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女儿派
我家有女儿,有女万事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云南新闻网  ·  渝昆高铁有望明年开通!昆明→重庆最快2小时 ·  2 天前  
掌上春城  ·  演员胡歌肺癌住院?工作室深夜回应! ·  2 天前  
昆明信息港  ·  太突然!关店近1000家!网友:楼下就有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女儿派

老大打老二,不是为了争宠,而是为了……

女儿派  · 公众号  ·  · 2019-07-25 19:35

正文

很多二胎父母,在两个孩子发生争执时,往往会教育大宝多让着二宝一些。

我们以为老大在这样的“让”中,学会了“宽容”,学会了“怎么做一个哥哥姐姐”……

可实际上,他们收获的,很可能是危害。

——鹿妈

文 | 麦子

来源 | 凯叔讲故事(ID:kaishujianggushi)

1

最新一期《我们长大了》的节目中,大S提到:

“女儿会主动攻击弟弟,经常故意拿东西在弟弟的头边挥,看有没有机会打到他……”

这一幕在二胎家庭中是多么常见啊!

朋友曾向我抱怨,当初为了能让大宝多个亲人,生了二宝。

哪知道大宝一点也不体谅她的苦心,有了二宝之后,大宝就变坏了,不但爱发脾气,还经常动手打弟弟。

一次,大宝故意在蹦床上翻跟斗,差点掉下来,吓得她赶紧跑过去接住大宝。 朋友把大宝骂了一顿,但大宝不但不哭,反而抱着妈妈开心地笑。

朋友说,她家老大就是宁愿被骂也要把妈妈抢过来。

2

国际著名亲子沟通专家阿黛尔·法伯曾提出这样一个假设:

如果有一天,你的丈夫突然伸手揽住你说: “亲爱的,我爱你爱得一塌糊涂,我决定了,我要再找个跟你一样的妻子!

你的反应是什么?

这其实就是老大的反应。

老大眼中的老二,就像那个突然闯进来的第三者一样。

当妈妈与二宝坠入爱河时,老大对于二宝与生俱来的敌意就会加深。

后台留言中,我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问题:

“姐姐故意把妹妹的玩具弄坏,还当着我的面扔在妹妹的脸上,不知道她下一次会用什么打妹妹......”

“哥哥力气大,没轻没重,弟弟太小,两个人打架的时候,我只能护着弟弟。哥哥软硬不吃,情况越来越严重,真是心力交瘁。”

......

当两个孩子发生矛盾时,妈妈看到的往往是老大的问题,但却很少看到他背后的委屈。

要知道,老大一切不可爱的行为,都是在呼唤爱。

老大通过一些反常甚至极端的行为来表达他的抗议,他想要获得父母的关注。

只有父母的目光和关注在他身上时,他才能确定自己是被爱的,是不可替代的。

所以,当老大出现明显敌意或者攻击性行为时,父母的处理方式对老大的影响非常大,它决定着老大今后怎样面对弟弟/妹妹。

3

之前看过一个新闻。

7岁男孩涛涛,自从弟弟出生后,脾气就变得非常古怪,经常会动手打弟弟,还时不时地把弟弟大腿内侧掐得紫红。

父母非常生气,呵斥并动手打了涛涛,但并没有什么用,反而让涛涛变本加厉。

涛涛变成父母眼中的危险品,只要他从弟弟的婴儿床旁经过,父母就会下意识地防着他。

一次,涛涛竟然用被子蒙在弟弟头上,差点导致弟弟窒息......

在二胎家庭里,如果老大的情绪和行为发生了明显变化,父母却置之不理,没有采取积极行动化解的话,则极有可能让老大陷入焦虑、无助的状态。

最近,湖北梁女士家里发生了一件糟心事,6岁的女儿视力突然下降,走路动不动就摔倒。

医生却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经过检查,孩子的视力仅为0.15,但进一步测验却发现,孩子的眼睛状况是正常的。

与家长沟通之后,医生得知梁女士在生下儿子之后,女儿便觉得自己受冷落,这才引起了癔症性眼盲。

随后,医生对女孩说: “我有一个特别神奇的药水,点几滴眼睛就好了。 ”结果,再次给女孩测试时,她的视力恢复到了1.0。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说: “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

二胎的到来,很可能会让老大丧失对自己的信心,他会通过寻求关注来找到归属感。

因此,当老大用极端行为来寻求关注时,身为父母,我们一定要多一份理解,多关注一下那个内心脆弱的孩子。

4

龙应台曾说:

“作为第一个孩子,曾经独占父母的爱和整个世界而后又被迫学习分享,他的态度是紧张的,易怒的,敏感的。

作为父母,处理好大宝和二宝之间的关系,是我们必须做好的功课。

1. 首先对孩子的关注要平均,但爱要独特

很多家长信奉一碗水要端平,痴迷于绝对的平等,给孩子的东西要一模一样,完全平均。

但是,你会发现,孩子并不买账。

相信大家都遇到过这样的场景:

当你切了两块一模一样的蛋糕时,总有孩子会说: “你给他的比给我的多! 他的比我的大!

你开始急了: “没有啊,我给你们的都是一样的,完全一样的。 ”可是孩子不一定信你的解释。

当孩子提出质疑时,最好的做法是,按照其独特的个体需求来给予满足,而不是忧虑给孩子的东西是否完全平均。

我们要关注每个孩子的个体需求,同时也要给孩子独一无二的爱。

对于大宝,可以多安排他与父母之间单独约会,制造特殊的回忆,多倾听大宝的想法。

《唤醒半睡的自己》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你可以说给大宝听:

“你是我们的第一个孩子,我们是你的父母。 我们百分之百地爱你,你比弟弟妹妹先来,你已经拥有我们百分之百的爱,还会继续拥有我们百分之百的爱。

只有大宝打心底确信父母的爱从未变过,才会有精力对二宝展现出爱。

2. 其次要抛弃大让小的想法

“老大就应该让着老二”这句话的杀伤力太大了,会同时伤害到两个孩子。

这句话是对老大的道德绑架,它残忍地压制了老大的感受,怀疑自己是否被爱; 同时也是对老二的肆意纵容,可能会让老二无视规则,恃宠而骄。

美国杰出的教育家简·尼尔森说: 要同等对待两个孩子,这样才不会让一个孩子形成受害者心态,另一个也不会形成欺压心理。

所以,当两个孩子发生矛盾时,要按规则办事,而不是奉行大让小的原则。

3. 最后,让老大拥有参与感和成就感

记得孙俪在参加《金星秀》时,说: “小花的一切都是等等教的,甚至妹妹的名字也是哥哥取的。

聪明的父母应该懂得给老大贴心安排一些小工作,这样才能体现老大的价值感,有了价值感和参与感,老大就有了归属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