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提示:本报告观点和信息仅供符合证监会适当性管理规定的期货交易者参考。因本平台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符合规定的交易者,为控制交易风险,请勿点击查看或使用本报告任何信息。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研究员:江露
期货从业信息:F3012371
期货交易咨询从业信息:Z0012916
本报告完成时间 :2024年12月5日
摘要:
氧化铝:2025年几内亚矿山有增产预期,预计有3000-3500万吨增量,同时25年澳洲矿石进口增量预计100-150万吨,国内氧化铝新增产能预计超1000万吨。从节奏看,国内现货供给3月或将逐步改善,4月后将过剩。操作上,可逢高空配04及更远月合约,择机布局01-02、03-04反套。
碳酸锂:2025年过剩幅度收窄,预计全年呈震荡筑底状态。对2025年供应端预测:资源量149.4万吨,较2024年增加20.62万吨。2025年需求增量:动力电池预计达到1114Gwh,储能电池预计达到491Gw。成本端:固体锂矿中,成本位于6-7万之间的供给约为41.72万吨,占2025年预测供给的27.9%。核心区间预计是7-9万元/吨。7万元/吨的价格具备出清效能,碳酸锂价格难以长期跌破7万元/吨,具备较强支撑效应。9万元/吨以上的价格几乎可以满足所有资源的成本覆盖要求,在未完成有效出清的情况下,高于9万元/吨难以长期维持,压力较大。操作上,可考虑在7万附近做多头配置。
锌:2025年矿山投复产为主线,供需格局由紧转剩,锌价前高后低。节奏上25年H1上游爬产,25年H2矿端释放增量,全球锌矿增速或达到7%,H2矿端供应压增加,TC兜底的锌价成本支撑削弱。因此,在上游矿端复产预期较强背景下,锌价或呈现前高后低,25年长线可考虑空配为主。
1.1、8月以来金属市场呈现反弹态势
年初以来有色与黑色金属市场呈现“冰火两重天”。分化的背后来自于内外定价差异。外需主导品种来自于海外流动性释放预期、海外经济修复叠加中美补库共振等利好推动,同是铜锌镍等品种受供应端冲击,有色市场持续拉涨。
8月至今有色金属市场在海外宏观利空释放之后,市场风险偏好明显提升,价格基本以反弹为主。而内需主导的黑色依然弱于有色。
2.1、2024年氧化铝的几个主要矛盾点
矿石供给不足:①国产矿今年减量明显 ②进口矿虽有增加,但需求增幅更大,供应存在一定缺口,国内氧化铝产能未能完全释放。
海外供应扰动明显:①美铝澳洲180万吨氧化铝厂停产②力拓澳洲两家氧化铝厂减产(目前已完全恢复)③印度部分氧化铝企业运行受限(现已恢复)④GAC矿业被禁止铝土矿出口,影响铝土矿产能1600万吨。多因素导致海外氧化铝价格自3季度起长期高于国内现货价,氧化铝呈净流出状态,当前离岸成交价超800美元/吨。
四季度供需矛盾更为凸显: ①今年云南枯水期电解铝厂未减产,西南地区需求较往年同期大幅增加。②新疆、贵州等地区电解铝有新增产能投产。③采暖季限产叠加北方铝厂的冬储采购需求:一方面采暖季对供应端的干扰持续存在。另一方面北方部分铝厂库存偏低(内蒙、青海、甘肃部分铝厂库存仅5-7天),总库存的持续下滑说明铝厂未能进行有效冬储。铝厂刚性采买需求支撑氧化铝现货价格持续走强。氧化铝期货价格持续上涨得到了现货价格的支撑,基差以现货上涨来收敛,夯实了氧化铝期货价格的下限。
仓单不足的问题贯穿今年全年。10月之后上期所氧化铝仓单数量一直处于极低水平,近月合约一直面临交割货源不足,该问题延续至1月,12、01均是多头合约。
几内亚矿山今年增产幅度较大,2025年仍有增产预期,预计有3000-3500万吨增量。同时预计25年澳洲矿石进口增量预计100-150万吨。
