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今天发了一条视频,标题是《德国电价跌至0以下》,说欧洲国家负电价频现,由于风能发电量超过需求,德国电价跌至0以下,德国2024年负电价时长达468小时。这条消息突然在各大中小网站媒体齐刷刷上线,跟商量好的似的。
那问题就来了,不是说德国电价很贵吗?之前由于北溪管道被炸,德国无法进口便宜的俄罗斯天然气,这让德国工业的成本上升,相对竞争力下滑,德国的制造业PMI指数已经连续两年的时间没见过50了。
上图是德国制造业PMI指数,即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它通过对制造业企业采购经理的调查结果统计汇总、编制而成。制造业PMI指数包括新订单、生产、从业人员、供应商配送时间、原材料库存等五个分类指数,这些指数通过加权计算合成一个综合指数。制造业PMI指数通常以50%作为经济扩张与收缩的临界点:高于50%表示经济活动比上月有所扩张,低于50%则表示经济活动比上月有所收缩。
而德国,从2022年7月低于50之后,到现在2024年1月了,已经整整一坤年时间没有见到过50,不仅如此,在2023-2024年的大部分时间里,这个制造业PMI指数甚至低于45。
要知道我们国家这个指数要是敢低于一次49,那就能写一波小作文唱空一下经济了。在2024年12月,中国财新制造业PMI下降至50.5,低于11月的5个月高点51.5,未达市场预期的51.7,就这,还被看作是一个利空消息。
而且,最近几年德国的GDP增长也陷入停滞。
2022年,德国GDP同比增长1.9%;
2023年,德国GDP同比增长-0.3%;
2024年,德国央行预计德国GDP同比增长-0.2%,而且还预计2025年、2026年和2027年增长率分别为+0.2%、0.8%和0.9%。
那今天突然一波说德国电价跌破0元,这是怎么回事?
其实,这个价格并非终端用电价格,而是相当于发电厂给“经销商”的价格,而电到了终端用户:企业和家庭中,价格并不是0元。
2023年5月1日20时至2日17时,山东电力实时市场出现了连续21小时的负电价,刷新了长周期现货试运行负电价的时长纪录,引发热议。4月29日-5月3日,山东用电负荷下降、日间时段新能源大发,严重的供大于求使得电力现货实时交易累计出现46次的负电价,其中,从5月1日20时至5月2日17时,连续实时现货出清负电价时段长达22个小时。最低价格出现在5月2日17时,为-85元/兆瓦时。
这影响山东人民交电费了吗?
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电力供应过剩的情况下,尤其是在可再生能源(如风电和光伏)发电量大增,又没有足够的储能设施,且当时短时间的需求无法消耗这些刚产出的电力时,就通过大幅降低批发价来吸引终端用电,这个电不用也就浪费了。
如果用不掉的就浪费了,那也不至于倒贴钱啊?0.1元能理解,0元能凑合理解,负值就难以理解了。这是因为对于一些新能源机组,存在有补贴和绿电等场外收益,它们可以承受负的边际报价。所以他们是否亏钱要考虑补贴。不发电就没有收益,发电报价为负,加上补贴就还有的赚,因此以负电价来优先出清获得发电空间是在市场规则允许下的合理的竞价策略。
德国这么大的波动,证明德国的储能技术和设备现在是很差的,这和德国目前的电车电池技术有关,这也符合德国目前的情况。不仅储能技术和设备不足,其电网调节能力也不行。
通过新闻会发现,德国经常发生这样的事,而且整个欧洲都有这个问题。如果查一下还会发现,德国的电价波动非常大,2024年德国电价最贵的时候在8月,达到了历史最高点,超过469欧元每兆瓦时。
另外,刚刚过去的2024年12月,德国的平均电价刷新了最近两年的新高,德国能源与水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德国家庭平均电力价格为每千瓦时40.92欧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