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名城网事
名城淮安网第一时间为您传递淮安本土娱乐、消费、及各类便民生活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压岁钱“存款难”,暴露银行声誉风险全流程管理 ... ·  昨天  
哔哩哔哩  ·  《哪吒2》破百亿,第三部剧透来了 ·  昨天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ABC回应产品争议、成都警方通报保安持棍殴打 ... ·  2 天前  
哔哩哔哩  ·  300万粉UP主结婚了,新郎是粉丝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名城网事

温阳散寒、安神助眠,分享几副冬季养生浴足方

名城网事  · 公众号  ·  · 2025-01-07 19:47

正文

《黄帝内经》记载: “阳气起于足五趾之表,阴气起于足五趾之里。” 脚自古就有人体的第二心脏之说,其与气血、阴阳、精气都紧密相连。


在冬天里,不少人开启了睡前泡脚模式,希望能改善手脚冰冷,促进睡眠质量。中药泡脚通过热力作用刺激足部的穴位反射区和经络,使药液的有效成分通过渗透作用被充分吸收,从而达到 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调和阴阳、扶正祛邪 的目的,起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下面推荐几个常用中药浴足方,建议收藏。 (注:以下方剂建议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冬季养生浴足方


安神助眠方


组成: 首乌藤、郁金、合欢皮香附、石菖蒲、酸枣仁各

50g。


功效: 疏肝解郁,养血安神,适用于焦虑失眠健忘人群。


预防感冒方


组成: 艾叶30g、生姜30g、葱白20g、紫苏30g、防风20g。


功效: 温经散寒,祛风解表,适用于阳虚容易感冒人群,


清泻肝火方


组成 龙胆草20g、桑叶20g、菊花20g、夏枯草30g、黄柏20g。


功效: 清热祛湿,泻火解毒,适用于口苦、目涩、带下黄等肝经湿热人群,


缓解足痛方


组成: 透骨草30g、乳香10g、没药10g、鸡血藤30g、丹参20g。


功效 舒筋通络,活血止痛,适用于血瘀型足跟痛


温阳散寒方



组成: 艾叶40g、小茴香20g、生姜40g、吴茱萸30g。


功效: 温阳散寒,适用于阳虚怕冷人群。


泡脚具体方法


将中药加水(或装入熬药袋)先浸泡20~30分钟后煮沸,待药液温度为37°C~42'℃时泡脚,每次20~30分钟为宜,身体微微出汗即可,药水量要没过踝关节,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


泡脚前注意这4点


1、饭后1小时或睡前1小时泡脚更合适



饭前饭后半小时不宜泡脚,泡脚最好选择在饭后1小时再进行,或是晚上10点入睡前1小时,即9点泡脚比较合适。


2、妊娠期和经期谨慎泡脚


妊娠期和经期女性应谨慎泡脚,尤其在使用中药足浴时,一定在医生的指导下方可使用。


3、儿童泡脚时间不宜过长


儿童的皮肤比较细嫩,不宜久泡,且泡脚时间过长,足底的韧带会变得松弛,不利于足弓的发育形成和维持,因此儿童的泡脚时间可缩短为10分钟。


4、泡脚后及时补充水分


泡脚时以微微出汗即可,不要大汗淋漓,泡脚后建议喝杯温水补充水分。


泡脚不是人人都适合


1、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会导致周围神经病变,对温度感知能力降低,泡脚时易造成皮肤烫伤。所以糖尿病患者泡脚时要特别注意水温,可先让家人测测水温或自己用温度计来测量水温,水温控制在38°C~40°C为宜。


2、心脑血管病患者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如果泡脚时间过长或水温过高,会使更多的血液流向下肢和体表,从而引起心脏、脑部等重要器官的缺血,容易出现头晕眼花、心慌、胸闷等症,引起不良的后果。


3、下肢静脉曲张或血栓患者


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不建议泡脚,因为泡脚容易对下肢静脉血栓产生刺激,有可能会导致下肢静脉血栓脱落,甚至还有可能会引发病情加重。■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CCTV生活圈】

往期回顾

精特新“小巨人”落户淮安区:发展的新机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