25年氧化铝全年新增产能超1000万吨,4月新增产能落地超400万吨。在矿石供给不发生大的变动情况下,国内现货供给3月将逐步改善,4月后将逐步过剩。因此AO2504、AO2505是空头合约,价格下限参考河南地区生产成本3300-3500元/吨。AO2502、AO2503目前还无法定性,需要跟踪1月几内亚矿石发运情况,以及国内投产及现货出货的节奏来判断。若氧化铝库存拐点在1月出现,则可以考虑布局近月空单。
2.3、2025年氧化铝市场操作策略
当下可逢高空配04、05合约,择机布局01-02、03-04反套。卖出01及02深度虚值看跌期权。库存拐点出现后,逐步卖出近月的虚值看涨期权。
3.1、2025年碳酸锂供需平衡分析
对2025年供应端预测:资源量149.4万吨,较2024年增加20.62万吨。其中增量贡献:新项目包括sigma2期、Goulimina1期、Bougouni、Mariana盐湖、Centenario-Ratones;爬产扩产项目包括九岭、新疆有色、kamativi2期、Liontown-Kathleen、Wesfarmers-Holland、盐湖股份。
成本端:固体锂矿中,成本在8万以上的供给约4.6万吨,占2025年预测供给的3.1%。固体锂矿中,成本位于7-8万之间的供给约为11.57万吨,占2025年预测供给的7.7%(NAL 、Wodgina 、国内个别项目、个别非洲项目)。固体锂矿中,成本位于6-7万之间的供给约为41.72万吨,占2025年预测供给的27.9%(550美元/吨SC6分界线,Marion、Kathleen)。
2025年的需求增量:动力电池预计达到1114Gwh。国内市场增长23.43%,总量达到1416.9万辆(1348万辆新能源乘用车(+23%,渗透率58%),68.5万辆新能源商用车(+38%,渗透率20%));欧洲市场增长25%,总量达到368.75万辆;美国市场增长9.38%,总量达到175万辆;其他市场增长30%,达到81.12万辆;全球总计增长22.6%,总量达到2041.77万辆;动力电池的需求:假设单车带电量44kwh,1.24的系数。
储能电池,预计达到491Gw。综合各家机构的数据,2023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约225Gwh,InfoLink Consulting 全球锂电池供应链数据库指出,2024年前三季全球储能电芯出货规模 202.3 GWh,同比增长42.8%;预计今年增长至340Gwh出货量(51.1%增长);预计2025年增长至491Gwh(44.4%增长)。
3.2、2025年价格展望
2025年过剩幅度收窄,对市场冲击有限,预计全年呈震荡筑底状态。核心区间预计是7-9万元/吨。7万元/吨的价格具备出清效能,碳酸锂价格难以长期跌破7万元/吨,具备较强支撑效应。9万元/吨以上的价格几乎可以满足所有资源的成本覆盖要求,在未完成有效出清的情况下,高于9万元/吨难以长期维持,压力较大。
4.1、贵金属—中期驱动因素分析
年初以来有色与黑色金属市场呈现“冰火两重天”。分化的背后来自于内外定价差异。外需主导品种来自于海外流动性释放预期、海外经济修复叠加中美补库共振等利好推动,同是铜锌镍等品种受供应端冲击,有色市场持续拉涨。
8月至今有色金属市场在海外宏观利空释放之后,市场风险偏好明显提升,价格基本以反弹为主。而内需主导的黑色依然弱于有色。
2025年全球经济不利因素仍存,经济复苏或依然缓慢,拖累因素既有各国的债务问题,又有“逆全球化”浪潮的深化,不过西方降息周期的持续推进或给经济带来一定托底作用。
短期由于特朗普主张降低利率、对内减税、对外加征关税以提振经济,或使得短期经济好转,从而阶段性施压贵金属。但与此同时,由此增加的财政负担可能增添通胀压力,长线对贵金属仍然利多。
4.2、2025年贵金属行情展望
我们对贵金属2025年的走势展望如下:
一是美联储降息周期或先慢后快,考虑到特朗普政策发力需要时间,而当前美国通胀仍有粘性,2025年上半年美联储或渐缓降息步伐,但下半年有望加速,对贵金属支撑先弱后强。
二是“去美元化”、地缘政治风险等因素将为贵金属提供长期上行驱动力,贵金属长牛基础稳固,但在2025年上半年,地缘政治风险的阶段性缓和可能给贵金属带来压力。
