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智能座舱与自动驾驶
智能座舱与自动驾驶资讯与资料,实时,权威,专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每天发现一家店  ·  今天这 12 件情人节礼物,好美! ·  2 天前  
武汉本地宝  ·  武汉元宵节8个亲子好去处推荐! ·  昨天  
武汉本地宝  ·  家长快看!武汉五区幼儿园入园体检指南来啦! ·  2 天前  
武汉本地宝  ·  武汉本周消费券领取时间一览表 ·  2 天前  
武汉本地宝  ·  武汉公积金账户的钱可以全额提取吗?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智能座舱与自动驾驶

雷军2024年度演讲全文(下载):人生不能后退,只能拼命往前冲!

智能座舱与自动驾驶  · 公众号  ·  · 2024-07-26 19:54

正文

扫码领取报告↑

进入资料分享群,后台回复:入群


本文提供 演讲全文报告 限时下载 ,请查看文后提示。


2024年7月19日 ,雷军的演讲主题是“勇气”,讲述了小米造车时的勇气决策。


他说,三年多前,小米正处多事之秋、内外交困。小米造车,勇气从何而来,如何冲出重围?


当时,雷军整整想了一周,偶然间,他看到《人类群星闪耀时》。书中的一句话,让他下定了最后的决心,“一个人对奇迹的信念,永远是一个奇迹能够产生的首要前提。”


以下为雷军的最新演讲内容,enjoy~





大家好!今天是我的第5次年度演讲,欢迎大家!

3月28日,小米SU7 正式发布,热度远超想像,一夜之间成为了现象级的爆品。三个多月以来,我每天都像在梦里一样。回顾过去,1000多个日日夜夜,小米汽车发生了太多跌宕起伏的故事。


01

破釜沉舟



小米造车源于一个意外。


1.1 造车的起点


那是2021年1月15日,那天早上7点多,我突然接到一位朋友的电话,他说,“雷总,你们被美国制裁了。
”这个消息有如晴天霹雳,我们召开了紧急的董事会,商量如何 应对
会上,有董事问,假如手机不能造了,你们三四万人该怎么办?是不是考虑一下去造车呢?
当天下午,我们第一次正式讨论造车,几乎所有高管都支持,但我认为风险太大,我们还是先做个调研。


1.2 特种兵调研


我们组建了6人调研组,在70多天里,马不停蹄去了10多个城市,访谈了85场200多人。

在调研过程中,李斌、何小鹏这俩哥们,一直力劝小米造车。说实话,我到今天也想不明白,这样做,对他们有啥好处,他们难道不怕汽车行业又多了一个“友商”吗?也许,他们俩就是单纯的为我好,为小米好。

随着调研的深入,我越发感受到,智能电动车的趋势已经不可阻挡。

3月24日,我向董事会汇报了调研结论:智能电动车是大势所趋,汽车和消费电子行业正在快速融合,小米必须干!同时,也表达了我们的担心,汽车会像手机一样赢家通吃,只有干到全球前五才能活下去。如果决定干,一定要做长期投入的打算,至少要投100亿美元。

经过激烈的讨论,董事们回复说:支持,但由于投入太大,雷军要亲自带队干!

1.3 艰难抉择


我完全没有想到董事会有这样的要求。之后的那几天,我每天都在天人交战中度过。


创业这么苦,我真的还要从头再干一次吗?
我想了整整一周才下定决心。3月30日,我回复董事会: “如果这件事必须干,如果大家觉得我合适,为了小米,我愿意挺身而出!”

这不是一时冲动,也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我70多天深思熟虑后的决定。

那一刻,我的心中只有7个字: 虽千万人吾往矣!


1.4 为小米汽车而战


2021年3月30日,小米发布公告:正式决定造车,雷军牵头,未来10年全资投入100亿美元。

小米造车,100亿美元投入,这个消息震惊了全行业。

当晚我们举办了发布会。那天我状态其实特别不好,得了重感冒,嗓子几乎说不出话来。

我没有给自己留任何退路,在台上斩钉截铁地说,“小米汽车是我人生最后一个创业项目。我愿意押上一生全部的声誉和成就,为小米汽车而战!”

