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凭栏欲言
5
月28日,凭栏在文章里提醒,由于央行相关人员发表了汇率将长期升值的言论,不当放风或导致市场预期统一化,刺激人民币升值。
但央行会采取各种手段来防范人民币汇率有效突破6.4,包括政策手段打压汇率(原文写了4点)。
3天后,预判兑现。
央行上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可以降低外汇存款的收益,抑制资金流进的意愿,减轻汇率升值压力。
一个问题是,如何准确预判球可能的滚动方向?
01
问题显现和政策落地
本轮人民币升值自2020年年中开始,按理来说汇率升值会减少出口订单,但由于海外疫情的恶化导致对中国商品的需求暴增,掩盖了人民币汇率升值问题。
PMI
数据中,50%是个荣枯分界线,PMI高于50%时,反映经济总体较上月扩张;低于50%,则反映经济总体较上月收缩。
可以发现自2020年5月至2021年3月,新出口订单几乎未受到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制。
2021
年初的时候,新出口订单似乎已经受到了汇率升值的影响,但在印度疫情加剧的背景下,新出口订单在3-4月份重新迈入扩张状态。
随着5月份人民币进一步升值,
新出口订单在海外疫情仍然严重、欧美通胀双双走高的背景下开始萎缩。
最新5月PMI数据显示,从外需情况看,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8.3%,低于上月2.1个百分点,回落至临界点(50)以下。
汇率升值的影响开始加速,央行遏制汇率升值的措施迅速落地。
02
前与后的关联
最新PMI数据同时显示,
下游小型企业已经陷入去产能。
1)
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7%,比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主要原材料库存量有所减少。
这个问题在《凭栏:万万没想到库存才是核心竞争力》一文已经点出
。
2)
从业人员指数为48.9%,比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企业用工景气度较上月回落。
3)
主要原料购进价格72.8%,出厂价格60.6%,裂口连续扩大。原料涨价无法顺利转移至出厂价格的现象越发严重,
铜等原料相比较去年同期已经接近翻倍,但下游厂家提价两成分销渠道都无法接受
,这形成对下游企业的挤压。
这种挤压会导致生产的不如囤货的,
又会加速刺激下游产能退出。5月份小型企业PMI下降2个百分点至48.8%,低于临界点,
产能转入萎缩
。
但很多问题仍然需要下游企业尽量多的存活来进行托底,小微企业得下大力气去保。
1)
下游小微企业提供了最多的就业,没有就业就没有消费,没有就业还会产生治安问题等等各种社会问题。就业才是最给力的政策托底。
2)
只有产能不清退才能压住通胀,压住通胀才有货币政策空间,有货币政策空间才能救援小微企业。这是个加强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