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潮沉思录
这里是一个公开陈述和议论的公众号,在这里,我们容纳不同的意见,尊重独立发言的精神,尊重言之有物的内容。我已委托“维权骑士”(rightknights.com)为我的文章进行维权行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界面新闻  ·  鸿蒙初开 | 商业头条No.47 ·  23 小时前  
槽边往事  ·  丁克的结局 ·  3 天前  
界面新闻  ·  鸿蒙吹响集结号 ·  3 天前  
新世相  ·  大山的女儿,和她们出逃的决心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潮沉思录

八十年前八一三

新潮沉思录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17-08-14 20:53

正文

大家知道沉思录其实不是历史类公众号,虽然我们的作者里面有不少业余历史爱好者圈中的大拿(同样的我们这还有业余军事哲学经济等等爱好者圈子的),但一般也是赶上有话题了才会谈点具体的历史问题。之前因为一些日子和事件,发了两篇关于抗战的,本来沉思录对于自己的关注者们的基本三观和史观还是有信心的,结果没想到评论里出现了许多果粉。讲实话,国内互联网圈子发展到今天,在泛军政史爱好圈子里混了几年的人,有心探索的早已过了各种基础问题还需要人科普还不肯接受的阶段了,对于只想躲在自己构想的世界里不肯出来的人,科普什么的也是没有用的。很多朋友跟我说不要跟粉丝作对,但我还是想说,对于有些争论,其实我们没什么精力去跟你争论,如果你想学习探讨问题,那我们大可以一起进行。如果真觉得三观不合,也没人强迫你关注是不。最近我们后台经常因为这些文章收到各种辱骂和诅咒的消息,当然各种五毛毛左之类的帽子也是少不了的是,截图就不放出来了。影响到你的世界观和精神保险就骂人,我们也很无辜啊。


昨天是八一三,今天发的是刘大湿关于松沪会战的思考。不喜欢的请轻喷。我们不是历史号,以后可能会出一个这类问题总结性的文章,然后就不过多讨论了。毕竟很多网络文化物种和现象不会因为你干了什么就减少。



昨天是八一三,八十年前的今天是一个震动天下的日子,规模浩大的淞沪会战由此发端。在七七事变爆发后,沉闷的人心为之一振,一时间举国若狂,兵力上以十当一的优势一度带来令人振奋的进展。最后却在长达三个月的血肉磨盘中流尽了中国军队的最后一点精华,为南京的噩梦打开了道路,这场举一国之力的大战是从志在必得的成功突袭演变成抗战中最大的军事灾难,数十万将士的鲜血终究不能挡住强敌的铁蹄。八十年后今天,就略谈这场气壮山河,又充满无奈的大战中一些少为人知的细节。



  |  淞沪会战是和对七七事变的反思有关的


虽然很少有人提及,但这点其实是存在的。七七事变后国民政府上下一片惋惜之声。盖因七七事变之初,日军在华北驻屯军在籍兵力不过5700人。而仅二十九军就有十万之众,周围更有万福麟五十三军,晋绥军一部,总兵力近二十万人。七七事变由于二十九军上层始终存在忍一时风平浪静,不敢进入全面战争,使中央军进入平津的想法,最终一拖再拖,只是给了日军更加充分的调动时间。平津沦陷后当了汉奸的伪维持会财政局长李景铭就叹息“十日前如决战,日人兵力尚且无多”,李的日记写于日军总攻的7月28日。而蒋中正也持同样的看法“我們平津一般將領受了敵人的欺騙,以致缺乏準備,沒有作戰決心。”这种敌动不如我动的思想不能说就不正确,日本在上海的陆战队虽然仅有四千人,但所谓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国军以主动进攻清除这股日军的想法也由来已久,1936年蒋中正既与包括嫡系何应钦,西北军领袖冯玉祥,桂系巨头黄绍竑表达过突袭上海日军的想法。所以淞沪会战是国军在抗战中少有的主动会战,其准备更是由来已久。



