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智慧城市导刊
“中国智慧城市导刊”是2013年《中国信息界》杂志(国家发展改革委主管)以“智慧城市”为主题打造的公众号,通过整合该领域最为精华的行业资讯和政策信息,力图为参与“智慧城市”和“互联网+”建设的中高层领导提供最为前沿且高质的决策参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界面新闻  ·  《哪吒2》成为全球单一市场票房榜新晋冠军 ·  22 小时前  
爱可可-爱生活  ·  【[37星]Ola:打破多模态边界,实现图像 ... ·  昨天  
爱可可-爱生活  ·  【[413星]llmchat:最直观的统一A ... ·  2 天前  
界面新闻  ·  iPhone ... ·  3 天前  
爱可可-爱生活  ·  【五个Jupyter实用技巧】1.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智慧城市导刊

未来从平潭坐上火车去台湾——中国再建奇迹工程!

中国智慧城市导刊  · 公众号  ·  · 2018-02-19 18:59

正文

21世纪上半页,可能是中国工程人不断创造奇迹、刷新奇迹的时代,通山跨海无所不能。谁知道还能剩下什么样的伟大工程,留给21世纪下半页的中国去建设。奇迹在中国工程人的脚下,只不过是短暂逗留的驿站,因为下一个奇迹已经在路上!


而这个在路上的奇迹,就是跨平潭海峡公铁两用特大桥!只所以奇迹,因为这里建桥,难度超乎想像,被称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所以在路上,因为已经开建,而且安好!


平潭海峡建大桥有两大难,一个在天上,一个在海底。天上是终年肆虐的风,海底是万年积累的硬。


世界最难的桥!


港珠澳大桥中有一段就是中铁大桥局和铁四院监理的杰作,但转战自港珠澳的参建工程师们说,这座桥难度远超港珠澳大桥。


中国工程院七院士平潭海峡大桥考察后说:『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其独特的海峡环境,无论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还是大风、强浪、强涌、急流等海况的恶劣程度,均远超已建成的东海大桥、杭州湾大桥、青导湾大桥和港珠澳大桥。』


去过世界大部分国家海港的水手说:『像平潭海峡这样的风浪又大又碎的地方,还真是少见。』


看过无数风浪,建过无数大桥的中铁大桥局董事长刘自明说:『这是中国建桥史上一次新的长征。』


难题一、百慕大三角的风


平潭海峡的风脾气很坏!常年刮大风,海风吹着海浪跑,如千军万马过峡口,其风波之恶与百慕大三角、好望角齐名,并称世界三大风区。而仅此一条就可成就平潭海峡建大桥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不仅如此!


接近20米的浪高


说到风,你可知风之力吗?六级举伞步难行,七级迎风走不动,八级风吹树枝断,九级屋顶飞瓦片。因畏风之力,所以国家有明文规定,六级以上大风禁止施工。然而我们的平潭海峡,一年六级以上大风三百天,七级以上台风两百天,十二级以上台风这里也不鲜见。所此条决定了平潭海峡成为建桥禁区。


大风起时,常见惊涛拍岸


平潭海峡,风大、浪高、流急,一年2.5米以上涌浪天数占45%,最大浪高9.69米,最大高差7.19米。那么3米高的浪涌,放之于广阔无垠的大海,也许看起来仍是波平浪静,但是放在局部的施工现场呢?也许像一大锅烧开的沸腾的海水。


承台混凝土作业现场,仅3米高的浪涌,大海就像开了锅


难题二、脾气硬似钢铁的光板岩


平潭海峡的岩,被称之为光板岩。这里千万年穿过海峡的大海风,带动奔腾的海涌昼夜不歇,淘走了海底意志薄弱的松散岩层,剩下的就是脾气比钢铁还要倔的光板岩。


光板岩,让厚厚的钢护筒化作绕指柔


海底的光板岩不仅硬,而且倾角不一,附近可能还潜伏着大大小小的坚硬孤石,让人捉摸不定。所以在这样的海底每打一根桩都可能面临不同的情况,而这样的桩有1865根。


不仅是光板岩,海底还潜伏着大大小的坚硬孤石


海底孤石让钢护筒豁了口


面对这样脾气又倔又硬的光板岩,行踪诡异的海底孤石,施工过程中比得不仅是钻探技术,还有强大的耐心。在这种情况每进一厘米都是让人欣慰的,而这里最费神的一根从钻进到成桩竟花费了1年6个月,其间多少苦,多少研讨,多少反复,甚至多少争吵(为争论一个可行方案),只有大桥的建设者们知道!这就叫新时代的坚韧吧!


