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两会相继召开,重点关注有六:
第一,我们预计今年全国GDP增长目标依旧在5%左右。一是2025年各省经济增速目标均值为5.40%(降低0.25个百分点),历史上各年份中央经济增长目标设定约低于全部省份目标均值0.5-1个百分点左右;二是北京、上海、广东自2018年-2024年的经济增速目标基本与全国经济增速目标设定一致,2025年三地均设定经济增速目标为5%。
第二,扩内需是抓手,2025年完成经济目标的关键是维持投资增速、提振消费增速。从目标设定角度,地方分项目标增速下调幅度比GDP目标下调幅度更大,2025年实现GDP目标似乎更有难度。当然也需要观察目标的完成情况,2024年地方社零增速显著低于目标,地方固投增速略低于目标,2025年的社零实际增速需要进一步向预期目标靠拢。从各省开年定调来看,经济大省的表述主要是“稳定预期、激发活力”,而其他省份还使用了更加积极的表述。
第三,提振消费主要围绕“两新”政策。各省市2025年社零增速目标有所下调,各省平均目标增速从6.7%下调1.1个百分点至5.6%。此外,多数省份都提及了“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但没有明确具体措施。
第四,保持投资增速仍是扩内需的重要抓手,突出“两重”、三大工程和民间投资。2025年部分省市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的表述重点强调“抓好前期项目实施落地”,而在投资规模上可能有所收缩。固定投资的重要抓手依旧是三大工程,其中重点省市具体规划的保障房数量与去年相比略有降低,旧改成为重点。资金来源方面,强调用好专项债、特别国债等增量资金。民间投资的地位更加突出,提出更具体的数字目标。
第五,2025年财政收支延续紧平衡,中央财政发力是主要抓手。2025年大多省份财政收入目标下调,意味着化债工作仍然在路上,地方政府面临的债务压力仍大,但是中央财政还有比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
第六,就业压力总体保持稳定,通胀目标整体下调至2%。
整体来看,2025年宏观压力或将延续,开年期间首先要观察投资和复工复产进度,在更有力的增收、直接补贴政策落地之前,消费还是宏观经济的结果。下一个关键时点在全国两会,考虑到宏观压力、外部挑战以及货币宽松的可能性,我们仍建议债市保持多头思维。
风险提示:政策不确定性,财政发力不及预期,海外市场风险提升
地方两会相继召开,全年目标定多少?如何实现?
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基本已成功召开地方两会,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也相继发布,关键信息如下。
经济增长与通胀:超三分之一省份调降2025年经济增长目标
在基本面弱修复之下,根据2025年各地政府工作报告,27个省市披露了2024年GDP增速,均值为5.17%,低于27个省市的2024年目标均值5.69%。其中,共有17省市未达到年初经济增速目标,可分为三类:
一为2024年初设定目标较高地区,如海南、西藏、新疆,2024年GDP目标与实际增速分别为8%/3.5%,8%/6.3%,6.5%/6.1%,其中海南和新疆在2025年分别下调GDP增速目标2和0.5个百分点至6%和6%,海南也是31个省市中下调目标增速幅度最高的省份。
二为中西部地区,囊括了绝大多数未实现目标的省份,包括宁夏、重庆、湖南、青海、贵州、云南、陕西、河南、广西、甘肃、四川,其中,广西、重庆、贵州、云南、青海、宁夏、甘肃七省债务压力较大,位列12个重点省份中。
此外,还有安徽、河北、辽宁未能完成目标,2024年GDP目标与实际增速分别为6%/5.8%,5.5%/5.2%,5.5%/5.1%。
2025年经济增速目标的设定和2024年目标完成情况相关,2025年13个省份下调经济增长目标,经济增长目标多数落于5%-6%的区间。上述未完成经济增速目标的17个省份中,海南、新疆、甘肃、安徽、四川、宁夏、河北、辽宁、青海、陕西、湖南11个省份下调2025年GDP增速目标,下调幅度在0.5个百分点左右,其余6个省份维持不变。此外,吉林、黑龙江下调0.5个百分点。而完成2024年增速目标的省份中,仅天津上调0.5个百分点,其余省份维持不变。
我们预计今年全国经济增长目标在5%左右。
首先是均值角度。2025年各省经济增速目标均值5.40%,较去年下调0.25个百分点,历史上各年份中央经济增长目标设定约低于全部省份目标均值0.5-1个百分点左右。
其次是重点省市目标设定情况。北京、上海、广东自2018年-2024年的经济增速目标基本与全国经济增速目标设定一致,仅北京2022年和2023年目标低于全国0.5个百分点,上海2023年目标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2025年,北京、上海、广东均设定经济增速目标为5%。
对于2025年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以“稳”字当头。经济大省的表述主要是“稳定预期、激发活力”,而其他省份还使用了更加积极的表述。例如,吉林表示,“超常规推动吉林全面振兴迈出坚实步伐”;海南表示,“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姿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担当实干,全力以赴完成全年各项任务”;新疆表示,“牢牢扭住新疆工作总目标”。
在通胀方面,除西藏维持3%目标不变外,今年公布通胀目标的省份均下降至2%,我们预计2025年全国通胀目标为2%。
2024年12月 ,中央经济工作会明年重点任务的第一项就提到,“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从已披露2024年社零增速的10个省市来看,均未达到年初的目标,均值为4.5%,低于对应省市2024年平均目标值3.0个百分点。
从2025年具体目标设定上来看,共有11个省市调低社零增速目标,下调幅度在0.5-3个百分点不等,1个省市(海南)调高社零增速目标,上调幅度为2个百分点,3个省市(吉林、江苏、宁夏)维持不变。整体而言,从已披露的数据来看,2025年社零增速目标有所下调,各省平均目标增速从6.7%下调1.1个百分点至5.6%。
作为扩大内需的另一大抓手,中央经济会议提出要提高投资效益,其中重点提及“两重”项目和以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