   |  和一二八淞沪抗战相比八一三淞沪会战初期的围攻失色许多


无论蒋中正还是国军的高级将领,之所以长期有着在淞沪地区和日军大战一场的心理预期,甚至充满了信心这都和发生在1932年的一二八淞沪抗战有关。在五年前发生的一二八淞沪抗战中,仅有五万的十九路军在中央军两个精锐师的支援下,抗击日军四个正规师团一个混成旅团,掌握海空优势的近八万人。双方相持两月有余,迫使日军三易主帅,两次增兵,伤亡过万人。这样辉煌的战果不能不让人注目,比起损失惨重的长城抗战,一二八事变虽然最终以十九路军调往福建,中国军队退出上海告终,但无疑是当时中国军队取得过的最辉煌的战绩。



在淞沪会战的第一阶段,投入上海战场的即为88、89两个参加过一二八淞沪抗战的精锐师。从国军的角度来说,这两个精锐师经过了德械调整,齐装满员,装备水平大大改善,身后更有连日军也望而生畏的装备德式155毫米重炮的中国最强炮兵炮十团进行支援,再借突袭之力,空军的有力配合甚至短暂取得了局部制空权,可谓志在必得。



但很遗憾,虽然将士用命,特别是空军将士更取得了八一四笕桥空战大捷这样辉煌的战果,八一三淞沪会战终究没能实现最初的战略意图,以雷霆之势歼灭敌军。这和一二八十九路军的表现,甚至是五年前第五军自己的表现都相去甚远。


应该说32年的十九路军可能是当时中国最好的部队之一,在多年的军阀混战中,有敢战,能战之名。日后调往福建,是极少数能和工农红军主力硬碰硬的部队。相比一二八事变,淞沪作战反应了经过德械调整后国家身上的一些突出问题。


十九路军在一二八抗战中守的经验多于攻的经验,但其步兵战术灵活多变,是中国除工农红军之外少有的擅长步兵渗透战术的队伍。德式调整虽然提高了国军班组内轻火力,但也不切实际的教授了不少摩托化步兵战术,反而著名的风暴步兵战术却没有进行重点的教授,相关的作战指导甚至要迟到八一三会战开始后才提出意见。这里可以说一下,著名的87师就是一个摩托化试点师,结果五年后,摩托化步兵水平不好说如何,步兵攻坚水平是大大下降了。最不可思议的可能是国军大量嫡系部队的工事修造水平同样出现了退化,甚至到了不如一些杂牌军的水平,这也是令人不解的,还是来自五年前参战的第五军,工事水平明显出现了退步。


这种令人不解的退步,或许和国军在长城抗战后主要作战对象是重火力水平极弱的地方军阀和工农红军有关。国军很典型的出现了和低战争水平相适应的低水平,无论人员训练,装备水平实际上都向这点看齐,所谓烂战越打越烂。相反,日军吸收了一二八事变的教训加强了步兵部队的战斗工兵力量,提高了陆军的火炮技术水平,加强了轻步兵渗透训练。



当然最关键的或许是1932年的日军,实际处于一个大正时代以后的低潮期,日军大量的技术装备和部队充实调整都要等到九一八事件之后才开始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和几次战争的刺激迅速提升。到了1937年,国军也许在装备水平上有所上升,但在战术水平上反而还要低于十九路军当年,而日军则是大大加强了的。


淞沪会战中有几个特别令人扼腕叹息的战例都出现在初期的攻坚阶段。比如攻击汇山码头的铁栅栏门之战,国军的216团因为缺乏爆破器材,强行翻越日军的铁栅栏,结果在机枪和炮艇的交叉火力下,死伤如薙草,团长重伤,全团伤亡570人。在杨树浦,国军出动了少量英制维克斯战车。这些战车在初期的攻坚战中经过连续消耗,损失殆尽。战一连最后的三辆维克斯战车,一辆在日军的火力拦截下进退无路,陷入河滩淤泥不得不弃车,被日军完整缴获。另外两辆顺利推进的战车在进攻中和步兵脱节,苦等步兵两个小时不至,弹药燃油耗尽,只能原路退回,指挥官郭恒建因友军阻拦无法回到己方阵地,在步行前往交涉时不幸死于流弹。战车二连连长郑绍炎也是在攻打汇山码头之战中在日军小塘山阵地中由于和步兵脱节,单车突进,最后全员战死,战车为日军缴获。步兵212团突击排已经攻入汇山码头,由于战防炮排未侦查地形,遭遇日军战车后找不到掩护,迅速退出战斗,团主力又随即受命调防江湾,孤立无援坚持半日后全排战死。



