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吸罩的罩口大小不宜小于有害物扩散区的水平投影面积,侧吸罩罩口不宜小于有害物扩散区的侧投影面积。
罩口与罩体联接管面积不超过16:1,排风罩扩张角要求45°~ 60°,最大不宜超过90°;空间条件允许情况下应加装挡板。
废气收集系统的输送管道应密闭。
废气收集系统应在负压下运行,若处于正压状态,应对输送管道组件的密封点进行泄漏检测,泄漏检测值不应超过500μmol/mol,亦不应有感官可察觉泄漏。
采用外部
排
风罩的,应按
《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GB/T(16758-2008)
》
、
《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AQ/T 4274-2016)》
规定的方法测量控制风速,
测量点
应选取
在距排风罩开口面最远处的VOCs无组织排放位置
,控制风速不应低于0.3米/秒(行业相关规范有具体规定的,按相关规定执行)。
将无组织排放转变为有组织排放进行控制
,
优先采用密闭设备、在密闭空间中操作或采用全密闭集气罩收集方式
。
对于采用局部集气罩的
,应根据废气排放特点合理选择收集点位,距集气罩开口面最远处的VOCs无组织排放位置,
控制风速不低于0.3米/秒
,达不到要求的通过更换大功率风机、增设烟道风机、增加垂帘等方式及时改造。
控制风速是反映局部排风设施控制有害物能力的技术指标
,
在设计时多采用控制风速进行设计
,其原理就是使排风量在边缘控制点上形成能使有害物吸入罩内的风速。
控制风速应在没有污染源的状态下
,
通风系统正常运行且稳定后进行检测,检测点处尽量避免干扰气流
。
由于风速具有方向性,因此需采用具有方向性的热电风速仪测量控制风速,而且应按照仪器使用规程操作,风速仪上的方向指示点迎着风的方向。
(当控制风速无特殊要求时,控制风速限值可按上表规定执行)
控制风速限值应在不影响生产工艺的情况下
,确保标准和技术手册中有特殊要求时,按其规定执行。
早在2020年生态环境部就提出加快完善环境空气VOCs监测网,加强污染源VOCs监测监控,鼓励各地开展重点管控企业厂区内无组织排放监测,监控企业综合控制效果。
根据
《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 37822-2019)
附录A信息,
企业厂区内VOCs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应符合上表规定的限值
。
对厂区内VOCs无组织排放进行监控时
,在厂房门窗或通风口、其他开口(孔)等排放口外1m,距离地面1.5m以上位置处进行监测。
若厂房不完整(如有顶无围墙)
,则在操作工位下风向1m,距离地面1.5 m 以上位置处进行监测。
排污单位应当按照
《排污口规范化整治技术要求》(环监 [1996]470 号)
的有关要求对排污口进行立标、建档管理,按照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 16157-1996)》
等监测标准规范的具体要求进行排污口的规范化设置。
VOCs去除效率监测,应在处理设施的废气进、出口,分别设置采样位置、采样孔、采样平台等监测条件。
其中,为了保证烟气流速、烟气浓度、颗粒物等指标监测结果的代表性、准确性,要特别注意采样位置的规范性。
采样位置要求
(1)排污口应避开
对测试人员操作有危险的场所(周围环境也要安全)。
(2)排污口采样断面的气流流速
应在 5 m/s 以上。
(3)排污口的位置
,应优选垂直管段,次选水平管段,且要避开烟道弯头和断面急剧变化部位。
(4)排污口的具体位置
,应尽量保证烟气流速、颗粒物浓度监测结果的准确性、代表性,根据实际情况按 GB/T 16157、HJ 75、HJ/T 397 从严到松的顺序依次选定。
①最优
:
距弯头、阀门、风机等变径处,其下游方向要不小于 6 倍直径,其上游方向要不小于 3 倍直径 (GB/T 16157);
②其次
:
距弯头、阀门、风机等变径处,其下游方向要不小于 4 倍直径,其上游方向要不小于 2 倍直径(HJ/T 75);
③最后
:
距弯头、阀门、风机等变径处,其下游、上游方向均要不小于 1.5 倍直径,并应适当增加测点的数量和采样频次 (HJ/T 397)。
采样平台要求
(1)
安全要求
:
应设置不低于 1.2 m 高的安全防护栏;承重能力应不低于 200 kg/m2;应设置不低于 10 cm 高度的脚部挡板。
(2)尺寸要求:
面积应不小于 1.5 m2,长度应不小于 2 m,宽度应不小于 2 m 或采样枪长度外延 1 m。
(3)辅助条件要求:
设有永久性固定电源,具备 220 V 三孔插座。
采样平台通道要求
(1)采样平台通道
:
应设置不低于 1.2 m 高的安全防护栏;宽度应不小于 0.9 m。
(2)通道的形式要求
:
禁设直爬梯;采样平台设置在离地高度≥ 2 m 时,应设斜梯、之字梯、螺旋梯、升降梯 / 电梯;采样平台离地面高度≥ 20 m 时,应采取升降梯。
采样孔要求
(1)手工采样孔的位置
:
应在 CEMS 的下游;且在不影响 CEMS 测量的前提下,应尽量靠近 CEMS。
(2)采样孔的内径
:
对现有污染源,应不小于 80 mm;对新建或改建污染源,应不小于 90 mm;对于需监测低浓度颗粒物的排放源,检测孔内径宜开到 120 mm。
(3)采样孔的管长
:
应不大于 50 mm。
(4)采样孔的高度
:
距平台面约为 1.2 ~1.3 m。
(5)采样孔的密封形式:
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盖板封闭、管堵封闭或管帽封闭。
(6)采样孔的密封要求:
非采样状态下,采样孔应始终保持密闭良好。在采样过程中,可采用毛巾、破衣、破布等方式将采样孔堵严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