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主要讨论了中国股市、债市、汇市以及价值投资的情况。文章提及央行抛国债以保住长期国债收益率和汇率,以及房地产市场和股市的连锁反应。此外,文章还讨论了2023年和2024年的股市情况,包括北上资金流出、投资者数量不公开等现象,以及价值投资个股的选择和技术面的观察。
文章提及央行在二级市场抛国债以保住长期国债收益率和汇率,说明了房地产市场、汇市、债市和股市之间的连锁反应。
文章讨论了股市的机构化趋势和价值投资的选择。提到散户出逃的现象和价值投资个股的选择,但同时指出技术面的观察也是重要的。
文章讨论了近年来中国股市的一些现象,如北上资金流出、投资者数量不公开等,并探讨了未来股市的可能趋势和机构化的特点。
(
1
)大盘之外
上周五传的最热的就是央行到二级市场抛国债,以便让长期国债收益率保住。
按理说,保住房子资产就能保住汇率。
如果保不住房子资产价格,那么只能强单保汇率了。有感央行下场调节国债:存款利率
-
国债利率
-
货币收放
-
在岸人民币
-
离岸人民币
-
外汇汇率
-
香港股市翻转门。这传递链条挺长啊。
房市
-
汇市
-
债市
-
股市,这四大资产价格来回地连锁,得这么看。
不过上周五刷到一个冯仑的短视频:他说中国的二手房到访量、成交量正在回升。这是个好信号。
不过在牛市里,利空的消息被忽视,利好的消息被夸大其词,这是人的天性;在熊市里,利好的消息被忽视,利空的消息被夸大其词,这也是人的天性。
(
2
)大盘
4
月份,正值
2023
年度年报季。
2023
年是大家普遍悲观的一年,年报本来就难看,尤其刚刚经历
1
月份小股灾,心绪还未遗忘。
4
月份,新村长吴主席也走马上任不久,新官上任三把火:在
4
月底,
5
月初,一堆公司戴上
ST
帽子,很多投资者都惶惶不可终日,不知道自己手里的股票啥时候突然暴雷。所以从
5
月中旬开始,投资者开始踩踏,纷纷割肉出逃,中国股市连续下跌了一个多月了。
不过我刚才随便看了一眼数据:
去年全年退了
45
家,其中上半年退了
17
家。
今年截止到现在,退了
20
家,其中上半年退了
16
家,和去年上半年基本持平。
这样看,好像雷声大雨点小嘛。
所以,这段时间又有人刀口上舔血,炒了一波超跌股。
这几天正值半年报季,半年报本来就难看。
再加上周五六证监会发的处罚新规,投资者又怕自己手里的股票某一天突然爆雷
ST
了,所以今天继续出逃。我在
6
月份还写过:今天中国股市大盘
2950
点。假设每天跌
0.3-0.4%
之间,那么
8
月中旬或下旬到达
2600
点。正好和半年报期间重叠。
不过上周也传闻:国家队在
1
月份最低点救市入市,按估计国家队浮盈
5000
多亿。我之前也写过,这一轮下跌:
1
、游资卖小盘微盘股,接盘者是捡便宜货的散户。游资向上升级买了沪深
300
2
、公募私募基金卖了沪深
300
,接盘者是游资。公募私募基金向上升级买了上证
50
3
、国家队中金汇金证金,卖了
2600
点救市时进的上证
50
,接盘者是公募私募基金。国家队零散向下降级买了沪深
300ETF
来护盘
我在
6
月份笑谈股票板块热点从后工业时代轮动到了前工业时代,尽是前工业时代基础设施:原材料、能源、建筑工程、银行。
我在周六也顺便统计了一把散户的对手盘:机构的7-9月份的股指期货期权转融通转融券,在7-9月大多数是空单大于多单,只有12月的中证500合约的多单稍微大于空单,这一杆子都支到年底了啊。
唉,散户在关注价值链出口:高频自动化量化交易
-
转融通跑路
-
退市赔偿。监管层在按照新国九条纲领,坚定地关注价值链入口:财报造假
-
欺诈发行。
去年,
2023
年
7
月
-8
月,北上资金连续两个月时间,每天流出
30-50
亿。今年:
2024
年
5
月,北上资金交易不实时公开了。
去年:
2023
年
9
月,每月新增投资者数量,不予公开了。
看现状,好像中国股市在去散户化。这个观点,大家认同不认同?有个词叫:三振出局。
但是中国人应该是全世界赌性最强的。让赌徒离开赌场,几乎不可能。
如果散户出逃,不再入场,那赌徒的钱会去哪里?
如果股市未来是机构们捉对厮杀,那么机构们的新武器是什么?
(
3
)价值投资个股
今天随手做了个过滤查询排序统计:
高纳税率
高股息
-
高分红
高回购
营收和利润连续在增长
没有监管函
今天过滤了一堆这样的股票(大家猜有多少只),这应该就是中国的真正好公司了吧。这算价值投资了吧。
然后返回去看它们的技术面:然后看
5
日
-20
日
-60
日涨幅,看
K
线全在下行通道。真是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还是二百五。还是过去那个交易纪律:不反弹出低位金叉就不抄底,因为永远没有底,只有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