这几个战例堪称初期围攻的一个缩影,虽然在绝对的兵力优势之下,国军缺乏城市攻坚经验,步兵长期处于低水平战争下,少量的技术装备无法有效运用,各部队协同水平低下,最终在胜利在望中饮恨而终。



   |  淞沪会战的一些传说


出云号的传说这里就不多说。他虽然遭受了几次攻击但确实无碍。比较著名的是日军的战列舰威力,长门的406毫米舰炮确实是威力惊人的武器足以对陆军步兵造成屠杀,但可惜不像一些老兵认为的那样参战了。在整个淞沪会战中,日军确实出动了著名的长门、陆奥两舰,这两舰也是当时号称世界上战斗力最强的7S之一。但日军也确实没有出动战列舰的舰炮进行炮击,长门、陆奥的弹药消耗记录是可查的,他们前往上海的主要任务是运输四千名陆军军人增援上海。日军海军在上海主要火力支援的就是重巡洋舰古鹰为首的203毫米舰炮和驱逐舰,轻巡的140毫米舰炮和驱逐舰的120毫米舰炮。不过使用耗油量巨大的战列舰运输步兵,也反应了日军面对淞沪会战的准备不足和窘迫。


同样,有时候也有人把淞沪会战初期突袭的失败归结于日军加强了以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大楼为核心阵地的建筑群结构,这也是一个古老但其实没什么根据的传言。今天我们还是可以看到这座建筑,他是一座相当普通的钢筋水泥混合结构大楼,只要有合格的日后四野在东北水平的战斗工兵就能打破。对淞沪初期日军工事的夸大很有些像对松山的夸大。对松山所谓的要塞今天大家还可以去看看,所谓开战第一天就被人打掉蓄水池以至于整场战役苦于没水喝的坚固要塞,至于地形,为了节约大家的体力,大家可以骑自行车上去。



当然淞沪对日军火力其实也有夸张的地方,特别是日本陆军的火力截止到1937年10月1日,三个师团的援兵到来前,是一个相对弱的状态。国军甚至在战役初期的接近一个月处于火力优势,这也是极少提到的。此时的日军不过一个独立重炮联队,一个独立大队,16门八英寸(203毫米)炮,4门四英寸(100毫米)炮,加上两个师属炮大队,日军占据优势的主要还是海军的第三舰队的22门140mm炮。国军方面独立炮兵团也有六个,仅进口德式重炮就有155口径20门,105口径48门,其实并不吃亏。这也许是淞沪会战前期甚至中期一个特别让人遗憾的地方,中国军队一度是拥有过从火力到兵力的优势的。



     淞沪会战真的打破了三月亡华和改变了战争轴线吗?


先说一下,三月亡华这个概念,实际上如果从日本的资料来说,应该是解决中国事变,这其实是不扩大方针的一部分。对,也就是说只要国军不投降,日军肯定不是会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日军希望的是在三个月内解决华北事变。不扩大方针的本质是坚持日军原有的蚕食路线,推动华北五省自治,要求是打到规定的停止线便停止进攻。应该说淞沪作战确实打破了不扩大方针,最终把战争推向了全面战争,把日本拉进了泥潭。当然淞沪作战爆发后,支配日军军官的战略思想是对华一击论,其最高追求是对南京的攻取。这很有点日本人自说自话的味道,认为攻下南京中国政府就要屈服了,这一点在很长的时间里也没有得到日本政府的认可,不过军方就这么认为了。