现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直播弹幕上,满屏都是“干翻特斯拉”。那一刻,我百感交集。


1.5 不眠之夜


那一晚,是小米的不眠之夜,也是汽车行业的不眠之夜。

我收到了无数的消息,最触动我的是,凌晨5点,一位同事发来的。

他叫刘安昱,小米早期创业者,37号员工。他从小痴迷汽车,本来以为这辈子跟造车无缘了,业余时间就自己动手攒了一辆房车过过瘾。


那天晚上,他在广州出差,看了直播后,激动不已,拉上几个同事去珠江边喝酒。喝完酒后,又在江边走了整整一夜。到了凌晨5点,他下定决心,这个机会一定不能错过,就给我发了信息:只要让他参与,干什么都行!

那一夜,彻夜难眠的还有很多人,比如李田原。

他在宝马德国总部,负责iX这辆车的设计,算是在欧洲混得很不错的中国设计师。看完那晚的发布会,他被小米的决心深深震撼,立刻萌生了加入小米的愿望。

其实,放弃宝马总部的工作,放弃欧洲舒适的生活,说服家人一起回国,这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但他依然果断辞职,收拾行李,举家回国,投身到小 米汽车的创业之中。

还有一个人,他叫胡峥楠。

他曾两次拜访过小米。小米官宣造车后的一个晚上,老胡突然来电话,他造车20多年,国企、民企都呆过,自己也创过业,他跟前东家的合同到期了,想出来看看,特别想知道互联网公司到底是如何造车的。后来,他加入顺为资本,再后来,他兼任了我的顾问。

就这样,一群热爱汽车的人,不顾一切,从五湖四海,走到了一起。



1.6 为什么非要全资造车

小米造车在社会上也引起了巨大反响,我的一些企业家朋友也特别关心,4月5日下午,大家组团到访了小米。

很多人问,现在下场,是不是太晚了?我说,智能电动汽车,智能才是灵魂,汽车的智能化才刚刚开始。其实,汽车是百年赛道,只要真心想干,任何时候开始,都是最好的时机。

还有人问,小米汽车,为啥不拿出独立融资、独立上市呢?

当时造车很火,几家新能源公司股票暴涨,确实有几家投资机构给我们开价了,估值了百亿美元。小米汽车,还啥都没有,就估值100亿美元,而且,花别人的钱造车,几乎零风险。这样天大的好事,谁能拒绝呢?但我们深思熟虑后,还真的拒绝了。

因为造车周期很长,如果拿了别人的钱,想法就很难长期一致。 而且,在小米内部造车,手机很多核心技术和研发资源都可以直接用。我也非常清楚,造车难度很大,光靠我一个人肯定不行,所有部门必须齐心协力。

最后,我们下定决心,不融资自己干,钱全部自己掏,风险全部自己扛,只要能把车造好!

那天,王传福、李斌、何小鹏、李想都到了。王传福后来告诉我,他很佩服我们的勇气,当时多少还是为我们捏了把汗。


1.7 勇气与抉择

这就是小米造车的起点。

如果不是遭遇“美国制裁”这样巨大的冲击,我们肯定不会贸然进军汽车这样复杂的行业,也不会有今天的小米SU7。

所以,无论面对何等巨大的危机,都不能被吓倒。破釜沉舟的勇气,才是我们冲出重围的关键。



02

直面挑战

汽车行业每年都发布两三百款新车,竞争非常激烈。作为一个新来者,第一辆非常重要。我们该如何造车,造一辆什么样的车呢?


2.1 造一辆什么样的车呢?


刚开始,我们团队找来了一大堆调研报告,开始学习和研究,写了上百页的分析材料。
我忍不住给大家泼了盆冷水,我说,不要搞那么复杂,先造一辆小米工程师们想买的车就可以!

