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华语财经
前有PE,后有VC;拥抱天使,握手GP!每周不定期为你带来诚意满满的干货和项目介绍。来到这里一起学习私募、一起玩“转”私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字体设计  ·  開運花文字 ·  2 天前  
优秀网页设计  ·  AI工具丨设计师刚需,可商用的AI生成背景图片库! ·  4 天前  
ZaomeDesign  ·  桥上人家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华语财经

LP们越来越精:想绕过GP直接投资单个项目,大基金来钱儿越来越快,小基金续命难

华语财经  · 公众号  ·  · 2018-03-19 12:56

正文

点↑ “财经投行” 关注,和专业的人学理财~


尽管行业内基金管理人数量仍在持续创下新高,但是“二八现象”已经显现。


据投中研究院日前发布的行业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2月,中国VC/PE市场披露出有56只基金成立及开始募集,有23只基金在本月完成募集,目标募集规模353.49亿美元,募集完成规模36.68亿美元。


该数据显示,2018年2月,开始募集和募集完成基金的数量和金额规模环比数据都有大幅下降,完成基金规模环比下降24.5%,开始募集基金规模环比下降33.14%。


如果将这一数据放到过去一整年来比较,在开始募集基金数量方面,今年2月的数字仅比去年2月的最低值高出8只;而募集完成数量更是直接创下年内新低,且是断崖式下跌(该数值年内此前最低值为去年2月的49只)。


大基金来钱越来越快,小基金则四处找钱


募资难题似乎在一些中小基金中越来越明显,且基本成为业内的共识。什么原因?


“现在基金募资出现了结构性的难题,大基金越来越好募,小基金则越来越难。”深圳创业投资人士陈女士近期观察到,现在许多LP都不太想投基金,而是想投单个项目,这也是导致一些基金不好募资的原因之一。


“有LP向我们提出想直接投某个项目,这些LP不仅是个人投资者,还有机构投资者。”然而,陈女士告诉记者,对机构而言,接受LP投资单个项目,后续管理起来会非常麻烦,而且在时间上很难配合得上,“如果因为某个项目来募资的话,等钱募到了,项目就没了。”


在陈女士看来,LP之所以有这种转变,更多是出于对基金的不信任,特别是一些小基金,“有些基金投下去了,业绩又没有跑出来,LP开始对基金没什么信心。”陈女士告诉记者,如果遇到独角兽的项目,有些财富管理机构LP甚至会拿出专项基金来投。


然而,不可忽略的是,如今不少黑马基金的创始人也是从大基金“单飞”出来的,这类机构一般比较容易募集首期基金,但第一期基金投完后,如果业绩没有明显跑出来,后续的基金募集就可能陷入尴尬境地了。


“要么就是创始人自带流量,要么就是有好的业绩,不然小基金募资将越来越困难。”陈女士说。


“过去一年积极发展的政府引导基金纷纷进入投资周期,虽然对未来VC/PE募资环境持乐观心态,但从近一年基金募资来看,未来一阶段基金募资环境依旧面临挑战。”投中研究院分析师李惠说。


事实上,这与部分投资大咖此前的判断一致。达晨创投董事长刘昼曾在接受证券时报·创业资本汇记者采访时表示,行业目前正处于洗牌过程,越来越多的资源向优质机构集中,在集中过程中百分之八九十的基金日子会很难过,特别是几个亿的中小基金和新成立的基金,将很难生存下去。


有投资人曾公开曝出,最近三、五年成立的早期基金的创始合伙人,现在每天一般就做三件事:要么忙着募资,要么忙着清算,要么焦虑地持币观望。双创最火的时候,最幸福的不是创业者,而是早期投资人,他们前脚投完,后脚就有人接盘。


现在接盘侠被骗的越来越精了,早期大神们只能靠募资来接自己的盘了。一家成立于三年前的早期基金,过去两年把超过50%的资金都放在了不到10%的项目上,天使投完A轮投,A轮投完B、C投,D轮钱不够再拉上LP直接投。


投资回落,大宗融资难觅小基金身影


募资端表现不佳,投资端也呈现回落状态。据投中研究院提供的最新数据统计显示,2月VC市场的投资案例数量和金额规模环比都是回落的,发生在中国区的创投案例数目仅为159起,投资金额规模43.47亿美元;但PE市场投资金额规模同比和环比大幅增长,投案案例数目65起,投资金额规模达72.31亿美元。


李惠表示,整体看,2月VC/PE案例数目都处于近一年的低值,受到春节假期因素影响,2月投资业绩表现不佳,但从单一案例分析,互联网和IT行业吸金能力依旧很强。


从具体案例来看,2月几个大宗融资案例也几乎没有小基金的身影。在最大的一笔融资披露消息中,2018年2月14日,京东物流完成25亿美元的战略投资,投资方包括高瓴资本、红杉中国、招商局资本、腾讯产业共赢基金、中国人寿、国创开元母基金、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工银国际、凯辉基金,投资方均为国内一线机构。


此外,2018年2月11日,杭州嘉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完成C轮1亿美元融资,投资方为IDG资本、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昆仑资本、真格基金、峰瑞资本等。


2018年2月24日,教育培训机构解决方案供应商欧美思完成1.5亿元的B轮融资,达晨创投领投,元禾控股、昆仲资本、微光创投跟投。这些投资案例背后也基本没有小机构的身影。


R eading 推荐阅读

版权声明:《财经投行》除发布原创干货以外,致力于优秀投行/PE/VC文章精选、精读。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5分钟看懂股权投资

(请添加主编微信号:Aaron_6777)


延伸阅读

无人驾驶的重大意义:

