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无所不能
财新传媒出品。探寻科技、互联网如何改变能源行业和人们的生活,以及催生怎样的全新商业模式。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无所不能

最新财新周刊 | 唐山迎最严钢铁限产

无所不能  · 公众号  ·  · 2021-03-29 15:35

正文

原文刊载于2021年第12期《财新周刊》商业栏目
撰稿:赵煊、罗国平

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闭幕的第二天,3月11日一早,全国政协委员、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旋即从雾霾笼罩下的北京出发,前往150公里外的钢铁重镇——唐山市。

黄润秋不打招呼、直奔现场,是要检查当地钢企的应急减排落实情况。然而,他却发现有四家钢企落实不到位,高负荷生产,甚至生产记录造假。

这一突击检查,给唐山市带来了史上最严限产令。3月19日,唐山市发布《关于报送钢铁行业企业限产减排措施的通知》,要求自3月20日起至12月31日,即从污染天、秋冬季限产拓展至全年;全市除了首钢迁安、首钢京唐,剩余23家长流程钢铁企业全部限产减排,比例高达30%—50%。

唐山是中国钢市“风向标”,超乎市场预期的强限产引来了钢市快速反应,钢价迅速上行。据我的钢铁网(Mysteel)数据,限产令发布后第二天,3月20日,唐山钢坯含税出厂价立马上涨110元/吨,报4600元/吨,较前一日上涨约2.5%,价格创2008年以来的新高。

唐山也是全球钢铁产能最集中的城市。2020年,唐山市粗钢产量1.44亿吨,同比增5.2%,占全国总产量的13.5%,占河北省的57.7%,不仅超过中国钢产量排名第二的省份江苏(1.21亿吨),甚至超过全球排名第二的国家印度(9960万吨)。

此番唐山钢企的烧结机、高炉、转炉全被限制生产,首次将管控插到终端产量层面,意味着钢铁限产贯穿制造全流程。据多个机构测算,这一限产令将影响全年铁水产量约2700万吨至3000万吨,占2020年唐山铁水产量的20%以上。政策的执行也迅速到位,中国联合钢铁网数据显示,截至3月19日,唐山高炉检修停产容积7.523万立方米,较3月12日增加了21.6%。

环境污染是这一最严限产令的直接动因。不过,在中国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下,碳排放大户钢铁行业亟待转型,唐山绝不会是孤例。唐山市一名行业分析师认为,当前钢铁行业减碳路径尚未明确,唐山或将成为一个试点,减产是其中路径之一。

在3月20日召开的中国钢铁发展论坛上,中钢协副会长骆铁军点名批评唐山,并称企业牺牲生态环境换效益不可取。“我们决不能在碳达峰、碳中和这场硬仗上拖后腿。”他说。钢铁是制造业31个门类中碳排放量最大的行业,占全国碳排放总量15%左右。

骆铁军指出,钢铁行业要想实现碳达峰,首先要从产量入手。2020年12月底至今,国家工信部即多番公开表态,要从“十三五”控制钢铁产能,拓展至产能、产量双控,并要确保2021年粗钢产量同比下降。多名人士指出,粗钢产量要见顶,通过环保的方式减产势必为主要途径。

“转弯太急了,企业很难受。”有当地钢企负责人告诉财新,这一突然限产,导致公司生产组织困难,正常经营受影响,设备安全有隐患,单位成本上升,部分员工面临下岗问题。

“地方经济将承受较大压力。”一名唐山市发改委人士也向财新坦言,长期来看,唐山钢企的部分市场份额将被外地企业抢占。唐山钢企多,且现在钢材价格高,企业利润大,因此限产工作难度更大。后续唐山钢企还需通过短流程改造、减煤降碳等一系列措施,完成国家和省里下达的减碳任务。


空前限产令
……


企业剧痛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