“加强自上而下组织协调,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适度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加强财政与金融的配合,以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及早谋划‘十五五’重大项目。大力实施城市更新。
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
从2024年各地方固投增速目标的完成情况来看,9个同时披露目标和实际值的省市中,河南、河北、江西、西藏成功实现了既定目标,其中,西藏固定投资实际增速达19.6%,远高于年初目标;内蒙古、新疆、海南、辽宁、福建均未能完成目标,低于目标增速的幅度为1.1-4.7%。
从各省份对于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目标的设定情况来看,与2024年相比,2025年地方两会中公布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目标的19个省份中,目标均值下降0.7个百分点,至6.32%。其中,共有9个省份下调2025年投资增速目标,有5个省份维持目标不变,西藏、重庆、江西、吉林上调2025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目标,天津2024年目标未公布。
2024年12月 ,中央经济工作会对当前就业形势分析到,“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在未来工作中提到,“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2024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1%,完成年初设定的5.5%的目标。
今年绝大部分省份的新增就业及调查失业率目标均与去年相同,预计今年中央政府调查失业率目标继续维持在5.5%。其中福建、黑龙江城镇调查失业率增速目标分别下调0.5、0.2个百分点至5%、5.8%,仅天津的调查失业率目标上调0.5个百分点至6%;在公布2025年调查失业率目标的22个省份中,16个省的调查失业率设定在去年中央政府目标5.5%。
2024年福建省城镇调查失业率预计为4.7%左右,显著低于年初的5.5%的目标。对于今年的就业工作则表示,“全力促进就业增收。促进高校毕业生、脱贫人口、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
2024年财政收支压力较大,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提出,“提高财政赤字率,确保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加大财政支出强度,加强重点领域保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此前,2024年10月12日,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上也提到“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
大多数省份下调2025年一般预算收入目标。已公布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17个省份中,除新疆、广东、陕西3省维持不变外,其余省份均较2024年下调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目标,下调幅度在1-7个百分点。
综合来看,我们预计2025年财政收支延续紧平衡,中央财政发力是主要抓手。对此,梳理部分省份相关表述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来看,化债工作仍然在路上,地方政府面临的债务压力仍大,但是中央财政还有比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
具体来看,广东省预计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3%左右,与去年目标相比保持不变。广东省提到,基础稳主要是我省经济基本盘稳健,处在链接内外循环的关键节点,经济体量和市场规模大,且政府存量隐性债务全部清零,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全面转型并规范管理,这些是广东经济行稳致远的支撑所在。
吉林省预计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3%左右,比去年设定的10%左右的增长目标大幅下调了7个百分点。吉林省提到,债务化解带来的收缩效应仍会延续,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还不强,部分市县财政收支矛盾突出。
海南省预计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3%左右,比去年设定的7%左右的增长目标下调了4个百分点。海南省提到,加快推进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和存量政策转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配套出台经济向上向优系列政策。积极争取并高效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等资金,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总盘子。落实置换存量隐性债务政策,加大隐性债务化解力度。
扩内需是抓手,2025年完成经济目标的关键是维持投资增速、提振消费增速。观察今年各地政府的政策着力点,“扩内需”居于重要位置,两大抓手是消费和投资。
从目标设定角度,地方分项目标增速下调幅度比GDP目标下调幅度更大,2025年实现GDP目标似乎更有难度。2025年各省经济增速目标均值5.40%,较去年下调0.25个百分点,而消费目标均值下调1个百分点,至5.7%,固定投资目标均值下调0.7个百分点,至6.32%。
当然也需要观察目标的完成情况,2024年地方社零增速显著低于目标,对总体经济目标实现的拖累更大,如果2025年的社零实际增速能进一步向预期目标靠拢,则GDP目标更有希望达成。已披露2024年社零增速省份的均值为4.5%,低于对应年初目标平均值3.0个百分点;而2024年9个省市固投增速均值为8.2%,仅略低于年初目标的平均值8.8%。相比之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需要持续发力,但更重要的是提振消费增速。
