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上午10:00,由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学生会学术部主办的实验报告指导讲座于王克桢楼1113室举行。心院学生会学术部有幸邀请到了17级本科生黄哲凡和王禹菲为同学们分享自己写作实验报告的经验,并在Q&A环节解答了大家的疑惑。从标题、摘要、前言、方法、结果、讨论六个方面,两位主讲人都给大家带来了满满的干货和经验!下面为大家奉上本次讲座笔记。
1、 标题
(1)用语的正式性和学术性
例如,“探究”“练习”等字眼不能出现,应当替换为“研究”以及对应的专有名词。
(2)字体格式
黑体,符合学术规范。
2、 摘要
(1)内容不应过长,应当用简洁且相关的语言将实验背景,实验设计,实验结论等概括在摘要之中。
(2)摘要的作用是“用最简洁的话让路人看明白你在干什么”,因此第一次出现的术语应当在括号内标出英文全称,并做出解释;缩写应当在第一次使用全称后的括号内标出后续才可使用。
分清楚变量和变量的操作性定义等重要的细节和逻辑。
(1)内容充实
前言的内容应当简洁而详实地概述实验领域的背景、已知的重要结论、未解决的问题,以及本实验的实验目的、假设和总结。
(2)吸引读者
实验背景应突出本实验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融合与时俱进的观点,并且符合当下研究的趋势。也可以适当的提到对立的观点、未解决的问题、未来研究的展望,用来引出做本次实验的目的及必要性。应当包含清晰完整的逻辑链条,用不含冗余信息的语言描述研究背景,必要时可以列出提纲进行辅助。
提纲举例:
(3) 紧密关联本实验
可采取经典模板”本实验利用XXX的经典实验范式,采用2(…)×2(…)的混合设计,旨在探究…根据(前人理论和实证结果),本实验预期…”概括本实验内容。
(1)图表
注意绘制图表的细节,例如标准误、纵坐标、标注显著性、图名,等等。类别不同、收集渠道不同的数据不要归纳在一个图表内。
举例:
(2)流程图
适当插入流程图进行更直观的说明可以增强语言的连贯性和可读性,也使得整个方法的介绍更加清晰完整。绘制流程图可以选用简单画图软件或PPT。
举例:
(3)数据处理
如果在数据处理上要采用特殊操作,一定要首先保证统计方法的正确性,相应假设的前提也需要有依据支持。
描述实验过程应当严谨有逻辑,并且具有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报告时应当注意完整描述变量或变量指标的名称,注意报告信息的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