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月饼什么时候才成为中秋习俗?广式月饼为何会横行中国?它真的是中华传统食品吗?
文|韩宁宁 叶鹤洲
一则人事变动消息成了今天最热门的新闻:阿里巴巴安全部开除了 4 名程序员,因为他们利用自编程序,在公司内网抢购时多刷了 124 盒月饼。
对于现代中国的白领来说,放假和吃月饼已成了中秋节唯一的存在价值。吃月饼已成为这个现代节假日仅存的传统,每到中秋,都有人不厌其烦地介绍月饼的起源传说及其历史文化意义。
▍苏式月饼与广式月饼
不过,中秋月饼并没有太悠久的历史。当今最流行的广式月饼更远非中国传统糕饼,甚至一度被晚清爱国群众视为眼中钉。
中国人民吃的月饼到底是什么东西?
月饼的起源有很多传说,例如贞观初年,大将李靖进攻突厥,八月十五凯旋归来,吐蕃人趁机向唐太宗献胡饼祝捷。太宗指着天上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从此中秋吃胡饼的习俗便流行起来,胡饼也改叫月饼。另一种广为人知的说法是,月饼源于元末反元义士用胡饼传递“八月十五杀鞑子”的消息。
此类传说都不足为信。没有文献显示唐朝有月饼,甚至连“月饼”之名在唐朝都没有出现。而关于后一种说法是怎样编造出的,则可参见大象公会往期文章
《怎样制造民族仇恨》
。
“月饼”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宋末年吴子牧描写临安风物的《梦粱录》中,但这种“月饼”是蒸熟的饼食,属于“四时皆有”的点心。同书“中秋”条目下并未提到月饼,说明这时的“月饼”只是形似月亮的普通点心,并不是中秋时令食品。
《东京梦华录》中对于中秋习俗的描写也可以印证这一点:汴梁人在中秋节的活动以饮酒赏月为主,所食也是蟹和水果,并不见月饼。元代人熊梦祥的《析津志》详细记录了元大都风土人情,当时中秋习俗也没有吃月饼一项。
▍描绘南宋时期中秋夜观钱塘江潮的《月夜看潮图》
月饼作为节令食品的流行,还得等到明朝。
明代文献出现了关于中秋月饼的大量记载。《帝京景物略》和《曜仙神隐书》中记载,明代中秋流行拜月之俗,明朝人取人月双圆的意义把月饼叫作是“团圆饼”,月饼成为必备的祭品,人们拜月之后把月饼分而食之以求团圆。
《西湖游览志余》写道,“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宛署杂记》则说“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饼相馈,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市肆至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可见最早的月饼只是普通面饼,内含果馅的月饼最初只是明代商人炒作高价的发明。
▍当时月饼更有可能是这番模样
这种拿来拜月的贡品月饼是否好吃,颇为可疑。万历年间一位太监写的《明宫史》提到,中秋节过后,“如有剩月饼,仍整收于干燥风凉之处,至岁暮合家分用之,曰团圆饼也。”岁暮距中秋长达四个多月,保质期如此长的明代月饼堪称现代陈年月饼的滥觞。
到了清代,月饼发展迅速,品种不断增多。《燕京岁时记》中描述月饼为“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兔之形”。清朝的月饼口味甚佳,清人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记载了酥皮月饼的馅料组成,“酥皮月饼,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可能是文献中最早的五仁月饼。
值得注意的是,清代月饼的饼皮均为酥皮,并非广式月饼的糖浆皮。
酥皮是中国传统糕点常用的饼皮制作方法,现代尤其流行于中国南方。成书于南宋年间的菜谱《浦江吴氏中馈录》即有“酥饼方”,制法为“油酥四两,蜜一两,白面一斤,搜成剂,入印,作饼,上炉。或用猪油亦可,蜜用二两,尤好。”
今天的月饼流派当中,除了广式之外,苏式、京式翻毛月饼、扬式黑麻月饼、潮式月饼、闽式月饼外皮几乎都是酥皮,区别只在酥皮的皮、酥配方和皮酥比例。
▍滇式月饼的外皮也是酥皮
酥皮月饼的制作方法,可以最为典型的苏式月饼为例。
苏式月饼的饼皮是由水油皮包油酥层层折叠而成。甜馅月饼水油皮的配比大约为 100g 面粉、30-34g 猪油、7-11g 糖以及 35-40g 水,油酥配比大约为 100g 面粉配 45-50g 猪油。配置完成后将油酥包入水油皮,再进行多次折叠擀制,形成分层的饼皮。烘烤月饼时油脂受热分离,便形成了酥皮。
不过,苏式月饼如今的流行区域相当有限。全国人民更为熟悉的是没有酥皮的广式月饼。广式月饼外层是糖浆皮,以小麦粉、糖浆、植物油、碱水等原料制作烘烤而成,这并非中国传统的糕饼技艺。
▍
这种饼皮让广式月饼得以有惊人的皮馅比
那么,广式月饼的糖浆皮是从哪里来的?
这与广式月饼的起源有关。广东流行中秋月饼比中国其他地区的时间更晚,要迟到晚清时期。在此之前,广州沙面地区已因鸦片战争变为英、法租界,各类西饼店纷纷踏上广州地界。以糖浆皮包裹烘烤而成的广式月饼,其实是学习西式糕点作法的产物。
对于广式月饼的洋血统,1905 年在广州爆发的反美华工禁约运动最能说明问题。早期广式月饼的糖浆皮只有用进口面粉才能制作,当时运动中心广州便流传着许多首抵制美货月饼的歌谣。其中的《中秋饼》慨然唱到:
“中秋饼,委实系行时(流行),但要用油糖面粉,边(谁)个唔(不)知。制造虽出自唐人,材料有来自异地。睇(看)吓(下)饼皮面粉,就系(是)货办花旗(美国)。近日传播抵制慨(的)风声,何处不是?我地(我们)饼行用货,总要知机。若系照旧甘(这)样做来,现售恐怕不易。齐声话是美货,我就无乜(没什么)言词。个(那)阵月饼虽系合时,亦怕到会晤发市(卖不出)。人人上了抵制既(的)瘾,无药能医。我索性美面丢埋(掉),帮衬他处。或者用回土货,更觉相宜。自古话世界相捞,须要随吓(下)众意。唉:唔系(不是)小事,为国来争气。呢(这)阵我地(我们)饼行,唔(不)用美面咯,不愧个爱国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