怎么才能精准把握他们的需求呢?大家的第一反应是,找个调研公司,花几个月时间,再整份报告。

我再次提醒大家,别浪费时间了,一百份报告也替代不了和一个真实用户面对面的沟通。

我们不辞辛苦,约工程师一个一个面谈,一共谈了300多人。谈完后,我们觉得还不够,就到停车场里,一辆一辆数,看看大家到底开什么车。

方法很土,但非常简单直接,很快就知道了大家买的车型、品牌和价格段。比如,轿车和SUV各占一半。

从研发角度来看,“高车容易低车难”,SUV容易干,轿车更难干,很多车企都是先做SUV。

但我们决定不走寻常路,先从纯电轿车做起!等轿车做好后,再干其他车型就容易了。


2.2 从核心技术出发



我们在核心技术上的投入非常坚决。比如,电机,我们同时干了三代;大压铸,我们一上来就干了两套;智能驾驶,我们全栈自研了纯视觉和激光雷达等两套方案。

还有很多核心技术,都是这么干的。今天,我给大家讲讲电池包。

电池包比大家想象得要复杂,做一款电池包大约要十多个月、几千万的研发成本。行业里一辆车最多做两三款电池包。

我们SU7 前后干了10多款,甚至还自建了一个电池包工厂,把供应商折腾得够呛。我都不好意思了,专门给宁德时代的曾总打电话解释。

没想到,曾总说,他太理解了,他当年曾经给A公司做过电池,A公司一款手机,其实只需要一个电池方案,但在研发过程中做了200多个,最后只用了一个;他完全支持我们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产品做好。


2.3 21天会议


就这样,2021年项目一开始,我们就同时启动了很多项核心技术的研发。
接着,披星戴月干了大半年,到了春节前,我们召开了第一次正式的项目评审会。没想到,分歧特别大,产品方案几乎要推翻重干。

春节后,开工第一天,我取消了所有日程,把小米汽车团队最核心的十多人“抓过来”开会,商量如何解决。

谁也没想到,一个临时会议,最后整整开了21天。

小米造车,要尊重行业规律,先守正,再出奇,不要盲目追求颠覆。

正是这21天的会议,我们每个人成了真正的战友。


2.4 克服重重困难


刚开完会,上海疫情爆发了,我们有很多工程师在上海,咋办?

大家手提肩扛,把能扛得走的实验设备全都扛回了家,就在家里做研发。


就是这样大无畏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帮助我们克服重重困难,项目依然按计划稳步推进。


2.5 试产车


2023年8月16日,第一辆试产车从工厂产线上缓缓驶出来,所有人都激动不已。


经历这么多的峰回路转,我们依然如期交付,这真的是一个奇迹!我们的团队非常了不起,几乎每个组都是超水平发挥!

下线仪式结束后,同事们逐渐散去。我一个人围着试产车,慢慢绕了好几圈,打开车门,一个人坐在里面,坐了很久很久。我自己都不敢相信,我们的车真的造出来了!


2.6 勇气与决心


我们选择了做最难的纯电轿车,
我们选择了从底层核心技术做起,
我们选择在项目压力最大的时候,停下来开21天的会,
这一切,都需要巨大的勇气与决心。

因为,我们深知,只有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情,才能走得更远,小米汽车才能成功。



03

躬身入局


这几年,我琢磨最多的问题就是,我如何才能把车做好呢?

后来,我发现,答案并不复杂:只有懂一行、爱一行,才能真正干好这一行。


3.1 自己开车


我造车的第一步,说起来,很简单,就是自己开车。
10多年前,由于工作繁忙,公司就给我配了专职司机,我就没怎么开车了。

从决定造车那一天起,我就下决心自己开。重新开车,有点像新手上路,手忙脚乱的,我花了几天时间才适应了。 司机坐副驾上,同事们开玩笑说,老板亲自给你开车,你真的是太有面子了。

每次,我都戴着帽子和墨镜,全副武装的,但很快就被认出来了,是不是有点尴尬?