自动驾驶汽车可以说是二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技术,它也是当今唯一正真
的能在人类吃、穿、住、行实现完全颠覆的伟大变革,更是未来汽车产
业的标配:

1,安全性。
大家知道中国每天死于交通事故人超过五百人,我经常跟我的工程师说如果因为你的努力而让中国无人驾驶早一天实现,你就多救了五百条人命。我本来以为美国交通状况会好很多,在美国虽然人口比中国少很多,美国每天死于交通事故人也在一百人左右,美国总共有三亿人口。安全是人类对无人驾驶非常高的期待。

2,效率提高。
我们每天可以堵塞浪费掉的时间,因为你堵塞的时候仍然可以工作,另外交通效率也可以大幅度的提升,有无人车以后停车场可能不再那么需要,停车场有人驾驶的时候是非常必要的,在无人车的时候不是那么的需要,大家可以想想这是为什么。

3,经济性。
如果今天用无人驾驶车做出租车,出租车的成本就是每公里代价起码可以下降一半,就能够让我们的出行变得更有效、更经济。每个城市因为引进无人驾驶、智慧交通可以提高效率,提升停车场利用率,可以降低死亡率,可以提高整个的效率,这是为什么很多城市积极参与和推动无人驾驶的发展。过去一段时间,我走访非常多的城市,我非常高兴看到中国很多地方领导者很有远见、很有勇气承担推动无人驾驶的落地和发展。

4、技术的日渐成熟:
无人驾驶技术越来越成熟,全球无人驾驶技术等级逐步开始由L4向L5迅速冲刺;与无人驾驶技术相配套的系统产品无论从性能还是从价格都在促进无人驾驶技术迅速的落地,为无人驾驶汽车的量产铺平了道路。

5、各国及地方政策的推动:
中美作为无人驾驶技术的大国、强国,从国家战略层面到各地地方政府层面都纷纷出台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为无人驾驶技术落地铺平道路,通过无人驾驶技术的落地争抢人工智能的制高点!特别是中国正在利用无人驾驶的风口由汽车大国转变为汽车强国,实现弯道超车!

6、巨大的市场“蛋糕":
根据权威机构预测,全球交通出行领域(汽车、出租车、卡车)等的规模高达10万亿美元,仅仅自动驾驶汽车细分市场就有1.9万亿美金规模,足够大的需求市场规模,可以催生出世界各地几百上千家百亿级、千亿级美金的无人驾驶巨头。而且无人驾驶的发展,将带动整个的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多个产业的融合,带来大量的新的就业机会,助推传统经济向以人工智能等为趋势的高科技产业快速转型。

7、资本市场的推动:
无论是搜索巨头谷歌、百度,还是互联网巨头腾讯、阿里都在全力对无人驾驶行业进行全力布局,传统车企及汽车新锐特斯拉、共享出行巨头滴滴、uber、lyft等也纷纷下注,这些近千亿、万亿级的资本涌入,推动了无人驾驶行业的快速发展。

8、出行数据的价值:
无人驾驶汽车的到来与大数据时代的碰撞,让无人驾驶汽车的功能更具想象力,无人驾驶汽车已经脱离了单一的出行工具,更成了一种数据采集工具,谁最先掌握了庞大的道路路况数据,谁将掌握了无人驾驶的数据库命门,占据无人驾驶的制高点,出行道路的数据变现价值充满无限想象力。

延伸阅读2:传统车企智能化


2018年1月5日,发改委对《智能 汽车 创新发展战略》(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稿中提到, 到2020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路网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和信息安全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智能汽车 新车 占比达到50%,智能道路交通系统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大 城市 、高速公路的车用无线通信网络(LTE-V2X)覆盖率达到90%,北斗高精度时空服务实现全覆盖。

汽车智能化是必然趋势,它的出现势必在根本性上改变全球汽车产业、全球能源产业的格局。 并为未来全球交通产业、AI产业、芯片产业的变局奠定基调。


如果说十年前的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中国政府采取的市场跟随者战略的话,刚刚发布的智能汽车发展战略则是市场领导者战略。


毫无疑问,此举目标是颠覆全球汽车产业格局,引领中国汽车在全球范围内夺取主导权。


本次智能汽车战略目标

到2020年,智能汽车在新车销售中的比例达到50%,

到2025年,智能汽车在新车销售中的比例达到100%,

到2035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享誉全球,率先建成智能汽车强国,全民共享“安全、高效、绿色、文明”的智能汽车社会。

中国汽车将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产业主导权,并且在智能汽车领域获得成功,理由如下:


1、中国具备强大制度优势。

强有力的领导政府,使得国家能够在政策制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和协同推进方面更有力、更高效。


2、中国是全球最大汽车市场。

中国的汽车产业规模稳居世界首位,是后面美国、日本、德国和印度四个国家之和。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比较完备,电池、电机、电控及整车 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为智能汽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中国拥有汽车产业链优势。

截止2017年,中国拥有全球最完善的汽车制造链条,最强大的制造能力,丰富的人才供给。长三角的某个县,在一个县域之内,几乎就可以组装出一台完整的汽车。这在任何国家都是不可想象的。

4、中国拥有跨产业协同优势。

中国除了有强大的汽车制造业之外,还 在网络通信、互联网、信息通信等领域涌现一批世界级领军企业,通信设备制造商已进入世界第一阵营,为智能汽车发展积蓄了重要力量。


5、中国拥有基础条件优势

宽带网络和高速公路网快速发展、规模位居世界首位,5G 等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具有领先优势,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面向全国提供高精度时空服务,而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汽车领域广泛应用,这些为智能汽车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延伸阅读3:“双积分政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