三是全球经济增长仍将遭遇阻力,对白银的商品属性带来打压,金银比难有回落空间。
总体而言,我们预计贵金属仍然处于牛市行情之中,但2025年上半年可能遭遇地缘政治风险下降、美联储降息放缓、特朗普政策带来的风险偏好提升等不利因素,或使得贵金属涨势放缓甚至回落,而2025年下半年贵金属或重拾涨势。全年来看,2025年贵金属涨幅或低于2024年。
预计2025年上半年黄金将主要运行在2500-2800美元/盎司、580-650元/克区间,白银将主要运行在28-35美元/盎司、7200-8500元/千克区间。预计2025年下半年黄金将主要运行在2700-3200美元/盎司、610-720元/克区间,白银将主要运行在30-40美元/盎司、7500-9000元/千克区间。
风险因素:美联储政策变化,地缘政治风险。
5.1、2025年铜供需平衡推演
供应:2025年预计全球铜矿增速约3%~3.7%(上限为巴拿马复产),精铜增速略低。
需求:2025年预计全球铜消费增速2.9%,其中美国再工业化贡献10万吨(12%)增量,电网建设投资增速持稳,向特高压、新能源电力并网发展,电源建设投资增速放缓,风光耗铜增速回落至10%~15%。地产在保交楼、城中村改造下,竣工有望改善。家电有以旧换新、欧洲复苏和补库提振,2025年预计为5%的增长。汽车在国补提振下有前置消费的支撑,2025年预计为15%的增长。
5.2、2025年铜市场价格推演
宏观经济角度:美国新总统+国内经济刺激政策。
①中性假设下:特朗普积极推行全部政策,国内推出政策对冲外部风险。指引铜价震荡(类似2023年)7~8万元,均价7.4万元。
②乐观假设下:特朗普的刺激政策全面落地,国内推出强有力刺激措施。指引铜价走高,但可能难长期维持(美元压制)7.2~8.2万元。
③悲观假设下:特朗普推行的负面政策见效更快,美国经济阵痛期(美国转入衰退式降息)+全球经济进一步走弱。指引铜价走弱。6.8~8万元。
供需角度:2024年供需过剩,2025年供需基本平衡。
成本:2024年H1铜矿现金成本90分位7000美金。
6.1、供需:供应矛盾激化,需求仍在改善
供应:2024年全球锡矿增量在9kt-10kt,预计2025年锡增量预计8.55kt,缅甸矿端停复产仍然是焦点,非洲锡矿项目(M23)产量不及预期,印尼锡锭出口量限制;其他海外矿山虽有高价下的刺激,但实际排产≥2026年;国内锡锭产能布局相对集中,部分冶炼小厂自有库存耗尽选择减产和检修停产。
需求:2024消费增量则主要来自于电子和光伏,预计2025年锡消费增量中还有来自锡化工消费的改善,全球消费增速预计6%。地产在保交楼、城中村改造下,竣工有望改善。
总体来看,需要关注上游复产进度。价格方面,预计2025年锡价维持在26000-38000美金,均价3万美金,参考沪锡价格在22-32万,位于过去10年价格的90分位线以上。
风险提示:宏观风险、佤邦复产、光伏及半导体消费增速超预期下滑。
7.1、镍元素延续过剩,关注资源国政策变化
供应:纯镍产能稳步释放,国内NPI减产加剧,印尼NPI产能继续释放,全球原生镍供应继续放量。
需求:三元材料持续被磷酸铁锂挤压;不锈钢需求增长有限;合金、电镀等需求较为刚性。
印尼政策:新政府继续下游化政策,政府或加强对镍的定价权。关注印尼镍出口税进度,以及ESG治理导致的矿端与冶炼产能的资本支出增。
7.2、策略推荐:区间操作为主
印尼RKAB扰动结束,短期矿端矛盾减弱。供需过剩加深,基本面施压下镍及不锈钢价格难有亮点,但成本线或对价格有支撑,预计全年价格弱势震荡,不过需要关注印尼政策风险。2025年价格区间:沪镍90000-170000元/吨。
成本端:海外主流矿山悉数投复产,国内火烧云兑现增量;节奏上25年H1爬产,25H2矿端释放增量,全球锌矿增速或在7%左右,H2矿端供应压力陡增,TC兜底的锌价成本支撑削弱。
供应端:25年国内炼厂新增产能有限,锌矿补足+TC回暖利润修复后全年锭端贡献增量;伦锌高库存仍未消化,进口货源亦将持续流入。