后来,我找到了一个好办法,就是在公司停车场转,看见没开过的车,就安排助理去借。

助理就会在车上贴张借条。有的同事非常惊讶:真的是雷老板要借车吗?还专门找我来核实。

借车时,我喜欢和车主聊天,问车主几个问题:一、你觉得这辆车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二、你当初为啥买这辆车;三、下次你想换一辆怎么样的车。接着,认真开上一两天,再到网上看看资料和评论,对这辆车就有了完整认识。然后,洗完车,再加满油后,还回去。

每次换车,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我遇到过好几次,车主在边上站着,我上车后鼓捣了几分钟,就是没有把车发动起来,急得一头汗。

不知不觉,三年来,我大约试驾过170多辆车。

前些天,我整理了一下试驾笔记和资料,居然已经有20多万字了。


3.2 学赛车


我还看了不少汽车巨头的传记,甚至还把过去看过的赛车电影都找出来,又重新看了看。


法拉利、保时捷、丰田等这些车企,他们老板都是很出色的赛车手,国内车企老板,听说开车也都不错。

我心里暗暗有了一个目标:我能不能把车开好,成为国内车企老板中开车最好的之一?甚至,我能不能也去开开赛车?

开赛车,多少有点危险。而且,像我这样的年龄去开赛车,是不是有点不靠谱呢?

我想了很久,还是下决心去试试。开赛车,需要先考个赛照。

我是在夏天学的赛照。赛车为了减重把空调都拆了,车里温度经常高达五六十度。

穿上防火材料做的赛车服,戴上头盔,坐在非常硬的运动座椅上,勒紧六向安全带,看起来很帅,但实际上非常不舒服。几十圈跑下来,全身都会湿透,感觉整个人都虚脱了。

作为一个新手,冲出赛道很常见的,而且一不小心,就很容易撞上防护墙,他们管这个叫“上墙”。平时撞车是个大事,学赛车后发现,赛道上撞车就是家常便饭了。

赛车是没有保险的,一撞就是一大笔钱。赛道上的规矩,撞车后各修各的车,被人撞了只能自认倒霉。

在这里,多说一句,赛车看起来很危险,实际上,车辆都经过改装,只要严格遵守规则,安全系数还是很高的。

为了提高水平,我还专门买了七轴模拟器,开模拟器也很累,一个小时开下来也是一身汗。


最后,吃了不少苦,我如愿以偿拿到了赛照!

我不仅自己学,还拉着管理团队一起学。到目前为止,管理团队,加上工程师,已经有100多位同学拿到了赛车驾照。

我相信,一支真心热爱汽车的团队,一定有能力把车做好。

我们小米还举办了多次内部比赛,同学们参与非常踊跃。有一次内部比赛,我被一个同事在同一个弯道连续撞了两次,特别郁闷,最后还得自己修车。 玩赛车这个过程,让我对车有了更深的理解。


3.3 冬测与夏测


汽车研发的关键节点,我也坚持亲自参与,比如冬测和夏测。

2022年底,我们的工程车如期进入冬测的环节。冬天的黑河,气温低至零下三四十度,非常冷。

这是小米汽车的第一次大考。冬测的负责人见到我后,非常惊讶,他说,他干了20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到车企董事长亲自来冬测的。晚上吃饭的时候,他还专门叮嘱食堂加了一个菜。

寒来暑往,2023年8月初,我又参加了夏测。

夏天的吐鲁番,气温高达50度。车在阳光下暴晒了一中午,烫得根本没法坐。说到这里,防晒真的太重要了。

夏测虽然艰苦,但还是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我印象最深的是吐鲁番西瓜,又大又甜,确实好吃,而且特别便宜,0.5元/公斤,简直不可思议。



3.4 高管亲自测试


SU7发布前,我们做了行业最大规模的实车路面测试。总测试里程达到了 540万公里。






3.5 勇气与行动


重新自己开车,学赛照、玩赛车,冬测、夏测、京沪长途测试,这些事情看起来都是小事,都很简单。但我的体会就是,勇气不是喊口号,而是每一步脚踏实地的行动。

说到这里,网友们不停地催我,啥时表演漂移。我是初学者,水平一般,前段时间,鼓起勇气拍了一段,大家凑合看看就好。




04

横空出世


造车这3年,我们内部紧锣密鼓,但对外,一直没有做过任何宣传。直到去年12月底,小米汽车才第一次正式亮相,有点像“横空出世”,关注度特别高。


4.1 批评与质疑


紧接着,扑面而来的,就是各种各样的质疑、批评和诋毁。


“苹果十年都干不成,凭啥小米三年就能成?”“真的是你们自研的吗?”


