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时拾史事
那些你从别的地方看不到的历史八卦,展现历史最生动的细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时拾史事

轶事 | 海明威广东奇遇记

时拾史事  · 公众号  · 历史  · 2017-06-21 13:4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海明威是谁?


一个文人。人所周知的世界文学巨匠,诺贝尔文学奖和普利策奖(美国新闻界最高荣誉奖)获得者,文青必备的《老人与海》、《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作者。


其次,他是一条硬汉,有多硬呢?跟史泰龙、施瓦辛格、尼古拉斯·凯奇、布鲁斯·威利斯等在电影中扮演的角色差不多硬把——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异常兴奋地投身欧洲战场,正忙得不亦乐乎的时候,一枚炸弹从天而降,把他炸中了。他腿上身上中了两百多片碎弹片,在意大利的医院里住了三个月,动了十几次手术,大多数弹片都取了出来。刚被意大利政府授予银质勇敢勋章,西班牙内战来了,他先后三次以战地记者身份亲临前线。1942年后重赴欧洲, 又以战地记者身份参加了攻占卢森堡和德国的战斗。完美践行一句话“战争在哪儿,哪儿就需要我”


他被美国政府授予铜质勋章,以表彰其在二战期间所作出的贡献。


海明威为什么来华?


1941年初,海明威妻子玛莎受《矿工》杂志派遣,要去远东采访,于是她一个劲给丈夫吹枕边风,去嘛去嘛,一起去嘛。不知道是硬汉敌不过柔情,还是神秘的东方国度激起了他冒险的欲望,于是用滴滴顺风找工作的app软件,顺便接下《午报》到中国抗战咨情分析调查的工作,夫妻双双以战地记者的身份,不远万里没,来到了中国。


果然是:度假工作两不误,爱情事业双丰收。



邂逅了广东


1941年春,广州和珠三角沦陷。此时,距第二次 粤北会战 结束了半年左右。两次粤北会战后的敌我态势,是相持在广州以北的从化一线。


韶关为粤北门户,东北接江西,西北通湖南,位于粤汉铁路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广州沦陷后,韶关临危受命,作为广东战时省会和抗战中心。对全国而言,广东是抗战前线。对广东而言,粤北韶关是抗战大后方,是第四战区在广东的大本营。


于是,韶关成了海明威夫妇到访中国大陆的首站。


受到高规格礼遇


1941年3月25日,一架来自香港的小型民航客机稳稳当当地降落在南雄机场。海明威夫妇随后被广东军政代表接到韶关市区。从南雄到韶关没,路程100公里,可是翻山越岭,加上路面坑洼,汽车跑了大半天。海明威不知道,这已是高规格的待遇。 因为这部汽车用的是酒精!当时普通汽车是烧炭的。


第二天上午,海明威夫妇受到广东最高军事长官余汉谋的高规格接待。


慢着!广东第四战区嘛,最高军事长官为何是“大头鱼”余汉谋,而不是“山大王”张发奎呢?原来,一年多前,第四战区司令部刚刚由广东韶关迁往广西。根据老蒋的最高指示:张发奎负责指挥桂南的军事行动,余汉谋负责指挥广东的军事行动 (很多文章误为第七战区司令长官余汉谋。其实那时广东没划归第七战区,要等到1944年才调整为第七战区)。


海明威夫妇与余汉谋(前排中)合影



为什么通通都要按最高规格接待呢?因为对于海明威夫妇的到来,国民党政府给予了破格的接待。 行政院长孔祥熙的秘书翻译夏晋熊先生专门从战时陪都重庆飞到香港,全程陪同及翻译。


原因是采访有利于宣传中国抗战,唤起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争取美国更多援助。最重要的是,最高领导层面已经打过招呼。


