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来自知乎提问:
如何看待北京最贵学区房,最贵学区房背后存在怎样的社会问题? - 扣小米的回答
“学区房一平米46万”、“学区房一年涨100万”,类似有关天价学区房的新闻近年来时常见诸报端,撩拨着我们本已十分敏感的神经。
根据教育部的规定,中小学入学根据就近划片入学的原则,适龄学生依照户口、街道等条件,划归到对口的小学或初中入学。但是我国基础教育资源分配非常不均,那些对应着好学校的学区房成了香饽饽。本文将尝试用数据简析天价学区房现象。
首先我们先看一下学区房的需求端。中国很多城市的普通学校与重点学校在教育水平上存在不小差距,作为需求方的学生家长更加追捧占有更好资源的重点小学和中学。尽管教育主管部门并未指明哪些学校是“重点学校”,但家长们心里都有一杆秤,哪些学校好、哪些学校师资力量强在社会中是有一定共识的。下面这组数据是2009年北京市海淀区的主要小学的教育投入对比,在这里隐去了学校的具体名字。可以看出,社会上所公认的“重点小学”在教育经费投入、教育设备投入方面都要远高于普通小学,而在家长十分关心的高水平老师的数量上,重点小学的平均值更是普通小学的四倍多。
海淀区2009年小学教育统计
数据来源:
21世纪教育研究院,2011年,《北京市“小升初”择校热治理:路在何方?》调查报告
政府教育督导部门的统计
中学的教育资源分配情况和小学类似,重点中学在人、财、物各个方面的投入都远超普通中学(如下图)。假如拥有学区房就意味着拿到了重点小学和中学的入场券,那么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家长自然心甘情愿掏腰包去抢购学区房。
海淀区2009年中学教育统计
数据来源:
21世纪教育研究院,2011年,《北京市“小升初”择校热治理:路在何方?》调查报告
政府教育督导部门的统计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供给端。打开各大卖房网站都能找到“学区房”这一搜索类别,下面将以北京市小学的二手学区房为例进行分析。我选择了一家中国较大的房地产交易网站对北京市学区房数量进行了粗略统计,得到的结果如下:
数据来源:
http://www.
lianjia.com/
数据采集日期:2016年3月6日
该交易平台上北京市在售学区房共13610套,涉及的小学为185所,主要分布在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和朝阳区。从具体分布来看,海淀区和朝阳区的在售学区房最多,两个城区占全部学区房数量的近六成。而数据中拥有小学最多的则是西城区,占总量的34%,其次是海淀区和东城区。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的统计,2014-2015年度北京市共有1040所小学,其中东城、西城、朝阳、海淀四个区的小学数量只占总量的约33.65%。虽然总量不多,但事实上北京市超过90%的优质小学都集中在这四个区。
接下来看一下每所小学平均对应的学区房数量。从下图可以看出,朝阳区每所小学平均对应的有116套在售学区房,是学区房供应最为充足的中心城区,其次是海淀区,这两个城区的数量均超过了全市平均值(74套)。而东城区和西城区的学区房供给最为紧张,仅为朝阳区和海淀区的约50%。
数据来源:
http://www.
lianjia.com/
数据采集日期:2016年3月6日
最后我们以海淀区为例来看一下大家最关心的房价(见下图)。先看一下海淀区二手房交易的具体情况。海淀区在售二手房数量占北京市总量的11%,数据采集当天共有9014套二手房在售,其中标有“学区房”字样的房屋占到将近一半。虽然比例上不算少,但是由于没有统一的官方划分标准,我们无法准确区分“重点”小学和“普通”小学。不过在综合了网上流传比较广的几份北京市重点小学名录后,我对数据中的小学进行了细化。得到的结果是,重点小学的学区房为551套,仅占学区房总数的约12%,只占到海淀区在售二手房总量的约6%,可见重点小学的学区房数量依旧十分紧缺。
数据来源:
http://www.
lianjia.com/
数据采集日期:2016年3月6日
需求和供给共同影响了价格,因此我又抓取了海淀区所有学区房的价格,并与整体房价做了比较。如下图所示,当天交易的北京市所有二手房的均价为每平米41867元。而海淀区所有二手房均价是55970元,要比北京市平均水平高出三成。海淀区学区房的均价则达到每平米65426元,比海淀区二手住宅均价高出近17%。而重点小学的学区房价格则高达每平米81706元,比海淀区整体学区房均价高出近25%,更是比海淀区二手房整体均价高出约46%。平均价格都如此之高,那么市面上出现每平米10万元甚至更贵的学区房也就不足为奇了。
数据来源:
http://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