黑稿如潮水般袭来,再加上友商推波助澜,当时漫山遍野的调侃和嘲讽,比如这句话,你们也许听到过,“军儿,收手吧,外面都是XX”。

更严重的是,我们倾尽全力做的SU7,几乎所有人都觉得卖不动。

大家建议我调低预期,不要讲性能,不要讲驾驶,讲讲科技和生态就可以。我尝试说服他们,有一次,说了两三个小时,说到口干舌燥,完全无法改变他们的观点。

这让人无比绝望,我们整个团队都笼罩在焦虑之中。那段时间,不少人说我特别憔悴。



4.2 疯狂的产能目标


在我最郁闷的时候,我想起了2年前,我试驾过同事的一辆福特野马,40多万的性能车。

那位同事告诉我,这辆车就是他的 Dream Car。

他工作十年后买给自己的奖励。每天早晨,他一坐进车里,就充满了打拼的力量;每天晚上到家后,都还会在车里坐一会。

他的话让我坚信,人生值得被奖励,我们的SU7,就是为这样的奋斗者设计的 。

我相信,人们对 Dream Car 的向往;
我相信,过去3年间我们全力以赴的投入;
我相信, SU7 超凡的体验和魅力。
所以,无论有多少人不看好,我始终坚信,SU7 一定会大卖。

今年2月,敲定全年产量时间到了。我们该定多少货呢?

很多人建议定3万辆足够了,订货稳点好。我内心特别矛盾,一方面担心卖不动,另外一方面担心,定少了不够卖。最后,我们下定决心,定了 7.6万辆!

这将是能跟Tesla Model 3比肩的销量。这也意味着,扣除产能爬坡时间,月销必须达到1万辆;如果卖不出去,巨大的库存,将是灭顶之灾。

我深知,7.6万辆,绝对是一个疯狂的目标,但我们没有退路,必须往前冲!


4.3 媒体试驾


就在巨大的焦虑中,SU7正式发布的日子逐渐临近。

3月中旬,我们专门安排了一次媒体试驾会,媒体老师们第一次真正接触了 SU7,有些人观点开始改变。

他们说:“无法想象这是小米造的第一辆车,完成度如此之高,驾驶质感也很高级,小米确实有高人。”


我悬着的心,才稍稍踏实了一些。


4.4 定价难题


就是这样,销售同学们还是非常担忧。

最后,办公室里陷入了一片寂静,直到一位高管说,“就这个价吧。无论卖多少辆,我们认了!”


4.5 SU7 正式发布


3月28日,小米SU7 正式发布。



发布会结束后,我正在接受媒体采访,有同事跑进来,非常激动告诉我,4分钟大定破1万,27分钟破了5万!

那一刹那,让我感觉,一切都如此美好,过去三年所有委屈和不被理解都不重要了。

有很多用户,没有试驾过,甚至没有看过真车,在发布当晚,就直接预定了。有位朋友讲述了一位米粉的故事,让我特别感动。


这个无意之举,在网上火了,甚至演绎成“千亿CEO给我开车门”的段子。


4.6 北京车展


到了今年北京车展,我成了别人眼里的“营销之神”、“行走的流量”。 但我认为,这全部来自小米SU7 一眼万年的魅力和巨大的成功。


5月,我们正式宣布,在所有伙伴全力支持下,小米SU7全年销量目标(其实只有9个月),保底10万辆,冲击12万辆。这绝对是一个刷新行业纪录的奇迹。


就这样,小米汽车成功挤上了牌桌,但我深知,我们离真正的成功还很远,我们的长征才刚刚开始!



