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中国消费者通过移动设备为购物支付了347万亿元人民币,是2013年时总额的35倍。两家巨头瓜分了92%的市场:腾讯的微信支付主宰了点对点转账。蚂蚁金服的支付宝则统领了商业支付。移动支付巨头显著推动着小额支付的崛起,在垄断了国内市场后,这些超级应用正在走向全球。有分析认为蚂蚁的“目标之一是最终建立起一个国际跨境钱包平台”,这家公司的专业知识也吸引了更遥远的同业,六个欧洲移动钱包已经采用了支付宝的二维码格式。
上方扫码可直接订阅商论双语对照阅读原文。
《经济学人·商论》六月刊
去年距圣诞节还有两周时,中国科技公司金融壹账通的高管登上了飞往纽约的航班。他们降落在寒冷肃杀的氛围中:因为怀疑电信巨头华为为北京从事间谍活动,美国立法者即将禁止这家公司向美国政府供货。但金融壹账通完成了自己的任务:12月13日它在纽约证交所上市,筹集到3.12亿美元,这让它的估值达到37亿美元。分析师目前预计,这家尚在亏损的公司在未来12个月内股价将上涨超过70%。
金融壹账通的首席战略官戴可说,公司为向数字化转型的金融公司提供人工大脑和神经系统。它服务所有中国顶级银行和下一级银行中的99%。它正在亚洲扩张,在美国设有一个研究实验室并招募人员,不过很少有人听说过这家公司。和它类似的一批中国新生代企业正在重新焊接发展中国家传输资金的管道。瑞银(UBS)的休·范斯坦尼斯(Huw van Steenis)表示,它们正在掀起一场与美国巨头的“代理人战争”。
鉴于美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可能关停对手的流动性闸门,中国正投入时间和资金打造一个私人通道。它已经推出了自己的消息传递系统来作为SWIFT(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的补充,某天可能会完全取代它。与此同时,两大科技巨头阿里巴巴和腾讯已经建立了美国花旗集团的帕科·伊巴拉(Paco Ybarra)所说的“平行银行系统”。它们各自的数字钱包都拥有超过10亿用户,承担了中国一半的实体店内支付和近四分之三的网上销售支付。
… …
… …
↑扫码
下载《经济学人》中英双语App↑
可免费阅读全文(中英对照)
下方扫码直接订阅
后阅读《
经济学人·商论
》
原文并免费听原声音频。
六月刊金融板块推出全球金融体系与人民币国际化深度系列报道,以全球眼光探讨国际银行业在美国主导轨道之外的新路径。
文章包括:
国际银行业《平行宇宙》、全球银行《信贷势力》、国际货币《红票子上轨道》、支付系统《双管齐下》和《阴暗面》。
现在
订阅
《经济学人·商论》
更可同步解锁《经济学人·商论》发刊至今的
2500多篇
往期文章,包括
1500余篇
文章的英文原声音频,并
免费解锁
商论英语学习社区,听
官方译者领读《经济学人》原文。
中英双语对照阅读功能已上线!
请前往tegbr.com下载最新版本
App试用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直达官方订阅网站,选择订阅《经济学人·商论》年度即赠送学习社区(一年)
安装最新版《经济学人·商论》App,体验双语对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