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一说起南京和杭州,这两座GDP相继破万亿、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名都,两地小伙伴都是一副比比谁更牛的“相杀”局面,动不动就是“谁胜出”、“手撕”、“对比”、“哪个好”、“哪个地位高”之类的画风。
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里,上海是唯一的“超大城市”,南京是唯一的“特大城市”,而杭州却只是“大城市”。同时,南京和杭州又是国家中心城市的热门城市,互相对标什么的,当然也是符合想象力的。
然而我们在这里要告诉各位的是,现在,相爱的气氛正在滋长!
本次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长缪瑞林领衔提出《关于将宁杭生态经济带纳入国家区域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议案》,吸引了江苏团105名代表、浙江团25名代表联署,引发热烈反响。
在媒体报道中,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长缪瑞林用“兄弟联手、双核驱动”形容未来的宁杭关系。“网上总是把南京和杭州拿来对比,我认为要多看长处,优势互补,实现双赢。作为南京来看,要多向杭州学习,学习他们的创新创业精神、浙商精神。”
在缪瑞林看来、在长三角这样一个三角中,沪杭线、沪宁线无论是经济、城市、产业都很强,但宁杭这条线经济发展总量还弱一点。
据缪瑞林透露,其实早在2004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专门批示“有关专家建议,江浙联手繁荣宁杭城市带,应引起注意,可作为融入长三角的新举措”。
2010年国务院批复实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以及201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实施的《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都明确提出大力建设宁杭发展带。
2016年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专门提出“打造宁杭生态经济发展带”,并由两省政府主要领导签订了《关于共同推进宁杭生态经济发展带建设合作框架协议》,明确“推动宁杭生态经济发展带建设规划纳入国家级区域规划”。目前,江苏和浙江两省政府正在积极推动宁杭生态经济发展带建设。建议由国家层面推动宁杭生态经济发展带规划建设,加快打造长三角地区新的增长极。
其实,两地有个很说得到一处去的特点——双双看重“绿色生态”,极力摒弃重化工业。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发改委主任朱晓明表示,江苏省发改委与浙江省发改委正在对规划进行调研。宁杭区域有非常大的特色,就是“生态”,宁杭生态经济带就要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的样板区,不再是延续沪宁、沪杭的方式,要围绕生态区打造。
探索形成绿色化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进一步丰富新型城镇化内涵和路径,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提供先行示范和有力支撑。
宁杭高铁开通后,南京和杭州之间只有70分钟车程,本来就是周边游的热门线路,将来无疑会更加“亲密互动”。
时空距离缩短后,一定会带来人流、物流、经济流。这个区域内,未来将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比如宜兴,就是国家级环保产业园,句容也聚集了一批绿色环保企业,浙江湖州的安吉也做得不错。未来,南京与杭州间强强联手,彰显生态功能,再谋划出一批生态建设和修复工程,重大的绿色城镇建设项目。
“要绿色低碳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生态有机农业、旅游业、高科技产业、研发创新的服务业,但重工业、重化工肯定不能来。”缪瑞林强调,在这个生态经济带上,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高要新要轻,要绿色。”
为何“晋升”国家战略?
这份《关于将宁杭生态经济带纳入国家区域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议案》中有三大重点建议:一是将《规划》纳入国家级区域规划审批计划,推动《规划》成为国家重大区域发展规划。二是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组织开展《规划》编制工作,力争年内完成规划编制报批工作。三是报请国务院同意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尽快印发实施《规划》,并指导地方做好规划实施工作,上下联动推进宁杭生态经济发展带建设。
此外,对于基础设施建设,代表们也建议,加快完善以宁杭通道为轴带的区域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大力支持沿江城际、镇宣城际、泰常溧城际、泰锡常宜城际等铁路规划建设,加速区域一体化进程。建议支持南京、杭州拓展城市轨道交通网覆盖范围,加快推进宁高、宁溧、宁句、常金等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推动杭州轨道交通向余杭、安吉、德清等区域延伸。建议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布局建设通用机场,开展通用航空政策试点。加大对区域农村公路提档升级的财政支持力度,切实提高宁杭沿线区域城乡路网密度。
朱晓明已经开始如数家珍地向媒体记者先介绍可玩的地方:“宁镇、茅山、天目山三大山系,秦淮河、钱塘江、太湖等水系。”一大批自然生态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水利风景区、湿地公园、地质公园,比如有宜兴龙池省级自然保护区,溧阳上黄水母遗址保护区,高淳固城湖水资源保护区,天目湖湿地保护区、浙江长兴尹家边扬子鳄自然保护区、浙江梁溪国家生态公园、大竹海国家生态公园和竹乡国家生态公园。
“你想当天往返也可以,你想玩一个星期也可以”。
(以上主要报道来自《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