祖国意志面前,这只是湾浅浅的海峡


在70年代,台湾有位诗人叫余光中,曾站在海边凝望大陆,涕泪满面地叹息『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12月14日上午这位老先生病逝,享年九十岁。



今天的祖国,建设那么多的超级工程,又怎能忘怀宝岛台湾呢?其实早有规划从北京到台湾修一条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只是原来兴许是个梦想,但今天的中国已有实力完成她。原来规划了北中南三条线路,如今选择了北线,就是先以大桥经平潭,然后以平潭为跳板通过修建125公里的隧道连通台湾。这是最短的一条线路。



届时,这条铁路就会成为大陆通往台湾的脐带,沟通两岸人民的血脉流通,让台湾再一次走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介时小小的平潭做为纽带和跳板,兴许会成为第二个厦门吧!



所以今天建设的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就是京福高铁,京福高速公路的先期段。在有益于推进祖国统一的伟大梦想面前,又有什么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呢,无论多强的海浪天风,在祖国意志面前都只是一湾浅浅的海峡。而承担这份建设任务的工程人将无尚骄傲,因为他们参与、见证、和创造了这份历史!


建设海上大平台


先看一下平潭海峡大桥当前的风姿,而初来时是荒岛加乱石滩,这一切都是大桥人履尽蛮荒,倍偿艰辛留下的作品,而建成后这作品要宏伟震撼的多。



通向大海深处桥墩,像士兵一样排列在海上栈桥一侧,她的右侧公路大桥也徐徐而来相会。


要完成不可能的任务,首先要制服「终年肆虐的风,永不停息的浪」,所以建桥之初首先要建一座海上栈桥,在海峡中搭一座能抵御强台风,大海流的海上平台。这也是一项不小的工程。



这是海上栈桥,只是临时工程,但是你可知道,托起钢桁梁的钢管桩,深深扎入的是40多米深的海底,托起的临时桥梁却可以抵御14级的台风,这座临时栈桥建设规模和难度都超过了许多桥梁。



这是5900平的海上平台,相当于141个蓝球场大小。平台上行走很容易忘记是走在40多米深的大海上。


栈桥建好后,还要把生活驻地、料仓、伴合站、钢筋制安场、海水淡化厂,龙门吊等大型机械停靠场等大型建设统统搬到海上来。而且建设质量是按照能抵御14级台风来建设的,是不是很牛很牛!



海上平台大型机械设备林立,这只是海上平台波澜壮阔图画的一角而已!



这是现代化的海上混凝土伴合站,超过许多城市商品砼生产基地。他的旁边是个海水淡化厂,他的斜对面是海上的某个钢筋加工场,平台上有几个钢筋加工场。要记住的是它的下面是40米深的海水。


平潭海峡大桥的五件镇海神兵


跨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完成这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首必须镇住平潭海峡的惊涛骇浪,再者要摁住脾气怪张的海底光板岩。为此平潭海峡建设者,打造了五件镇海神兵,且听我一一道来。


1、镇海平波船


在摇晃的大海上要完成一系列的精确定位、衔接作业,首要的是定风波,何况是脾气暴躁似百慕大三角的平潭海峡。在这里作业,需要一分力气的事,往往要使出十分的力,200吨的起吊往往需要2000吨。而这里的最大的海上起重船是能起重3600吨的海鸥号。



在海上起吊200吨重的龙门吊,运走架设到海上平台上用的是起吊2000吨重的起重船作业。



波平浪静时,2000T 的浮吊“秦航工2000”,正在起重16.6米高,近2000吨重的海中钢围堰。起重船中央白色的尤如小小火柴盒的小东西,其实是船上的四层楼高指挥操作塔楼。



