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物丧志,意指玩弄无益之器物易于消磨志气,贻误大事。这个汉语成语,精准凝练又通俗易懂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必然的规律。
置身于奢靡的生活环境,沉溺于浅层的感官刺激,贪图享乐的念头、怠惰因循的作风就会潜滋暗长,进取之心和凌云之志就会丧失殆尽,一切的抱负理想就会成空,甚至走上不归路。
北京市委原副书记吕锡文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双开”,后经审理查明,其在长达十五多年的时间里,利用担任北京市西城区委副书记、区长、区委书记,北京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北京市委副书记等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单位和个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巨额财物。这位主政红墙下、核心区多年的女高官,终以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
她在面对镜头忏悔时的一段话令人印象深刻、深有共鸣。她说:
(奢侈豪华的环境)确实潜移默化,有些场合你去了以后,觉得生活还可以这样。所以生活奢华这些东西,对人的作风、人的思想、人的价值观真的有巨大影响。你享受了这些以后,你的追求、你对社会对人的想法会变……
这段话,道出了几乎所有落马官员的心态转变动因和堕落贪腐缘起。
我们通常喜欢聚餐特别是同渴望接近的人在高档酒店会所共餐或茶叙,当然前提是经济状况允许或不用自己掏腰包。这一方面出于功利目的,搭建人脉圈子,与有价值的人拉近距离、融通感情、建立友谊,有的甚至直接为提出个人诉求、解决现实问题创造方便条件、营造良好气氛。
另一方面,则是酒店奢华有格调的装潢、暖香朦胧的氛围、温柔周到的服务、山珍海味的盛宴、灯红酒绿的环境,叫人心醉神迷、身心愉悦,同时更容易使人产生自我认同感,仿佛在这里,你能真实感受到自己身份的尊贵和地位的优越。
我第一次对此产生深刻体会,是刚到党校读研时,有家乡来学习的领导邀请一起吃饭,彼时还是八项规定出台前夕,晚上他们约了多位重量级人士,一起在一家五星饭店欢聚。
那是一个清秋之夜,流光溢彩,美得窒息。包间里,香气氤氲,光线柔和,觥筹交错,笑语盈盈。我感到了目眩神迷,这目眩神迷,源自酒精的刺激与撩拨,更源自衣冠楚楚的权势男人及其充满暧昧与诱惑的眼神。
我承认,我自始至终喜欢有身份有地位有品位的权力男人。他们衬衫挺括的领子和袖口,还有不经意间若隐若现的腕表,总能令我产生莫名的兴奋和快感。
我想,此生若如此,还有什么其他东西是值得追求的呢?所有的理想、事业、前途,与眼前的灯光酒色摇金盏相比,都显得黯淡无光,孤灯苦读五更书变得枯燥而毫无意义。此时此刻,沉湎于酒色,沦陷于幻象,我竟以为悟出了人生三昧,并难以接受和回到单调乏味相对清苦的真实日常。
一个二十刚出头的女性,一无所有,白纸一张,仅仅就是吃了几顿昂贵些的饭,尚且产生这种感受,那么那些已经拥有一定职权、意志力又不那么坚定、缺乏高远目标和抱负、自制力差些的,便很可能在享受过奢靡之后一发不可收拾,为延续锦衣玉食、纸醉金迷的生活方式而走上贪腐沉沦之路。事实上,每一名贪官,无不经历了这样的心态改变、思想蜕变和行为转变过程。
我们会发现,无论是部门、地区还是单位的领导层,基本是男人的天下。其实如果不是有领导班子配备女干部和党政正职女干部要有一定数量的硬性规定,确实少有女性能跻身高层,尽管中层和一般干部中并不乏女性的身影,有的占比还相当高。
男性较女性更能获得追逐权力的成功,这从根本上是由男女差异巨大的生理特征决定的。男性是外在的、进攻型的,女性是内敛的、保守型的。男人的本性,就是热衷斗争、不惧竞争,勇往直前、征服一切。尤其在权力场上,男性会乐于迎接挑战、打败所有对手,包括其他的人和复杂的事。
能登上权力巅峰的男人,无不目标坚定执着,善抓主要矛盾,敢于面对和解决问题,抗挫折和打压能力强,永远葆有干事创业的激情。正如原文化部部长王蒙说的:全心全意投入政治,会使我更像一个真正的男人,勇于承担,敢于出手,不怕牺牲,意志如钢,目光远大。
不过,男人,在清一色权力男人的世界里,似乎更能激发、保持和展示男性的特质、斗争的姿态、昂扬的状态,更像个男人,在人们包括女性眼里也更富男性魅力。而一旦他与胸怀不是特别阔达的女性接触过频过密,其思维、性情和举止就容易向女性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