05

勇气与信念


过去的3年,对于我,对于小米,都是一段脱胎换骨的经历。

小米SU7 成功的背后,凝聚着巨大的勇气。这不是某一个人的勇气,而是小米集团40000多人共同的勇气。
·
勇气,并非没有恐惧,而是面对恐惧,依然坚定不移。
勇气,来自坚定的信念,奔涌不息的热情,还有,每一步的脚踏实地。
勇气,就是人类最伟大的赞歌!
朋友们,愿你永远拥有勇往直前的决心,和披荆斩棘的勇气!


06
小米MIX Fold 4
满配之下极致轻薄


小米MIX Fold 4,满配之下极致轻薄,8999 元起,将于 7 月23 日开售。

左滑查看更多 ←



07

小米MIX Flip

小折叠的分水岭之作


小米MIX Flip,小折叠的分水岭之作,5999元起,将于 7 月 23 日开售。
左滑查看更多 ←


08

Redmi K70 至尊版

性能魔王,全面进化


左滑查看更多 ←
另外 Redmi 与兰博基尼汽车 SQUADRA CORSE 二度携手,推出全新跨界杰作 :K70 至尊冠军版。全新竞速设计,性能释放更极致,致敬赛道信仰。

Redmi K70 至尊版,2599 元起,7月19日发布会后同步开售。 Redmi K70 至尊冠军版,3999 元, 7月19日发布会后 同步开售。

……



15

Xiaomi SU7 Ultra Prototype

挑战全球最速四门车
目前小米SU7 产能提升、交付加速进展顺利。迄今为止,小米SU7已交付超3万台,预计11月提前完成全年10万辆交付目标。小米汽车服务网络也将不断完善,预计12月,全国将有59城,220家销售门店开业。


为了在赛道上有更好的表现,小米SU7 Ultra原型车追求极致的轻量化,采用「全碳」设计,将车重降低到了1900kg。还追求极致的下压力,通过重构空气动力学设计,达到了2145kg的下压力。

左滑查看更多 ←


如欲 获取完整版PPT文件 如下方式:

全套资源领取


方式1

长按二维码 加入星球

10T资源,尽情下载

(资源实时更新,本资源已同步至知识星球)

有其他资源需求及问题欢迎在星球提问


方式2

长按二维码回复: 报告


- END -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并关注


#重磅推荐#

绿色通道,报告一键下载!

需要批量下载和及时更新最新汽车行业 学习资料、技术资料、行业报告 的朋友,可以加入我们的知识星球,大量的中外文精品汽车行业资料将会优先分享到知识星球中,加入即可下载全部报告。

知识星球 加入请扫描以下二维码

↓↓↓

长按二维码 加入知识星球

10T资源,随时下载

PS:加入知识星球,可免费下载所有发布的报告,包括16大板块,详细清单如下:


以下为 历史发布报告, 星球↓内 免费下载

(更多报告请 星球↑ 内按关键词搜索)


【报告6601】ID.4、Model Y、Mach E电子电气架构对比

【报告6603】整车研发试验项目大全

【报告6629】国内外混动技术介绍及对标分析(32页可下载)

【报告6654】滑板底盘技术及公司盘点

【报告6661】2021麦肯锡中国汽车行业CEO特刊-194页

【报告811】DFMEA五版培训资料(84页可下载)

【报告719】Model3拆解分析报告(28页可下载)

【报告726】ADAS和自动驾驶的现状和技术路径(39页可下载)

【报告734】理想汽车调研分析报告(26页可下载)

【报告742】汽车热管理行业深度报告(50页可下载)

【报告763】长安汽车Low_frequency_nvh_cae(85页可下载)

【报告765】Model Y报告完整版(可下载)

【报告782】新能源热管理技术路线2020(59页可下载)

【报告784】奥迪车载诊断系统内部培训资料(51页可下载)

【报告794】北汽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设计与评价(31页可下载)