在此次的会谈中,海明威对华南战局反复详询,余将军等人一一作答,并持出军用地图,指陈我敌态势。


会后,设宴款待,以尽地主之谊。好菜好酒,全部拿出来。


看到海明威大哥和玛莎大姐拿筷子的姿势,忍不住“哈哈哈”! 幸好他们随身备有汤叉银匙。


到前线去


海明威真是一名优秀的战地记者啊!在宴会上,便提出要尽快去前线去,要拿到抗战第一手资料,要亲眼看看武器装备居于劣势的中国军队是如何抵挡日军进攻的。余汉谋将军答应了。要知道,按当时国民党政府的规定,外国记者到前线采访,必须经过最高司令官的批准。海明威夫妇能到第四战区粤北前线访问,这是破天荒第一次。


27日,海明威夫妇到南华古刹、韶关市政建设和风景名胜参观。在南禅祖庭南华寺,参观了大雄宝殿内供奉的三尊菩萨和五百罗汉,以及寺内的古钟、菩提树、卓锡泉以及六祖真身。


战地考察: 一次异常艰苦的旅行


数日后,一行人驱车抵达乌石镇,换乘小船,在北江河里一直漂到英德县达望埠。从望埠镇只能时而骑马,时而步行,道路泥泞不堪,最终跋涉80公里抵达位于翁源县三华镇的第十二路军前线总指挥部。对沿途的一些抗战练兵场、训练营分别作了考察和采访,了解其编制、训练、武器装备和作战行动。


海明威(左三)与玛莎(左一)在华南前线


海明威大叔来当外教了!和军官研究军事地图(毕竟海明威有着丰富的战场经历),给士官培训班的士官们演讲(当然得借助现场翻译了)。部队在距离日军阵地5公里处,向海明威演示用迫击实弹轰击日军。这让海明威深感兴奋。

另外,海明威大叔迷上了当地的蛇酒和蜂酒。


蜂酒


神乎其神的夜袭战


据传,海明威跟随前线部队,夜袭日军,通过封锁线。真是浑身是胆啊!也许是剪破了前方的铁丝网,也许是炸毁了仓库,也许是手起刀落,送了一两个站岗的日本鬼子去见阎王。 (依稀看见了抗日神剧的影子)


“海明威在韶关时,某夜曾随部队潜入广州。中国军队于当夜将日本军事建筑若干加以破坏。彼等一行分乘沙船三艘,乘夜向下游进驶,在广州近郊登陆,完成破坏工作后,在拂晓前安然引去。经此次之冒险,给予海明威以深刻之印象,证明各方所传沦陷城市内之日军夜间常撤至安全地点,以避免中国游击队之进攻一节,确属事实。”事后,《新华日报》、《大公报》等报纸以标题 《海明威曾随我军一部深入广州 港西报道其冒险一事》 ,转发《史密斯日报》(香港译为《士蔑西报》)刊载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今在广东前线时之冒险事迹。



离开广东之后


1941年4月初,海明威夫妇结束了在粤北韶关的考察。4月4日,抵达桂林。两天后到达重庆。在重庆,海明威先后见到蒋介石、宋美龄、孔祥熙、周恩来等人。4月16日,飞往昆明及缅甸。


5月6日,经香港返回美国。


在韶关期间,寒意甚浓,铁汉柔情的海明威把自己的羊毛背心送给 全程陪同海明威夫妇的 夏晋熊御寒。 值得一提的是,夏晋熊先生,后来任中央银行国库局局长,中华民国财政部常务次长、代理部长。


翻译夏晋熊(左一)与海明威夫妇



参考书目:《海明威在中国》、《海明威画传》



近期热文



二十万慰安妇的命运

消失的民国“贵族”大学

你用火锅拯救冬天,你却不了解它

荆轲的武功,很像现在的武林?

锦衣卫抓人不是想抓就能抓!也要经过批捕?

震惊全国的下岗潮,为何发生于90年代?

古代人妻离婚指南(教科书级别)

二战时纳粹德国的异族军团(一)

陈子昂:老子有钱任性! | 我唐日常(六)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There is nothing new under the sun.

you态度的原创历史平台






更多靠谱内容关注微信公众号:时拾史事(historytalking)

投稿:[email protected]

读者群号 535858375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