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一房一万
上海楼市的“前哨兵”,善于用大数据分析,缜密的逻辑推导,为买房人、卖房人提供最有价值的信息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楼主说楼市  ·  番禺抢跑开门红,绿城+龙湖震撼入市 ·  昨天  
财宝宝  ·  不可能吧? -20250206191307 ·  2 天前  
财宝宝  ·  这是正宫的格局。-20250206153725 ·  2 天前  
财宝宝  ·  @d以梦为马 -20250205112405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一房一万

20年未有之大变局,3张图看懂2025

一房一万  · 公众号  · 房地产  · 2024-12-05 09:19

正文

上海楼市,总是不乏争论与声音。

就这点成交量,明年还是一塌糊涂。

肯定不能买!

明年市场肯定会回暖,房价马上要涨 。要赶紧上车!

其实,市场的答案从来不是全然的偶然,规律往往隐藏在对宏观趋势与历史数据的细致剖析之中。

一房一万尝试用3张图
1. 二手成交量月历图
2. 二手房价月历图

3. 新房二手房成交结构图

透过过往数据,抽丝剥茧出背后的逻辑,以此预测2025年二手成交量, 房价 以及新房市场的潜在走势。

1

二手房成交月历图

成交量的周期规律和政策联动

在过去十年(2015-2024年),上海二手住宅的月均成交量约为2万套。

我们以此为基准,构建了一张市场热度的月历图:成交量越低,图表颜色越趋向绿色,表示市场冷清;成交量越高,颜色则越红,象征市场火热。

二手房市场的成交量展现出显著的周期性波动。牛市(成交大年)与熊市(成交小年)交替出现,两者的持续时间通常不超过3年。
即使缺乏具体数据,我们也可以根据政策的发布方向和节奏,以判断市场当前的热度。

政策和成交量的关系



普遍规律:反向调节

当市场过热时,调控政策趋紧,以抑制过度繁荣;

市场低迷时,利好政策则密集出台,推动市场回暖。


中性市场特点

政策发布较为稀少,市场通常是中性温和状态。如2019-2020,并未出现成交过冷过热情况。


政策与市场热度叠加

政策与市场热度方向保持一致会加剧市场繁荣或低迷。

· 2015-2016年: 利好政策密集发布,成交量长期维持高位。

· 2010-2011年: 限制政策频繁落地,成交量持续低迷。

2024年接近尾声,从往年规律来看,年末往往会迎来一波成交小高峰。预计12月的成交量不低于2万套,可能达到2.5万套的水平。


展望2025年,根据“市场坏不过三年、好不过三年”的周期规律。随着市场信心修复,成交量有望继续维持温和稳定的水平,类似于2019年的市场表现。

2

二手房价涨跌幅月历图

涨跌之间的惯性法则

通过计算每月价格的环比变化,我们将价格涨跌用色彩直观呈现:环比下跌以绿色表示,环比上涨以红色表示,颜色深浅则对应涨跌幅度的大小。

下跌幅度较大时(深绿),价格不会突然转为上涨(红色),而是逐渐跌幅收窄(绿色逐渐变淡),再过渡到上涨。

这种惯性表明,价格的涨跌不太可能直接交替发生,尤其是大幅度变化。

针对部分人对“成交量回升必然带来价格上涨”的焦虑,图表清楚地展示,这种情况几乎不存在。价格的调整往往需要经历一个缓慢的修复过程,而非迅速的反转。

一房一万预计2025年市场价格将在3-4月企稳,随后进入小幅波动的区间。受政策托底及市场供需结构的支撑,大幅下跌的可能性较低。这一走势与2019年的市场表现相似,整体以温和涨跌为主。

3

新房二手房成交结构图

从图钉形到橄榄形的演变

根据总价段绘制的新房与二手房成交结构图(左侧为二手房成交,右侧为新房成交,红线表示10年成交均值)。年份着色为二手房年均成交量。






结构变化:从图钉形向橄榄型演变

2016年及以前,成交分布呈明显的图钉形,即顶部尖锐、底部宽阔。且新房与二手房成交量分布相对均衡。

2017年及以后,市场结构逐步转变为橄榄形,即中间鼓起、两端收窄,表明中间总价段的房源成交量显著集中,而高低两端的分布逐渐减少。

市场主导地位的变化:新房与二手房平衡分布,逐步过渡到以二手房为主导的市场格局。





新房的豪宅化趋势

价格段位上移: 2016年,新房成交主要集中在200万元以下;到2018年,成交重心逐步转移至400-550万元;而2024年,新房成交分布的主力已聚集在550-700万元区间。

高总价段占比增加: 高总价段的新房成交量不仅快速增长,且绝对数量已超越二手房,显示出新房市场逐步走向豪宅化的发展趋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