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如果不是首都,也就是个3线城市”
“北京人,你们的优越感从何而来?”
…………
诸如此类的言语,总回荡北京人的耳畔!没有必要急赤白脸,更没有必要说什么:“地域歧视”,其实我们可以平心静气的讨论一下:“北京人的优越感从何而来?”
北京人,总会拍着胸脯跟人家自豪的说:“姆们北京,千年灵秀地,五代帝王城”;总会说:“里九外七皇城四”;总会说:“烤鸭味儿正,豆汁味儿浓”!可每次我们为身为北京人而自豪的时候,总会听到淡淡的一句:“北京人有什么了不起!?”
小编有个朋友是孝感人,一聊到家乡总会自豪的告诉我:“我们那里麻糖特好,米酒超级棒”,“董永,黄香全是我们那里人,厉害吧?”。难道我要在这时说上一句:“孝感人有什么了不起?”
记得去年有个教授和北京台的阿龙做节目,他说:“北京很糟糕,我的家乡也如是!”中国有句古话:“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家乡都不爱,他还会爱别的城市吗?
如果爱自己的家乡是骄傲?是自命不凡?是所谓的“优越感”?那么这份“优越感”,我们北京人要定了!
北京人,由于打小儿的环境影响,家庭教育,有种从骨子透出来的北京范儿!从学说话那天起,家大人就告诉我们不许“你我他仨”,不许没大没小!
正如《老炮儿》里演的那样,您直么瞪眼的蹬车过来,连车都不下,见面就:“那儿那儿那儿怎么走啊?”得到一句“你跟我说话呢?”绝对是遇见好脾气的了!要是遇见个葛的,你打听四惠,非一竿子给你指到八宝山去不可!
就这样这些话又来了:“北京人架子大”,“北京人不热情”,“北京人有优越感”!所谓:“敬人者,人恒敬之”。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所谓入乡随俗,您到美国问路,一嘴中国俚语,还嗔责(北京音de)人家不告诉您,行吗?
现在出去旅游前都会被提示:“了解当地的风俗民情,各种禁忌”,可轮到来北京了,又有谁注意过这些呢?
北京的规矩讲究与传承有关,与文化有关,与流淌在北京人身体里的血液有关;但与“优越感”无关!
现在有些公司在招聘启事中明确的写明:“不要北京人”,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在北京的公司不要北京人。究其原因,总会或多或少的得到一句:“北京人不爱加班,不上进,一股子优越感!”
其实,这个问题很尴尬,北京人的家在这里,父母孩子在这里,他们的“事儿”多,他们不能近乎疯狂的加班,这和很多奋斗在北京的异乡人不同!
当然,北漂一族有着他们无尽的心酸和不易,北京人都能够体会和体谅,但北京人面对的也是客观存在的现实。
北京人不愿意去刻意的讨好谁,奉承谁,说话的字里行间总会带着一种专属北京的幽默!爱开玩笑,也开得起玩笑,可这与调皮捣蛋不一样!如果这些属于“优越感”,那么这杆衡量“优越感”的秤,恐怕应该校准一下了!
北京人懂得上进,知道踏实工作,而且工作起来比谁也不次!放眼各行各业,在北京的也罢不在北京的也罢,成绩卓著的北京人比比皆是!北京人不比谁优越,但也不比谁差!
还记得大张伟说北京人的特点吗?“肚子当桌子”“拿下巴颏问好”!多么真实的写照啊!还有刚才说到的开玩笑,北京人总会于不经意间一句惊人,来句“砸挂”、“蔫哏”的话,开句无伤大雅的玩笑。
您乍一看这北京人,懒懒散散,玩世不恭,什么事在他眼里都是玩儿,给人一种家里“站着房、躺着地”,使奴唤婢,家趁人值,谁也不如自己,看不起人、自带“优越感”的既视效果。
其实呢,论物质北京人照样上班苦哈哈的挣工资,下班累呵呵的挤地铁,一日三餐粗茶淡饭,两室一厅父母孩子!但在精神上却是,洒脱,知足,游戏人生的。
怎么说呢,不知道哪位喜欢京剧,其实北京人的状态很像马派——“外松内紧”。
面对生活的态度压根就跟“优越感”没关系,深了说这是种文化,浅了说就是种习惯。
对,习惯,北京人的习惯您接触多了也就习惯了!
说了这么多,北京人的“优越感”到底来自那里呢?
上边的分析,也许给出了答案,也许谬之千里!
北京人到底有没有“优越感”?到底那里来的“优越感”?
解铃还须系铃人!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是问问那些送给北京人这个评价的人吧!
如果答不出,就请闭好您的那张嘴!
北京稻香村居然还有这些吃法!
新街口JJ迪厅的回忆!
我是东城人 我是西城人
我是朝阳人 我是海淀人
我是宣武人 我是崇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