改变战争轴线这个说法,肯定蒋中正是没有这个想法的。蒋中正起而希望打的是一场短期战争,后来更多的是寄望于苏联的干涉,相当长的时间里并非真心希望打一场长期战争的。今天的人可能很奇怪,为什么会寄望于苏联干涉。但其实这是有道理的。因为在1937年6月,苏军和日军由于苏军炮艇开进黑龙江被日军攻击,在东北发生了大规模对峙。蒋中正认为苏军可能进攻伪满洲国不是全无根据的。



战争轴线这个说法很有意思。比如说,有人认为自古以来征服中国都是北南向的,淞沪使华北的日军进攻轴线变成了东西向的轴线,从而改变了这个态势。这个其实是一个硬套的说法。中国的地理态势上,恰恰是南北向以河流,山川能形成一个明确的阻击带,日后的中苏对峙也以此出发,形成,三北,淮河两个大的作战阻击带。如果不是这样的地理态势又怎么会形成南北对峙呢?至于没有东西向,不考虑秦汉一直到唐的关中本位优势其实是东西向的,主要是,你那里找中国历史上从海上而来的外敌?当然不存在东西向的外敌,外敌都来自草原地带嘛。


淞沪的东西向,实际上给日军多少带来了不少便利。由于南北向要面临横跨中国大陆的山川河流,原始路网的问题,给后勤水平不高的日军带来了不少的压力。如果日军始终贯穿从华北向江南进攻的态势,那黄河,淮河都是有力的屏障。东西向的问题是,日军恰恰能够使用自己绝对优势的水上力量,延长江而下,极大的疏解自己的后勤压力。上海当然也不是一个很好的决战战场,日军可以通过强大的海上补给,实现从港到港最便捷的途径。淞沪会战在中期以后,实际上是应该尽快结束的,不脱离接触,不断扩大,应该说是不明智的。



   |  淞沪的最后


说来可笑,淞沪会战和法国战役其实是可以联系上的。对淞沪的失败和法国战役的失败很像,敌人都从一个大家熟悉的方向迂回过来,由于没有机动力量,堵不住,大家就假装不知道,最后还是敌人不可避免的到来了。阿登地区当然不是天险,德国人一战就走过了,阿登地区只是一个便于防御的地区绝不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地区。同样,淞沪的杭州湾登陆,其实在一二八事变中就上演了。十九路军最后有限的兵力和日军形成对峙,以至于无力阻挡日军的侧翼登陆。淞沪的情形也是一样的,全部的兵力都投入到看上去有希望的争夺中去,结果敌人果然来登陆了和五年前一模一样。



淞沪会战最可惜的也许是最后混乱的撤退,三个月的苦战后,部队的秩序在撤退中散失了。大量的技术装备没有损失在战场上,损失在无秩序的撤退中,这种情形日后还要在整个抗战的进程里不断上演。本来还高涨的部队的士气一下子低落下来了,心理上的打击是更大的。不过,或许这很难怪国军,敌前撤退是军事艺术里最高的一环。1941年的德军尚且做不到,何况1937年的国军。


当然和国军一样,这也是我多次说过的,1937年的日军绝不是像传说中那么强大。他是一支正处于青黄不接,战斗力大有问题,匆忙动员的军队,日军的战斗力要迟到1939年才算恢复正常。当37年淞沪会战到来的时候,日军面临的是轻兵器短少,以至于不得不向意大利紧急进口步枪,后备兵员严重缺乏训练,以至于临时动员的十八师团甚至服满两年兵役的老兵只有二十九人。但事实,中日之间,连以下的对抗,中国军队那些主力时常能不吃亏的打一下,团一级就要吃亏了,到了师一级,那就是碾压般的差距,这种差距是来自组织和工业能力的差距,这不是靠个人的勇敢和爱国之心能克服的。这样一支仓促动员的大军终于还是隆隆作响的开进了中国的泥潭中,他们还会取得不少堪称辉煌的战绩,但很快就要发现战斗是没有尽头的,而为了维持这部隆隆作响的战车要耗尽这个国家的一切,直到注定的那一日到来。


相关阅读:

七七事变八十周年回顾

   知乎小学生眼中的抗战史

  四行仓库门口的精日我们一个也不宽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