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美国经济的复苏总给人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
为什么?
问题在于
近几十年美国大政府干预主义和军事扩张主义对美国经济繁荣的侵蚀。
1、
在美国,不上班甚至可能比上班还挣得多。
特朗普政府减税后,美国家庭收入中位数差不多是四万六千美元。换句话说,美国有一半家庭的税后年收入低于四万六。
而如果不工作,美国政府可以提供的最大福利是一年三万八千美元的免税收入。至少有三分之一努力工作的人,家庭收入达不到这个数字。
以纽约为例,工资需要达到时薪21美元,才能比领福利的人收入高。而美国大学非终身教职的教授工资是时薪10美元,洗碗工时薪9.73美元,商场售货员时薪10.35美元,幼儿园教师11.30美元。
有调查发现,美国绿卡持有者中有58%的人在领取政府的福利。
过度的福利政策,已经让美国走下坡路。近四十年来,美国人的工资水平除掉通胀外,只增加了0.2%,大量的美国人奋斗几十年,生活水平却原地踏步。但由于选票原因,谁也不敢大动政府的福利政策。
所谓社会福利,其本质上就是一种强制的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制度。
选民靠着选票从政府那里争取更多的好处,而政府则是需要不断讨好选民来换取选票。
为了选票,政府许诺的越来越多,但社会财富是有限的,能从富人那里抢劫的财富总是有数的,所以福利主义发展到最后就成了一个庞氏骗局。许诺容易,兑现难。
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美国的财政赤字成了天文数字,必须要通过放债、放水和高负税来维系。
福利主义仅仅是美国大政府干预主义一个典型的例子,更多诸如劳动保护、以及多如牛毛的各种行业管制等等,都是捆绑在市场上的一道道枷锁,令美国经济步履蹒跚。
而军事扩张主义、充当“国际警察”实质上也是在用本国人民的财富为他国人民埋单,比福利主义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如果不是
得益于美国厚实的家底儿,怎么可能经得起日益膨胀的美国政府如此折腾?
2、
特朗普算是几十年美国政届的一个异类。
一上台,就要打击来美国吃福利的人,绿卡开始五年内不准领福利,不能给美国纳税人增加负担。
从他一系列的行动和主张可以看出,他找准了问题的症结,并且能够在官僚作风日益严重、阻碍重重的环境下实施大刀阔斧的改革。
例如减税、废除奥巴马医保法案和各种市场管制,军事援助也要求由受助国埋单等等,特朗普刷新了伪砖家对他的认知,并非像媒体描述的那样只会推特治国。
唯独发动贸易战,并不是一个多好的决策。因为贸易战本身的低效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会误导和扰乱市场的秩序,损害本国的经济利益。这些,作为商人的特朗普应该不会不知道,或许只是不得已而为之。
因为,美国国内的改革,一块硬骨头就是消减福利,这无疑会引发民怨,等同于放弃选民手中的选票。之前就已经被扣上反移民的帽子,说他违反美国移民国家的传统,继续硬来无异于自断政途。
那该怎么办?
特朗普想,福利严重拖累了美国经济,既然这问题暂时不能从国内解决,那么不妨找他国埋单。与此同时,那些追求眼前利益的民众还会欢呼雀跃的献上自己的选票,岂不快哉?
因此,
这场贸易战必是一场恶战,不达目的绝不会轻易收兵。
3、
说到这,面对来势汹汹的贸易战,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其实,现在大国的问题表面上看,一方面是成本优势的丧失,另一方面是产能过剩惹的祸。
但深层次的原因还是体制、政策上的缺陷。前些年我们大力推行国进民退,企图做大做强国企与外企抗衡。民企只能在制度和各种税费负担的夹击下勉强维,而国企呢,天生在效率、成本和创新上有缺陷。如此一来,只能是国企劳民伤财一触即溃,拉着民企一起被人家打得鼻青脸肿。
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取胜,靠的也必须是市场本身的力量。唯有取消垄断和壁垒,
建立平
等竞争制度和政策的内部环境,真正给民营企业松绑,释放民营企业的活力与能量,如此才能在遇到强敌时充分激发内资企业的潜力与智慧与之抗衡。
贸易战打到现在,很多问题其实都暴露了出来。如果说勾践不败于夫差,是不懂得卧薪尝胆的。
那么假如贸易战能让我们深刻检讨到国企的体
制还需如何优化,这场战也就没有白打。
否则与趋势为敌,最终只会碰一鼻子灰!
Ps:
最后,伪砖家继续跟踪下最近的基金操作。
其实倒也没什么好聊的,按照之前的计划执行就好了,伪砖家自己今天是继续加仓了的。
如果有跟着买的朋友,现在应该账户都是浮盈状态了,伪砖家觉得这也挺好的,可能更有利于坚定大家持有的信心和耐心。
不过还是得继续强调,这轮操作不是短线的投机,快进快出那种,伪砖家是按照几个月的时间去拿的。好不容易捡到些便宜的筹码,多给些时间让利润奔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