能起重3600吨的海鸥号的建设现场,规模宏大的像不像建一艘小型航空母舰。像这样为平潭海峡大桥建的巨型起重船,3600吨、2000吨、1000吨、700吨不等的大大小小有7艘。


2、定海神针桩


要在平潭海峡定风波,需要将一根根粗大的巨型桩,深深的嵌入进硬硬的光板岩中。要知道光4号主塔下的桩就有18根,根根直径4.5米粗,这里平均水深40米,平均桩长达62.3米。没有一些扭动乾坤的力量是完不成这定海神针般的作业。4.5米的桩有多大,世界最大,钻孔直径面积达16平米,相当于一间卧室,可谓寻常桥梁桩基的祖爷爷了!



常搞工程的,这样的钻机没见过吧!当今世界最大最强悍的桥梁钻机,KTY5000型液压动力头钻机。



为此量身研制的世界最先进的钻头,钻孔直径达5米,这样大的钻孔直径下,最大钻孔深度可达180米。这得多大的钻进扭力呢?



连接钻杆,这么大的钻杆没见过吧,一米一米的接下去,直通海底光板岩,并一寸寸的深入进去。



钻进完成后,用3600吨起重船,起吊18.5米高的钢锤,将4.9米粗的钢护筒精确插打进40米深的海里。直径4.9米的钢护筒倒底有多粗,18.8平米相当于一间大卧室,和一般铁路的桥敦差不多粗细。



工人身后巨大的锤帽,击打过程中加上替打设备重计237吨。



海上正在下放4.5米超大直径钢筋笼,这是定海神针的筋骨。



终于一切就绪了,往钢护筒中灌注混凝土。62.3米深的桩,一次性要浇筑近1200方的混凝土。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浑然一体,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挑战,而这样的成品桩,每一根都是要经技术检测的。而平潭海峡上打的每一根桩都是优良桩,根根都可称的上定海神针。


3、镇海乾坤锁


4号主塔的22根定海神针打造好后,用什么把她们牢牢抱成团,共同支撑起高达200米的海上擎天柱呢?这又需要打造一件神兵镇海乾坤锁。



镇海乾坤锁被大桥人称之为超级哑铃。俯瞰的图中可以看到,22根桩被乾坤锁牢牢的锁在海中紧紧的抱成团,共同形成定海神兵。



这是超级哑铃,镇海乾坤锁的预制现场,吊车在里面就像是根牙签,恢宏大气吧!



大桥人检查神兵。镇海乾坤锁有多大,长96.8米,宽36.8米,高度16.6米,单套重量3937吨,建成后可抵抗风浪海流力是内河同等规模的20多倍。



人在神兵的顶部行走,尤如行在岸边一般,相形可见神兵之大吧!



海鸥号吊装乾坤锁,需要不仅是巨无霸的力气,还需要定力和精准度,要让她准确的穿过22根定海神针,不偏不倚不碰不磕,这时候知道镇海平波船的功用了吧!



镇海乾坤锁安装完成后,还要在内部进行钢筋制安,混凝土冷却管安装等施工作业。待一切就绪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为了保证锻造这件神兵的浑然一体,数万方的混凝土要一气呵成,在海浪不息的平潭海峡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光海上原材运输就需要精密的施工组织调度,因为一切都要在海风海浪的间隙完成。



比如这最后一次10000多方的混凝土浇筑,历史113小时坚守,3.5万吨原材,在30小时风浪间隙中完成。


四、架海擎天柱


要在平潭海峡40多米的海水中,架起宽532米,下可通行万吨邮轮,上可跑六车道高速及双线动车的双层公铁大桥,没有擎天之柱不可以担当。



平潭海峡大桥3#、4#主塔间宽阔深隧的航道。主塔设计高度200米,相当于70层楼的海拔。



平潭海峡擎天柱,正在一节一节地拔高。顶部蓝色的是液压自动升降模架,相当于四层楼高,图片是不可以感受他的宏大的。



架海擎天柱的两根柱子,远看了不觉其大,走近真的是很恢宏。



擎天柱上的高空作业。平潭海峡上建擎天柱,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为高空中风从未停歇过,她总是在大风的间隙中坚强成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