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樊登读书,ID:readingclub_btfx 。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你有没有发现,刚毕业的时候,同学之间的差距其实并不大,彼此都是涉世较浅的年轻人,怀揣着希望开始闯荡江湖,接受社会的洗礼。
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与人的差距会在无形中越拉越开,正如电影台词所说:“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
那些走得远的人,身上都具有这三种特质:
跌到低谷时积极寻找反弹的势能
9月26日,海底捞挂牌上市,网友直呼史上最贵的火锅诞生。
海底捞CEO张勇进入了大众的视野。没背景没学历的他,靠着勤快的双手,创造出市值近1000亿港币的商业帝国。
像所有创业菜鸟一样,一开始他频频受挫,摸不着门路。连续三次创业,都以失败告终。
但是,这三次失败的经历并没有浇灭他心中的创业热情,反而让他愈挫愈勇,激发了他的创业激情。
真的勇士,敢于坦然面对生活的考验,在跌到低谷时依然积极寻找反弹的势能。张勇就是这样的人。
1994年,23岁的张勇召集三个死党,凑了8000块,买了四张火锅桌,就创办了海底捞餐饮股份有限公司。
刚开那张那会儿,他对火锅方面依然是一窍不通,做出来的口味没啥特色,在火锅遍地的背景下,实在是找不出竞争优势,这样的处境并没有让他退缩,他绞尽脑汁寻求突破点。
为了留住顾客,他试着在服务方面注入个性化体验,没想到竟然引领了极致服务的潮流。
在店门口提供免费瓜子和水,还有擦皮鞋、美甲; 发圈、眼镜布……众多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为海底捞赢得了品牌美誉度,迅速打开了广阔的市场。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术语叫做“U型思维”: 即欲取之,先予之,再让思维和行动来个180度的大转弯。
拿玩魔方做比方,要想把某一颜色的方块转到想定的位置,想都不想就去转,只会“欲速则不达”。好的方法是把其中一个方块放到适当的位置上,再依次摆好。
能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心志都尤为坚定。他们清楚地知道:欲戴皇冠,必承其重,走出逆境,靠的无非是多扛一会,向前一步。
此路不通,则换条路摸索,直到找到属于自己的路。
我很喜欢喜剧大师卓别林说过的一句话:“用特写镜头看生活,生活是一个悲剧,但用长镜头看生活,就是一部喜剧。”
拥有反脆弱的内核,能助你在暗淡的岁月披荆斩棘,度过险关。
用视觉化的愿景驱动实践
你身边肯定有很多这样的人,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醒来走原路。
一切没有行动力的计划都是耍流氓,只有转化成行动的计划才有实质意义。
真正强大的行动者,是不受干扰的,视觉化的愿景驱动着他们不断实践。
阿乙是当今中国囊括多项大奖的新锐作家,他在央视节目《朗读者》中分享了自己写小说的经历。
他曾是一名江西的小镇警察,为了圆写作梦,不顾父亲反对,毅然决定抛弃一眼望到头的生活,在32岁之际开始艰辛的职业作家之路。
他每天关起门来拼命写,逐字逐句地打磨,只为写出一部让人过目难忘的作品。他囤了很多面包,一天只吃两顿,大量抽烟喝咖啡,睡眠质量差,真正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得了卡斯尔门氏的罕见慢性病,到医院做了肾脏手术。最难受的时候,一天吃了20片激素。
凭着扎实的功底和日积月累的辛勤劳动,阿乙写出了长篇小说《早上九点叫醒我》,他的出众才华也受到文化名人罗永浩、北岛的赏识,事业蒸蒸日上。
《你要配得上自己所受的苦》的书里说道:一个人的执行力和行动力,决定一个人的成就,要成功就要忍受眼前付出的辛苦和各种与目标无关的诱惑。
所谓执行力,就是澄清内心价值,把人生愿景落地的过程
。高谈阔论创造不出成绩,快速行动才能产生价值。成功的秘诀就是一流的执行力。
阿甘,一个智商只有75的低能者,却凭借激情、执着和强大的信念、罕见的意志力,创造了许多奇迹:越战英雄,乒乓外交使者、企业家……
华为总裁任正非经常把自己比作阿甘,对员工说:“这些年聪明的人都走了,留下来这些人,我傻,你们也傻,我们这一群人傻傻地一起干,就干出了今天的华为……”
说干就干,立即执行,一个实干家胜过十个空想家。
借助扫除力为认知减负
今年34岁的扎克伯格,资产已经达到4600亿,平均每天能赚4000万,巨额财富让人望尘莫及。
他有一个特点,几乎永远都穿着一件灰T恤,不把精力浪费在决定日常琐事上。对于他来说,每天需要决策的事情太多,面对的是过载的各类信息,他只想节省认知带宽,用全部精力来开发好的产品和服务。
《极简》中有这样一段话:“拥有更少物品的生活总能让人感觉自由,给人以蓬勃的生命力,使人们充满希望和目标。它使人们在精神层面得以拓展,不仅仅是作为物品的累积者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