从各省市提振消费的具体表述来看,大部分省份延续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主要表述,强调“大力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等。
也有一部分省份结合自身特色和优势,在增强消费能力、创新消费场景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新举措。例如,吉林提出,拓展“冰雪避暑+中医中药”康养模式,支持国企积极利用财政性存量资产设施布局相关产业;贵州表示,举办“多彩贵州欢乐购”等系列促消费活动,继续办好马拉松赛、自行车赛、“村超”、“村BA”等体育赛事活动,进一步释放体育消费潜力。
进一步观察居民增收以及消费补贴方面的表述,可以看到经济大省以及2024年未能实现社零目标的省份都提及了“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等,但是鲜有直接提及收入补贴。
我们梳理了5个未完成2024年目标和明显下调2025年目标的省份(内蒙古、山西、安徽、辽宁、海南)对固定投资的表述。
2025年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的表述重点强调“抓好前期项目实施落地”,而在投资规模上可能有所收缩。例如,内蒙古将2024年15%的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增速下调至2025年的10%,具体披露的投资数据明显低于去年,强调盯好前期项目落地;辽宁表示,要加快推进300个省级重大项目、6000个亿元以上项目建设。
对于2025年固定投资,各地方仍强调重大项目的带动作用,正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到的,“加强自上而下组织协调,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
北京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重大科技攻关和重大项目建设,大力实施“3个100”市重点工程;广东表示,狠抓重大项目建设,今年安排省重点建设项目1500个、年度计划投资1万亿元;江苏表示,加快建设500个省重大项目和200个民间投资重点产业项目。
固定投资的重要抓手依旧是三大工程。
各个省份对于保障性住房的规划较为明确,多地强调要运用好专项债券资金回收闲置存量土地、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重点省市具体规划数量与去年相比略有降低。部分省份提出了2025年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目标:北京提出“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5万套、竣工各类保障房8万套”;上海提出“坚持租购并举,建设筹措7万套(间)保障性租赁住房,筹措供应‘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床位3万张以上”;河南提出“新增保障性住房5.7万套”。
多数省份将城中村改造与老旧小区改造作为整体进行规划,部分省份提到了房票等货币化安置。安徽提出“推行房票等货币化安置,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12.4万套(间)”;贵州提出“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启动城中村改造3万户、城市危旧房改造8600套”;天津提出“推进30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启动180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上海提出“完成31万平方米小梁薄板房屋等不成套旧住房改造,启动25个城中村改造项目”;江西提出“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716个26.95万户”。
各个省份在“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暂无具体的项目目标,涉及有关表述的省份数量略有减少。北京市提出“扎实推进灾后恢复重建,推动永定河水库等防洪控制性工程规划建设,完成15处积水点治理,建成一批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陕西提出“统筹救灾资金加快灾后重建,加快西安、宝鸡“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广东提出“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在资金来源方面,多数省市特别提到利用好专项债、特别国债等增量资金。广东省提出“用好专项债券项目‘自审自发’试点,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上海提出“用好增发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浙江提出“力争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中央预算内投资等份额占全国比重稳中有升”。
相比2024年,今年同样强调民间投资的支持作用,并且提出更多的具体数字目标,通常而言民间投资的效率更高,创新意识更强,更明确的数字目标也意味着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的诉求越高。此外,部分省份也强调了政府投资的带动作用。
北京提出“持续激发民间投资活力,面向民间资本推介重大项目总投资不低于2000亿元”;广东提出“积极吸引民间资本参与核电等领域重大项目,工业领域民间投资占比55.3%”;上海提出“持续激发民间投资活力,面向民间资本推介重大项目总投资不低于2000亿元”。此外,河南、天津和吉林在引入民间投资时,强调要发挥政府投资带动和引导作用。
政策不确定性,财政发力不及预期,海外市场风险提升。
证券研究报告:《地方两会中的“稳”与“进”》
对外发布时间:2025年1月22日
报告发布机构: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分析师:
孙彬彬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6090003
隋修平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31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