示或暗示以中信证券名义建立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官方订阅号,订阅人在阅读、使用相关订阅号信息前还请务必向中信证券销售人员或客户经理进行核实。本订阅号中的所有资料版权均属中信证券。订阅人及其他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中信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订阅号中的内容。中信证券未曾对任何网络、平面媒体做出过“允许报道相关内容”的日常授权。除经中信证券认可的媒体约稿等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如因侵权行为给中信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中信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