【报告795】上汽自主品牌车身轻量化设计现状及展望(18页可下载)

【报告6806】小米集团:智能硬件报告

【报告806】中国汽车智能网联产品研究(45页可下载)

【报告810】长城汽车皮卡业务分析报告(40页可下载)

【报告821】2021中国商用车后市场白皮书(19页可下载)

【报告836】HUD全产业链深度解析智能座舱(38页可下载)

【报告8706】同济大学:自动驾驶-数据如何驱动智能化出行生态的变革(27页PDF下载)

【报告872】深度解析:电池管理系统(BMS)工作原理(21页可下载)

【报告874】蔚来ET7研究报告(可下载)

【报告875】蔚来企业研究报告(29页可下载)

【报告877】丰田现状及创新业务报告(33页可下载)

【报告883】ADAS自动驾驶架构算法技术路线(40页可下载)

【报告918】奥迪A8 R744二氧化碳系统(37页可下载)

【报告919】车联网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54页可下载)

【报告6427】汽车CAN总线详细教程(118页可下载)

【报告6445】汽车电子开发流程(30页可下载)

【报告6599】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的软件开发过程

【报告6106】中国汽车智能车联现状及功能研究报告(21页可下载)

【报告6111】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15页可下载)

【报告6112】ESP详解解析(51页可下载)

【报告6115】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资产运营管理研究报告(105页可下载)

【报告6116】芯片短缺对汽车行业影响【卡达克】(41页可下载)

【报告6117】车企数据资产及业务价值实现白皮书(58页可下载)

【报告6119】SiC车用点击控制器研发进展-中国科学院电工所研究部主任温旭辉(45页可下载)

【报告6120】新能源汽车热泵空调系统(可下载)

【报告6121】特斯拉Model3整车轻量化技术分析(14页可下载)

【报告6122】宝马汽车设计的7个步骤(可下载)

【报告6123】汽车芯片分析(应用|市场规模|趋势)(17页可下载)

【报告6124】全球26家汽车零部件企业2020年业绩(可下载)

【报告6125】智能座舱技术市场现状及趋势(10页可下载)

【报告6126】新能源汽车专利20强榜单(可下载)

【报告6127】全球半导体封测厂排名(附近年来全球新增封测厂)(可下载)

【报告6128】MiniLED 产业链全景解析(17页可下载)

【报告6129】华为鸿蒙操作系统深度研究报告(94页可下载)

【报告6131】智能网联汽车信息物理系统参考架构2.0-CICV(169页可下载)

【报告6134】6种最常用恒流源电路的分析与比较(7页可下载)

【报告6135】布线的常见规则(11页可下载)

【报告6136】深度剖析:IGBT的结构与工作原理(8页可下载)

【报告6137】这17个PCB布局的知识点你不得不看(15页可下载)

【报告6138】这些常见的电容器你认识几种?(9页可下载)

【报告6139】电压kV为什么k要小写,原因你知道吗?(20页可下载)

【报告6140】芯片测试产业链(85页 PPT可下载)

【报告6141】芯片制造的10大关键工艺(可下载)

【报告6143】碳中和及可持续发展高管洞察-施耐德电气(37页可下载)

【报告6144】碳中和报告:碳达峰全景图,新目标、新结构、新机遇(55页可下载)

【报告6146】大众MEB电动汽车深度研究报告(36页可下载)

【报告6147】丰田汽车深度研究报告(140页可下载)

【报告6148】丰田汽车市场竞争力分析报告2021版(40页可下载)

【报告6149】比亚迪乘用车的布局演变与战术分析(53页可下载)

【报告6150】哪吒汽车研究报告(22页可下载)

【报告6151】特斯拉Model3整车轻量化技术分析(15页可下载)

【报告6152】吉利新能源研究报告(24页可下载)

【报告6153】MPV市场深度解读-洞察报告2021版(22页可下载)

【报告6157】陕汽集团研究报告(21页可下载)

【报告6158】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实施情况年度报告(21页可下载)

【报告6160】中国汽车后市场渠道数字化营销(17页可下载)

