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作为山东临沂的一家ISV,临沂商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立晨数据前身)收到了来自阿里巴巴商家事业部的一封邀请函,邀请其参与淘宝移动卖家工作平台(千牛前身)的开放计划交流会。
创始人杨锟敏感的嗅到了其中的商机,即刻动身跑了一趟杭州,这趟出差让他更加兴奋,火速组建了7人团队,仅用了六天时间,他就提交了插件开发的MRD(市场需求文档),4天的焦急等待后,杨锟顺利成为千牛成立初期的第三方软件提供商。
为了心无旁骛的进行下一步的插件开发工作,杨锟带着团队开始闭关开发。一个月后,普云交易、普云商品、普云数据三个插件的设计和开发工作宣告完成,其中,普云商品成为千牛平台默认的商品插件。
普云商品是一款协助卖家进行商品管理的产品,比如宝贝管理、批量上下架、店铺体检等基础功能,付费版还支持智能橱窗、智能上下架、标题优化、手机详情等功能。整体用户达184.1万,付费用户数7万。
而普云交易则是一款协助卖家管理交易处理订单的产品,比如有交易、打单、物流、评价、退款、短信关怀等功能,整体用户数则达到了236万,付费用户数也有12.7万。
但在彼时,杨锟遇到的问题是,卖家的需求是什么?由于千牛刚成立,软件也刚刚投入运转,根本没有那么多数据可供参考。
于是,杨锟带着团队在淘宝开了一家天猫店,专门卖玩具,从而在实操过程中发现商家需求,改进软件功能。
经过那段原始积累期,杨锟决定关闭这家每天订单数达50笔的网店。“因为这不是我们的主要业务。”
此外,团队还经常与杭州四季青、湖州等地的服装厂、卖家面访,举办座谈会、交流会等,整理用户诉求,然后转化成产品功能。周玉粉介绍,彼时,来自阿里商家事业部小二的建议成了重要参考因素。
不过,在需求方面,不同层级、不同地域的用户对需求的反馈并不一样,在周玉粉看来,这对软件来说是巨大的挑战。
例如,在一些产业集群的淘宝村,商家运营能力不强,因此对软件的需求相对简单,需要快速操作。而在杭州四季青,商家的运营能力相对更强,他们会对页面的加载速度、功能的完善度要求较高。
“每一个商家对产品的诉求不一样,解决所有诉求是不可能的,我们主要是优化大众需求。”周玉粉说。
但他们也会考虑不同商家的诉求,比如像百丽、特步这类大卖家,立晨数据设计了列表形式的订单展示功能,在一个页面里呈现更多订单,便于商家选择。对于中小型卖家,立晨数据则会侧重优化评价功能。而对于小卖家,他们则更多关注商品引流、手机快捷发货等功能。
“对于一些小卖家,甚至希望一个手机就能满足开店管理的所有需求。”周玉粉说,满足卖家的需求,这是立晨数据最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