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上午10时许,重庆市万州区一辆22路公交车在长江二桥坠入江中。经公安机关初步核实,失联人员15人。
事件回顾:
重庆公交车坠入长江!沉车位于水下68米处,现场声纳图曝光
10月31日23时30分左右,重庆万州江面打捞现场,随着浮吊船的吊索缓缓提升,坠江的公交车被打捞出水面。
(图据新华社)
公交车打捞出水时,现场还进行了一分多钟的鸣笛致哀,站在打捞船上的工作人员脱帽、鞠躬默哀…
“黑匣子”行车记录仪打捞出水
第五批下水的潜水员鲁玉鑫在失事公交车内找到了“黑匣子”行车数据记录仪,拆除后于10月31日凌晨0时50分打捞出水并交给当地公安部门。
交通运输部公开
打捞失事公交车内“黑匣子”画面
↓↓
父亲不幸在重庆坠江公交遇难
救援队儿子含泪救援
救援中还有一个很多人不知道的细节,据重庆@巴中市蓝天救援队 ,救援队副队长周小波是首批参与救援的队员之一,而许多人都不知道周小波的父亲也在这辆车上,有队员看到他一个人悄悄的落泪还在坚持不懈的工作。
昨日上午,应急管理部牵头的部际联合工作组与现场指挥部召开会商会,会商指出,此次救援为三峡库区蓄水以来难度最大的:
一是相对船只来说,公交车目标太小,难以精确定位;
二是水过深导致作业方式复杂耗时,危险大;
三是水底地形复杂,干扰物多;
四是多地调集资源,多部门响应,需要多类型救援队伍配合行动。
显然,此次打捞面临极大的挑战。
能在80余小时内将坠江公交车成功打捞出水,殊为不易。
由于坠江公交车位于水下71米(压力是标准大气压的8.5倍)处,超过一般60米空气潜水极限,需要使用专业氦氧的气体配比,
稍有不慎潜水员将有生命危险。
此外,潜水员在淡水中氦氧潜水作业每次作业最长时间为35分钟,需要5到6个小时来增减压,每次作业后需休息24小时。
据勘测发现,水下有乱石、乱流等危险因素,可见范围只有1-2平方米,潜水作业难度极大、危险性也大。
昨天早上5时,技术人员对失事公交车水域进行了重新扫测,并开始布场调试打捞设备。随后,潜水员进行了多批次水下作业。下午12时11分,第七批潜水员拴套作业结束,车尾完成拴套,车头完成一半。14时22分,第七批两名潜水员同时出水。14时46分,
第八批潜水员入水,继续进行车辆拴套作业。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