【报告6161】中国汽车后市场发展机会(21页可下载)

【报告6162】后市场如何跟上用户“新四化”节奏(可下载)

【报告6163】小鹏汽车造车新势力专题报告(47页可下载)

【报告6164】华为汽车BU业务布局及分析框架(90页可下载)

【报告6165】华为全场景分布式鸿蒙系统详细介绍(37页可下载)

【报告6166】商用车智能化发展路径与解决方案(28页可下载)

【报告6167】华为研究报告(46页可下载)

【报告6168】智能座舱市场与技术发展趋势研究白皮书(52页可下载)

【报告6169】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卫星定位白皮书2020年版(153页可下载)

【报告6170】主要科技公司智能交通市场竞争力分析报告(43页可下载)

【报告6171】101页电源管理芯片研究框架(可下载)

【报告6177】2030碳达峰和2060碳中和再造企业可持续发展创新力(31页可下载)

【报告6178】FORD福特汽车研发流程(46页可下载)

【报告6179】宝马电子气门(可下载)

【报告6180】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42页可下载)

【报告6181】新能源汽车能量管理系统(50页可下载)

【报告6182】新能源热管理(40页可下载)

【报告6183】汽车嵌入式系统基础(47页可下载)

【报告6184】汽车电子电气架构设计与评估(33页可下载)

【报告6185】汽车功率半导体市场研究报告(39页可下载)

【报告6186】IEA-全球电动汽车政策研究(17页可下载)

【报告6187】BCG-电动汽车时代(15页可下载)

【报告6188】2030年新能源汽车电池循环经济研究报告(可下载)

【报告6189】汽车散热器白皮书(44页可下载)

【报告6190】最佳的混动动力总成配置是什么样的?(34页可下载)

【报告6191】“十四五”汽车产业发展建议(40页可下载)

【报告6192】新能源热管理分析报告:ModelY,P7(2021版)(27页可下载)

【报告6193】轮胎特性在整车开发中的作用及要求(18页可下载)

【报告6194】电气化卡车:没有单一的引爆点或技术(24页可下载)

【报告6195】氢能源行业前景分析与洞察(29页可下载)

【报告6196】Global_EV_Outlook_2021(59页可下载)

【报告6197】美国智库报告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启示(可下载)

【报告6198】东风公司专题分析(49页可下载)

【报告6199】上汽集团专题分析(45页可下载)

【报告6200】2021吉利汽车智能化深度研究报告(44页可下载)

【报告6201】2021比亚迪半导体公司业务研究报告(34页可下载)

【报告6202】2021年长安汽车公司战略转型与营销渠道变革分析报告(28页可下载)

【报告6203】现代起亚,韩国汽车工业及同文化企业并购研究(40页可下载)

【报告6204】智能座舱市场与技术发展趋势研究白皮书(52页可下载)

【报告6205】移动出行报告(79页可下载)

【报告6206】汽车智能化的商业化路径、产业演进及投资机会(67页可下载)

【报告6207】汽车OEM智舱智驾能力分析:蔚来小鹏特斯拉(54页可下载)

【报告6213】Stellantis ev_day_2021(57页可下载)

【报告6214】海外电动车行业专题:全球PEM燃料电池技术(30页可下载)

【报告6216】全球燃料电池汽车在道路运输行业的运用研究(41页可下载)

【报告6217】燃料电池系列深度报告(39页可下载)

【报告6218】电动汽车电池材料成本上涨对电池供应链的影响(47页可下载)

【报告6219】收入对汽车需求的影响(40页可下载)

【报告6232】新能源车保值率之痛(25页可下载)

【报告6233】美国锂电池国家战略(49页可下载)

【报告6239】智能网联汽车预期功能安全前沿技术研究报告(101页可下载)

【报告6240】罗兰贝格中国行业趋势报告:2021年度特别报告(87页可下载)

【报告6241】麦肯锡汽车网络安全:应对挑战(35页可下载)

【报告6242】直销或代理:汽车未来销售模式探析(17页可下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