需求端:基建板块交运及电力订单25年中性向好,家电板块在以旧换新前置需求后调整压力较大,整体增速预计持稳;总体来看,矿端是主要变量,供需格局由紧转剩。
综合来看,基本面因矿端复产供应压力陡增,考虑到矿山投复产节奏与宏观面匹配,锌价前高后低,沪锌主力运行区间:22500-26500元/吨,长线考虑空配为主。
供应端,废电瓶供应仍有瓶颈,传统淡季价格易涨难跌抬升再生铅成本;铅精矿受海内外矿山投产复产影响放量,TC存回暖预期;锭端预计维持小幅增量,沪伦比值回归正常区间后25年铅锭仍以出口为主。
需求端,以旧换新补贴若续期,叠加电动车新国标提高单车用铅量,预计消费同样维持小幅增长;
整体来看,供应增量基本覆盖需求增量,供需延续小幅过剩。
综合来看,下方受废电瓶价格支撑,上方压力则主要源于供需过剩,预计铅价中枢有抬升空间。此外,考虑到目前沪铅库存仍处历年低位,消费旺季容易出现交割风险,结构性机会值得关注。沪铅主力运行区间:16000-20000元/吨,单边而言,当前铅价处于季节性低位及区间下沿,长线考虑多配为主,套利则以跨期反套为主,远月考虑03及以后合约。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400-8877-780
网址:www.cfc108.com
免责声明
本报告观点和信息仅供符合证监会适当性管理规定的期货交易者参考,据此操作、责任自负。中信建投期货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建投”)不因任何订阅或接收本报告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建投的客户。
本报告发布内容如涉及或属于系列解读,则交易者若使用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内容的了解而对其中假设依据、研究依据、结论等内容产生误解。提请交易者参阅中信建投已发布的完整系列报告,仔细阅读其所附各项声明、数据来源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研究依据和研究结论的目标价格及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研究逻辑。
中信建投对本报告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报告中的资料、意见等仅代表报告发布之时的判断,相关研究观点可能依据中信建投后续发布的报告在不发布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
中信建投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报告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观点。本报告发布内容并非交易决策服务,在任何情形下都不构成对接收本报告内容交易者的任何交易建议,交易者应充分了解各类交易风险并谨慎考虑本报告发布内容是否符合自身特定状况,自主做出交易决策并自行承担交易风险。交易者根据本报告内容做出的任何决策与中信建投或相关作者无关。
本报告发布的内容仅为中信建投所有。未经中信建投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对本报告进行翻版、复制和刊发,如需引用、转发等,需注明出处为“中信建投期货”,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增删或修改。亦不得从未经中信建投书面授权的任何机构、个人或其运营的媒体平台接收、翻版、复制或引用本报告发布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版权所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